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明末最大的賣國賊是吳三桂還是洪承疇?都不算,其實另有巨蠹大惡

大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執政的大一統王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末帝崇禎吊死在煤山的一顆大樹下,死的悲壯,死的很有氣節,至今三四百年過去了,因為清朝的腐敗無能,喪權辱國,致使明朝的滅亡還一直讓人耿耿於懷,比之於弱宋亡於蒙元的無奈,強明亡於落後的滿清,實在是歷史的一個冷笑話。

蒙元的強大是世所公認的,滅宋時,蒙元已佔有了長江以北直到北冰洋,東到庫頁島,西到歐洲大陸的遼闊國土,無論國土和人力、軍力,都遠超偏安江南半壁的南宋小朝廷無數倍,可就是這樣懸殊的國力和軍力,南宋還抵抗了強大的蒙元五十年才亡國,而滿清起於大明的遼東建州衛,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爾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師,宣讀了與明朝結有的七大恨的討明檄文,同時率步騎2萬嚮明朝發起進攻。

明末最大的賣國賊是吳三桂還是洪承疇?都不算,其實另有巨蠹大惡

明末崇禎吊死圖

到了公元1644年,因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吊死煤山,吳三桂降清,滿清得以入主中原,自努爾哈赤1618年起兵反叛明朝開始到公元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這期間才僅過了短短二十八年,一個起於遼東偏僻一隅的叛亂部落勢力,僅僅憑藉百萬的部族人口,十來萬的部族軍隊,歷經短短二十八年就把一個軍隊過百萬,人口過億,國土六七百萬的龐大帝國打翻在地,取而代之,這份成績,說起來也算是歷史奇蹟了。

許多人至今還在討論和總結明朝之所以滅亡的原因:政治的腐敗、軍隊的無能、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小冰河期低溫導致旱災頻發,這些原因都是大家討論的焦點,這些原因都說的是明朝衰落的原因,但是還有一個及其關鍵的原因,大家很少提及,那就是滿清如何由一個落後的反叛部落勢力,發展壯大為一個可以與大明硬碰硬的割據政權。

1368年明朝建國,設九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永樂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

明末最大的賣國賊是吳三桂還是洪承疇?都不算,其實另有巨蠹大惡

明朝九邊重鎮地形圖

九邊重鎮位於北方,軍隊數量有幾十萬之多,為了瞭解決這麼多軍隊的吃喝問題,採用了軍屯的方式,但是由於軍屯的土地位於北方邊境,土地貧瘠,又時常面臨殘元軍隊的騷擾和破壞,因此軍屯根本滿足不了邊防駐軍的各項生活物資的需要,從後方運糧和物資,憑藉明朝落後的運輸能力,糧食基本大半被運輸隊消耗了,這個問題非常的讓明朝政府頭疼。於是,開中法被提了出來。

所謂開中法,就是說讓商人把糧食和軍隊需要的其它物資運到邊境,然後拿著軍隊給的收據,跟政府換鹽引。中國歷史上的鹽一直是由政府壟斷禁止私人買賣的,明朝政府想出來的辦法就是用鹽來和商人進行交易,這樣一來,政府解決了軍隊的吃喝拉撒的問題,老百姓不用揹著糧食千里迢迢服役受罪,商人又獲了利,可謂一舉三得多方共贏。

山西的商人天然擁有緊靠邊境的地利,開中法一出,憑藉這個地理優勢,山西商人通過為九鎮軍隊提供糧食等物資換取鹽引然後賣鹽的方式,開始飛速地積累財富,在為軍隊提供糧食和物資的過程中,晉商收買了一批邊關的軍政要員,有了這些官員的庇護,晉商憑藉連接中原和草原的地理優勢,開始加大了和蒙古人的貿易。

由於腐敗,明朝軍隊幹不過後金軍隊,於是就使用經濟戰,對後金進行經濟封鎖。後金軍隊攻破了明朝的城鎮,搶掠了大量的金銀,但這些不能吃喝的金銀不能增強後金政權的實力,為這些金銀尋找出路就變成了後金的要務。

晉商們手裡有後金急需的各種物資,而後金手裡有大量商人們眼紅的金銀。

明末最大的賣國賊是吳三桂還是洪承疇?都不算,其實另有巨蠹大惡

九邊重鎮位置圖

於是在某個特殊的時間,在某個特定人物的牽線搭橋下,後金和晉商完成了歷史性的罪惡交易,在暴利的催趕下,晉商不僅把大明的米、面運到後金,讓後金度過了饑荒,更把鐵錠、盔甲,弓、箭等禁止交易的戰略物資大量輸送到後金,為後金軍力的提高做出了軍大的貢獻,甚至利用與明朝腐敗官員的關係,為後金提供大明朝廷的機密,刺探明軍邊防的虛實,後金幾次入關擄掠,無不是瞅準明軍防衛空虛時間或地點進兵,沒有這些人出賣情報,後金遠隔千里如何得知明軍邊防虛實。

後金幾次入關大擄掠,幾百萬的大明百姓被掠被殺,數以百計的府縣成為鬼蜮,幾百萬的金銀被後金掠奪,這一大筆血淋淋的財富,通過後金和賣國的晉商集團的可恥交易,化為了晉商集團的財富,而大明王朝就在晉商集團一次次的賣國交易中走向了滅亡。

鑑於晉商集團傑出的賣國行為,清軍入關後,順治沒忘為己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晉商八大家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在紫禁城便殿設宴,親自召見了他們,並賜給服飾,八大家受寵若驚,竭力推辭。順治便把這八個晉商封為八大皇商。

明末最大的賣國賊是吳三桂還是洪承疇?都不算,其實另有巨蠹大惡

所謂八大皇商之首範永鬥圖像

許多人認為吳三桂、洪承疇是明末的大漢奸,這結論固然不錯,但是比起所謂的八大皇商的賣國叛國行為來,吳三桂、洪承疇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沒有罪惡的八大皇商為後金輸血續命,憑藉後金那十來萬人的不算強大的軍隊和落後的生產力,根本難以長久抗衡龐大的大明帝國,明朝天啟朝的

奢安之亂,前後持續17年,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百餘萬,大規模交戰持續9年,其規模之大,兵力之雄超過後金數倍,可是奢安叛亂歷時17年,最後還是被明軍剿滅,

由此可見,後金的壯大,明朝的滅亡,八大皇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金中外,還從未有一個商人集體靠出賣祖宗,出賣母國獲得敵國殊榮,八大皇商開了歷史的先河,八大皇商,歷史的罪人,民族的敗類,華夏的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