05.07 魏忠贤竟从未对农民加过税,其实这个太监远没有你想的简单

提起魏忠贤,有些人总是恨得牙痒痒的,称其为“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汉民族的历史罪人”等等等等,但其实“烂船也有三斤钉”,真实的魏忠贤远没有你看到的这么简单,他所党政的帝国也并非史书上所说的那么繁荣。


魏忠贤竟从未对农民加过税,其实这个太监远没有你想的简单

当时的明帝国,早已经没有了开国时的锐气,整个帝国虽然经过张居正的调教,开始出现中兴的气相,但张居正死后,又回到了变法前暮气沉沉的时代。官员们浑浑噩噩,除了讲起孔孟头头是道外,其他“奇淫技巧”一概不知。再加上小冰河时期带来的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大规模减产(当时土豆、玉米等高产量作物还没有引进),可以说整个帝国已经显现出了崩盘的危机。

更让明帝国郁闷的是,万历皇帝时期,一支新兴的力量在东北迅速崛起。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政权不会满足与东北的白山黑水,他们要的是整个大明的江山。于是,整个帝国都笼罩在了自然灾害、军事斗争的阴影下。

内忧外患下的明帝国想要逃避关门倒闭的危机,必须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钱!很多很多的钱,而魏忠贤正是当时明帝国搞钱能力最强的高手。魏忠贤搞钱的能力的有多强呢?我们可以从东北的宁锦防线中看出一些端倪。崇祯末年,作为东北抵抗后金的中坚力量——关宁铁骑,也逃不过欠薪欠饷的悲惨命运,而在魏忠贤当政期间,除了辽东军饷能够足额发放以外,还能让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把宁远至锦州破败的城池修葺一新,美美的过了一把包工头的瘾。甚至就连红夷大炮这种高档奢侈品,都搬上了宁远、锦州的城头。

魏忠贤竟从未对农民加过税,其实这个太监远没有你想的简单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魏忠贤终其一生,没有向农民增加过一分钱的税。不仅如此,河南遭灾后,“臭名昭著”的魏忠贤还能大笔一挥——免除赋税。而东林党二次上台以后,为了照顾他们所代表的东南地区商贾的利益,先是取消了工商税、海税,然后又把这些赋税亏空转嫁到了西北中原饥肠辘辘的农民身上。这样一来,整个陕西、河南地区不仅底层农民活不下去,就连李自成这种下岗失业的低级公务员都不得不举起反旗,求条活路。最后,明帝国就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环境下,灭亡了。

魏忠贤竟从未对农民加过税,其实这个太监远没有你想的简单

可以说,如果崇祯皇帝不擅杀魏忠贤,除了东林党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外,对于明帝国和整个汉民族又未尝不是一个福音。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更需要的是一位实干家,而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您认为呢?

我是鱼渊观沉浮(临渊羡鱼而垂钓),致力于通过更加人性的视角、更加理性的声音、更加诙谐的语言,与您一道品评枯燥的历史,揭开尘封的印记。感谢您的阅读及关注,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