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了《道德经》与《周易》之后,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艹艹艹艹四草


“妙不可言”是一种心灵感悟,别人无从知晓。学习《道德经》和《易经》的确会令人产生这种感觉,同时这也说明您已经学进去了。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讲是在故弄玄虚,所以我来给大家讲讲我自己所体会到的“妙不可言”。

初看道德经和易经,尤其是易经,根本不明白这里边所讲的爻辞,而道德经的文章,句子短小精炼也甚难理解。不过随着好奇心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咬牙看吧。不想慢慢的似乎能看懂了只言片语,再看,又多懂一点,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学下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感觉读的顺了,继而对道德经和易经有了更多的领会,一直到现在。

妙在何处?第一,两部著作虽然难懂,但会在我们从不懂到能懂的读书过程中,去掉我们心中的“躁气”。所谓欲速而不达,去了躁气后,人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看书,而不是急于得到什么。第二,每次重温某一篇章时,就会有新的体会。这新的体会,和我们所处环境,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可平时确没人点醒我们。第三,正因为文中是原汁原味的古汉语,会给读者一个另类的文化震撼,一旦喜欢上,个人气质会有升华。

“不可言”的又是什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所讲三点心得实为读《道德经》和《易经》的初级阶段,而每个人自己的“不可言”才是从两部神作中攫取的精华。按我个人的一点“不可言”分享给大家,两部书涵盖了事物旺相兴衰的变化与相互之间的影响。深度领会其中奥义,使我越发的检讨自己,感到“曾如此可笑”。这也更激发了一个人的奋发之心,而在我们接近成功时更要懂得审视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才可达到心中的目标。当然我所讲的成功,未必是非要荣华富贵不可,比如对父母妻儿的照顾,工作中的敬业与操守,被误解或


被打压时的隐忍与坚贞等。去磨炼出一个明理的心,去把持好做人做事的态度,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两点会更“妙不可言”?


朱哥的小世界


【我来带你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在北京,现在看是白天

你在美国,现在看是黑天

但天还是那个天,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人家一直在那里,哏黑天白天之分啊。只是我们人为的把人家分开来看,是因为我们人自己的局限性,把一个事物生生的给分开来看。

比如衡水中学吧,有些人认为这是个牛逼学校,一年上清华北大的一两百人,真牛,有人认为这种模式,是摧残孩子们,这个模式不可取啊。但衡水中学人家就在那儿,只是我们不同的人,对它不同的看法而以。人家一直就那样,人家不会因为你的看法而变化,但你的看法会影响他的进度。

你局限在自己的关注点里,你就永远看不清别人的本来面目。但是天、与衡水中学都有自己的变化。

而且它们是一直不停在变化的。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呢?

从我们人的角度看,有白天、黑夜,大、小、上、下的变化,而从它们自身呢?只有生、长、收、藏的变化。而记录这些变化的呢,就是时间,生长收藏就是一个时间周期。

从中国有记录开始,到现在有二十四史了,中国还是那个中国,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每个朝代,只是我们不同时空下的人,对中国的认知而以,也就是说不同朝代的人,对中国这一个东东的不同认知而以。

天、衡水中学、中国、它们三个事物本身是有自己的“神识”的

前面我们所说的那些,都是我们人对它们的认知,不是它们自身的神识的认知。我们如何和他们的神识联系达成一体呢?

当你理解不了的话,你就观察自己就行了。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宇宙。

我的神识藏于我的身体之内,但可以到达几万里之外的地方,没有速度的限制、可以感知变化,可以记录变化。我的每一时刻,都在记录当中。

我今天早上7点从通州上地铁,9点到朝阳、现在在办公室这一切都是我的神识所记录的,但7点、通州、朝阳、办公室这些词是标记,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所用词,而对于我的神识来讲,这些只是变化,时间上、空间上的变化而以,没有7点、通州、朝阳这所谓的概念,只是变化。只是这些变化对于某些人来说,有的可以看到,有的看不到。

就像我从通州7点的时候,我老婆能看到,当我变化到9点朝阳的时候,我们同事可以看到。

中国的变化,当中国变化到汉朝的时候,只有汉朝的子民能看到,变化到唐朝的时候,只有唐朝的子民能看到,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


上传头像英文怎讲


我玩今日头条,最开始玩的是悟空问答,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道德经里面的问题。如果你回头去找,那么可以发现,我现在理解的跟原来还是有很大差距。

对原先的理解我也没有删除调整,因为这就是我的思想历程,不管是好还是不好,我想留下痕迹参考还是挺不错的。可以看我的文章或者回答的问题,请注意时间的顺序。

至于道德经有没有玄妙的感觉,我倒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觉得明白之后就看东西会比较清晰。我学习道德经也有二十多年,我学的方法和其他人不同,不交流不拜名师 只读原著,不看注释,查找原义。

