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多接觸自然,孩子心理更健康

多接觸自然,孩子心理更健康

多接觸自然,孩子心理更健康

華龍網8月27日16時訊 大自然對心靈有慰藉作用,尤其有益於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丹麥一項新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多接觸自然,成年後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會顯著減低。

人類對大都市生活與精神疾病的關聯研究起於上世紀30年代,學者們認為,喧囂吵鬧、環境汙染、經濟壓力等問題成為人們心理疾病的誘因。此次,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1985~2013年間衛星捕捉到的綠色地帶圖像,結合國民登記冊數據進行比較,發現了童年期接觸大自然與心理健康的潛在聯繫。在94萬丹麥人中,有約7500人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症,排除了遺傳基因、都市化程度、經濟狀況等影響因素後發現,缺乏綠色環境的孩子,日後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高1.52倍。

研究人員稱,大自然能促使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增強他們的社會凝聚力,對心理健康起到良好作用。平時不妨帶著孩子多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或做戶外運動。奧爾胡斯大學生物科學系的克里斯汀教授指出,在人們居住空間的210平方米範圍內增添綠色植被,也可降低精神疾病的風險。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霸學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多接觸自然,孩子心理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