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糧票的變遷,一個時代的特殊記憶……

糧票的變遷,一個時代的特殊記憶……

糧票的變遷,一個時代的特殊記憶……
糧票的變遷,一個時代的特殊記憶……

時光流逝,糧票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那些曾經對我們那麼重要的糧票?那是60後和70後回憶。現在,帶你一起去回憶過去,一起去聽聽糧票的變遷故事。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糧票,是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在中國使用近40多年,那時人們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新中國成立初期,

物資極度匱乏,

糧食無法做到敞開供應。

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

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1955年版

1953年,

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

1955年8月25日,

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

《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

很快,

各種糧食票證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揭開了中國“票證經濟”的帷幕。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1956年版本

1960年,

國家進入了節糧度荒時期,

城市居民的糧食定量進行壓縮,

副食品供應嚴重不足。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全國通用糧票

與票證時代相配合的,

還有嚴格的戶籍管理

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制度。

農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樣

自由進城打工,

因為每月定量供給的糧票、油票

只有城市人口才有。

拿不到這些票證,

農民根本無法離開土地而生存。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江蘇省地方糧票

不僅城鄉之間,

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遷移,

同樣由於糧食關係的束縛

而相當麻煩。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60年代無錫市購糧券

當時的糧票

分為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

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中華大地都有效,

出差的人必須持單位介紹信

去糧店換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1978年版本

經濟發展的轉機,

發生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

隨著改革開放,

物資慢慢豐富起來,

商品市場開始活躍,

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鬆動,

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範圍。

到1983年,由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

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1984年,在經過兩年多的

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後,

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

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

敞開供應,價格放開。

深圳人率先過上了

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就在深圳市取消糧票的第二年,

即1985年,國家又取消了

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

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

因此,這時基本

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餘。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1991年5月,

廣東、海南率先實行

糧食購銷同價改革。

1992年4月1日,

政府決定在全國範圍內

推行這一改革。

糧價放開後,

促進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糧食產量顯著增長。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1993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

糧票已無用武之地,

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

於是,

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當年憑票排隊買年貨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凡與糧食有關的食品都要糧票購買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幾乎凡是我們能想到的東西都要憑票供應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中國的票證歷史

可謂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

它貫穿了一代人的生活

也將永遠存在於這代人的記憶之中

票證雖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

卻成為了收藏界的寵兒

粮票的变迁,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