比如像百姓,如果你不理解,可能把它理解成老百姓,如果你理解了,那就知道百姓指的是贵族。老百姓在古代叫做丘民,民,或者叫做黔首等等。

然后我真正感觉似乎有点看到门道的是我看了《传习录》。等我学完之后重新去看道德经,我豁然开朗。

我也知道自己症结所在,我看到很多人用很玄的东西去互相的讨论,似乎以此来证明自己懂得道德经。其实这样并不表示你懂道德经,只能说你没有弄清楚。所以我写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发在我的专栏里,主要想说明道德经是可以说得清楚的,也可以实践的。

并不是拿来谈什么玄之类的。

这就是我学习的路程,可以供你们参考。我也在继续学习和思考中。

至于具体的内容在这里也讲不完,写不下,虽然说大道至简,其实一两句话就能说完,但是解释那一两句话是有很多篇幅。

其实我很喜欢你们向我提问,因为我也不知道写道德应该写什么,因为一两句话就能写完,你们有问题,我可以尝试的回答,一方面可以加深我思考,另一方面还可以有解答的机会。





知常容


我讲个佛教的故事,可以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妙不可言”。

妙法心传

灵山会上,佛陀拈一枝婆罗花示众,当时大家都默然不语,不知释尊什么意思。唯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摩诃迦叶。”

在这拈花微笑,心心交照之间,释尊与摩诃迦叶完成了大法授受。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佛陀和迦叶之间的莫逆一笑,就是“妙不可言”,因为互相之间深得无上正法的趣味,一切文字和语言已经不能形容,所以此处无声胜有声,互相心照不宣。

为什么会“妙不可言”

其实为什么会妙不可言,孔子老人家在《系辞传》里面已经清晰的解释过。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孔子说:文字不能完整的表达语言想说的意思,而语言又不能完整的表达心中的思想。一个人思想的念头,无论用怎么样的语言、文字来形容,都是概括不全的,因为“语言”、“文字”都是“抽象”的概念,是一种逻辑性的描述,而无法直指事物的本体。

公孙龙说:“白马非马”,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看似逻辑混乱,但是却表达了两种不同思想的深度。但是同样可以说明一个事实:文字和语言,不能完整概括大道本身。

轮扁的故事

《庄子》天道篇中记载了轮扁问道的故事。

轮扁是一个打造车轮的工匠,有一天他看见齐桓公专心读书,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斫车轮,放下锥凿走上前来,问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说:"是圣人之言。"轮扁问道:"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桓公说:"寡人读书,轮人怎么能随便议论!说得出理由还可以,说不出理由就要处死。"轮扁说:"我用我所从事的事来观察。斫车轮,慢了就会松滑而不坚固,快了就滞涩而难入。不慢不快,得心应手,这里的奥妙口里是说不出来,但确实有奥妙的技术存在其间。我不能告诉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继承父业,所以七十岁了还在斫轮。古人和他所不能传授的,都已经消失了,那么您所读的,就是古人的糟粕了!"

轮扁认为,凡是能够表达出来的,都不是最精妙的,或者说,都只是糟粕而已,而真正精妙的东西是无法表达的。轮扁所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确实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不少人读《道德经》与《周易》之后,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正是“心与道合”、“妙不可言”的一种直觉的反应,而应该愈加珍惜,因为这才是体悟大道所应该经历的过程。


谈者无语


读《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点吹的嫌疑,不过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缘。

我初读道德经时,纯粹是无聊,随着读的多,揣摩的多,发现与生活中好多事物密切相关,也确是升起了细读的念头。

致虚极,守静笃,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当时理解是人守静练气回转先天之境,也做过实验,像禅定一样(仿佛进入另外的世界,白云、蓝天、草地),可是醒来后,身体略有疲倦,由于自己揣摩所练,不敢继续怕登极乐,不尽有所疑问:老子难道真是修仙流的?后来分析应该是“炼心养气”的过程

随着读的时间,悟出了几个道理:“遇事莫强求 心清神自安”。许多人都会说,可是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呢?

人的一生可大体分为四个境界:入微之境、掌控之境、融合之境、悟真之境

任何事物都有入微(现代医学,服务,工作,学习)

任何事物都有掌控(管理,技术,科技)

入微加掌控才能有所为,成融合之境

最后是炼心的体悟真我之境

心境圆满可得大智慧,心即道,心即佛,心即魔

读到不懂的地方,想接触别的以触类旁通,看虚云法师与看山老人论法,悟到玄关一窍,只是并没有网上说的引动天地元气入体,只是神清目聪而已...




