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頸椎疼痛常按摩!對嗎?!這裡手把手教你按摩頸椎!

關注骨骼健康,每天為您分享最新骨科資訊,選擇好資訊,就是選擇好療效好的治療與預防作用。

一指禪推法

手法:以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為著力點

頸椎疼痛常按摩!對嗎?!這裡手把手教你按摩頸椎!

前臂作主動擺動,帶動腕部擺動和拇指關節屈伸活動,稱一指禪推法。肩、肘、腕、指各關節必須自然放鬆,拇指要吸定在皮膚上,不能摩擦及跳躍。力量均勻深透,保持一定的壓力、頻率及擺動幅度,頻率每分鐘120~160次。總的來說本法的操作要領在於一個“松”字,只有將肩、肘、腕、掌各部位都放鬆才能使功力集中於拇指,做到“蓄力於掌,發力於指,著力於羅紋”,使手法動作靈活,力量沉著,刺激柔和有力,剛柔相濟才稱得上一指禪功。

作用:本法具有調和營衛、行氣活血、健脾和胃、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

揉法

手法:以前臂和腕部的自然擺動,

頸椎疼痛常按摩!對嗎?!這裡手把手教你按摩頸椎!

通過手指、魚際、掌等部位對一定部位或穴位旋轉施壓,稱揉法。

作用:本法輕柔緩和,刺激量小,適用於全身各部位,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積導滯、緩解肌痙攣、軟化瘢痕的作用。

磙法

手法:由腕關節的屈伸運動和前臂的旋轉運動帶動空拳滾動,

頸椎疼痛常按摩!對嗎?!這裡手把手教你按摩頸椎!

在頸椎按摩中,分為側掌磙法、握拳磙法兩種。

側掌磙法:肩、肘、腕關節自然放鬆,以小指掌指關節背側為著力點,吸定於治療部位,不應拖動和跳躍,保持一定的壓力、頻率和擺動幅度。

握拳磙法:手握空拳,用食、中、無名、小指四指的近側指間關節突出部分著力,附著於體表一定部位,腕部放鬆,通過腕關節做均勻的屈伸和前臂的前後往返擺動,使拳做小幅度的來回滾動,滾動幅度應控制在60°左右。

作用:磙法壓力較大,接觸面較廣,適用於肩背、腰及四肢等肌肉豐厚部位,具有舒筋活血緩解肌肉和韌帶痙攣、增加肌筋活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疲勞的作用。

搖法

手法:以關節為軸心,使肢體作被動的環轉活動,

稱搖法。適用於頸、肩、肘、腕、掌指關節或指間關節、髖、膝、踝等關節,動作要緩和,用力沉穩,搖動方向及幅度須在生理範圍內,由小到大。

作用:本法常用於頸項、腰部及四肢關節,具有滑利關節、鬆解粘連、整復錯位的作用。

抹法

手法:用單手或雙手拇指羅紋面緊貼皮膚,作上下或左右往返運動,稱為抹法。動作宜輕巧,靈活。

作用:本法具有開竅鎮靜、清醒頭目、行氣散血的作用,常用於頭部、頸項部。適宜於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的治療。

拍法

手法:用虛掌拍打體表,稱拍法。手指自然併攏,掌指關節微屈,用力平穩而有節奏。

作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絡、解痙止痛、消除疲勞的作用,適用於肩背、腰臀及下肢部。

擊法

手法:用拳背、掌根、掌側小魚際、指尖或器具叩擊體表,稱擊法。用力快速、短暫、垂直向下,速度均勻而有節奏。

作用:本法具有調和氣血、安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拳擊法常用於腰背部;掌擊法常用於頭頂、腰臀及四肢部;側擊法常用於腰背及四肢部;指尖擊法常用於頭面、胸腹部;棒擊法常用於頭頂、腰背及四肢部。

拔伸法

手法:固定肢體或關節的一端、牽拉另一端的方法,稱拔伸法。用力應均勻持續,忌用暴力。可用於頭頸部、肩部、腰部、腕部及手指。

作用:本法具有整復錯位、矯正畸形、增大關節間隙、減輕壓迫刺激的作用,常用於扭錯的肌腱和移位關節的整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