历尽红尘体悟人生


要把这两部书说清楚,这么点短文是不够的。

借这个问题,说几点小心得吧。

《道德经》5000余言,要说我理解了多少,真不敢说,但有几句话,对我却影响颇深。

第一句是“致虚极,守静笃”。这六个字怎么解释,各路大咖自然有其说法,我则体会极深。

致虚极,道德经的根本在于“有”和“无”,有无相生,是道德经的出发点。“无,名天地之始”,无,是天地的初始状态,时间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有是从“无”中产生的,现代科学也这么说嘛,宇宙起源于无中生有的大爆炸。

对于个人而言,无又有什么含义呢?一张白纸好作画,但内心如果是个大染缸,乱七八糟什么都有,那里面还能装得下东西吗?肯定装不下。这个时候的你我,肯定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谁的建议也拒之门外,因为他的内心装满了各种成见和傲慢。即使这些成见本来是正确的。

人如果到了一定高度,想要继续进步,心中如果装满了过去的得失、成败,你又如何能装的进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以至于登上更高的平台?

无他,致虚极,守静笃,把内心的荣辱得失,成败厉害都清出去,以致虚无,内心平静,这个时候的你,就有了提升的空间。“有生于无”,当你清除心中的杂念、成见,学习提高,新的事业就成于其中亦。

对于我来说,过往在外企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占据了我的脑子,使得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碰壁无数。

“致虚极,守静笃”对我来说,影响极深。

不把这扇门打开,你的心永远是封闭的。

这只是我对《道德经》的一点浅见。

我们接着来说说《易经》。

由于小时候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的影响,我一直觉得《易经》是一部算命先生用的神神叨叨的书,是应该扔进垃圾堆的。

但等到我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我开始明白,《易经》作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核心典籍之一,作为孔子所言的“六艺”之一,真的很不简单。

不说别的,我们就说说乾卦。

乾的卦辞是四个字:

四个字作何解释?我是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真的是小看古人的智慧了。简单四个字,道尽人间百味。

这四个字,我作为连续创业者,对这个字是越揣摩越感慨无已。

元:万物始生

亨:万物自由发荣滋长

利:万物虽发荣滋长但终究不相互妨碍

贞:万物各得本性,各安所归,从而贞正坚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从创业的角度,

“元”代表你创立一家企业;

“亨”代表野蛮生长,可能杂草丛生,当然也许你就被杂草夺去了生命,而早早离场,但如果没有,则:

“利”,这个时候作为一家创业的企业,你需要快速对业务模式、公司内部治理等等做出调整,即修剪杂草,平整田亩,施肥、剪枝等等,使得一切逐步纳入轨道运行,保证企业技能快速成长,又不至于偏离轨道而万劫不复;

“贞”,则代表创业进入成熟阶段,应该可以喘口气,但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的很多创业导师说了一大堆,古人用四个字就总结了,是不是很玄妙?

以前啊,我总觉得自己了不起,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总是感觉后背冷汗涔涔,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


江上一峰青


所有读到某一部众所周知的经典,而自我感觉妙不可言的,由此推延至,所有看见某一个著名艺术家的画作,而啧啧称奇的,皆有大伪!

《道德经》八十一章,近乎朴素,并无奇异。《易经》所言,也只是大道至简,并无鬼怪精灵。

而今,凡一类说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便是拿起经典,啧啧称奇,伪造一种通乎上古,达乎真人的“自我境界”,此类可用一句话形容:表演艺术家。

我所见,如今这浑浑噩噩的江湖世道,凡不真修行者,皆口称《金刚经》,凡无深邃思想者,皆张口便是道,乃至易经风水八卦看相,亦有见他人皆谈道易,便另辟一行,独家首发王阳明心学。诸如此类,以脸红脖子粗为高人,以阐发胡说八道为妙论。走江湖而已。

所以,我个人,如今但凡见到有拿着众所周知为经典的事物而摇头晃脑的,统统避而远之!无他,为真懂《道德经》者,不出街也!正如真懂成功之道的人,并不谈成功学。你见过马云阐发陈安之的怪谈吗?


子贺随身讲


说一下读《道德经》的一些感想吧,两个字——深奥,不是那种看几遍就能懂的白文。《道德经》是值得我们一生去领悟的经典。

每个读《道德经》的人对里面每句话的领悟可能都有所不同吧!毕竟所处的环境和每个人的心境都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当我们有相当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历后;可能才会对《道德经》里面的话有所领悟。

不止《道德经》如此,还有许多的经典著作和诗词都一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经历一些事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现这件事和你从书中得到的一些道理不谋而合。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


跟风者也


《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它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是一部既言变易和不易,又言容易(即简易)之经典。

易理论阴阳,天道无吉凶。

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其广大无外,其甚小无内。

先后万有阴阳八卦,

方圆运转六十四卦。

《周易》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286载物者


一个美女在黑暗中行走,搞不清黑幕之下蕴藏着什么,所以担心害怕。

一个人打算过河,因为不识深浅,所以犹豫不安,裹步不前。

之所以发生各种心理反应,是因为你不了解,不知道真实情况。如果知道了,你心中有底,就不害怕了。

读《道德经》和《易经》,就是教人知道。

大道至简,不要以为有多么难懂,说高深莫测的,是有些人用自己的理解篡改原意。所以阿难说“如是我闻”。

读经,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惑,感觉是豁然开朗,拨开迷雾。

很朴素,很朴实的可以叫做“妙不可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