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緊張、焦慮的家長,養不出健康的孩子

緊張、焦慮的家長

帶不出健康的孩子

有一次,在南方一個城市,一個家長說她的孩子不斷生病,身體也非常瘦弱,希望我幫助分析一下孩子的身體情況。

見面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孩子確實非常瘦弱,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孩子的媽媽滿臉不安的神情,讓她坐她也不坐,一直侷促焦急地站在我的面前。

在描述孩子病情的時候,這位媽媽甚至聲音都緊張得發抖,她不斷地描述自己孩子的各種問題:

我的孩子這方面也有問題,還有,我的孩子還有一個問題……

其中有孩子各種不愛吃飯的情景、各種身體虛的表現。

在後來我分析孩子身體狀況的時候,她不斷插嘴:

山藥可以吃嗎?魚可以吃嗎?肉會不會對孩子有影響?

類似的問題,大約問了幾十個。

同時,她還向我介紹了給孩子吃的各種藥、保健品等,當時我很無語。

此類家長,並不是個例,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家長。

起初我認為是孩子身體不好,才使得家長緊張。

後來我發現,這兩者是相互刺激,最終形成互動的惡性循環。

這位家長,是屬於性格容易緊張型的,為了把孩子養好,她甚至辭去了讓人羨慕的工作,然後把望子成龍的激情和壓力加到孩子身上。

一旦孩子稍有問題,她就緊張,趕緊給孩子吃藥。

她自己雖然不懂,但卻固執地認為所有的藥都是有用的,於是就多給孩子吃,之後看到孩子身體狀態始終不好。

於是日復一日的焦慮,真可以說是惶惶不可終日。

這樣的家長,就是沒有智慧的。

其實孩子的身體很容易自己恢復,可是她這樣焦慮,會引起孩子的不安,而過度用藥,又會引起孩子新的問題。

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已經有肝氣不舒的跡象,常常讓我很是訝異。

毫無疑問,這樣的孩子背後,一定有焦慮的家長,一個不開心的、緊張的家庭。

家長是孩子的支柱,先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才有能量去照顧孩子。

如果家長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所有的快樂都來自孩子的快樂,而自己的心和身體都被忽略了,哪裡來的積極正面的能量傳遞給身邊的人呢?



父母的壞情緒和壓力

會讓孩子脾胃失常

父母的壞情緒和壓力會讓孩子脾虛,除了現實中屢見不鮮的例子,中醫理論上也對此早有先見。

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五臟和五行是對應的。

其中,脾胃屬土,肝屬木,那麼木和土什麼關係呢?

木是克土的,就像大自然裡樹會把泥土給固定、控制住,植樹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的道理一樣。

肝屬木,像樹一樣生長,如果一個人老是情緒不暢,無處生髮的話,就會肝氣不舒,鬱結, 那肝就會憋悶、瘀滯,然後向其他方向爆發,這叫橫逆。

橫著長,不是縱向長了。

結果會怎麼樣?會克脾土。

也就是說,一個人情緒不好,一定會引起其脾胃系統出毛病,就是這麼一個關係。

中醫就用「肝木橫逆克脾土」這幾個字來形容。

現代很多人脾胃不好就是焦慮、緊張造成的。

為什麼有的人在吃飯的時候生氣,胃就在疼,而且以後再生氣,胃也會疼,這實際上就是情緒失常引起了脾胃系統的病變,是肝木橫逆克脾土的結果。


緊張、焦慮的家長,養不出健康的孩子


所以,情緒不好,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胃發緊,肚子也不舒服;還有的人每臨考試的時候就想上廁所,腹瀉,這都說明脾胃實際上和情緒密切相關。

甚至有的人說:“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感受過多的壓力、焦慮,那麼孩子的脾胃系統就會失常。

失常以後身體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就會下降,生長、發育就容易出問題,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

因為脾胃沒法吸收食物營養物質了,它正氣就不足,正氣不足,抵抗力就不足,就容易生病。

所以,有的時候你發現孩子最近學業壓力大了,突然上火了,然後就感冒了,為什麼?

就是“肝氣不舒引發脾胃系統失常”造成的。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去治療,效果往往就很差。但如果這時能夠把情緒調理好,讓肝氣疏開,或者稍微用點瀉肝火的藥,脾胃功能正常了,有可能這個感冒就好了。



家裡天天衝突

孩子表情呆板

我曾遇到一個老人帶著她18歲的孫子來找我諮詢。

老人告訴我說:“這孩子晚上睡覺老出汗。”

當時,我一看這孩子坐在那,就知道他不是簡單的盜汗,因為他每隔二十幾秒鐘、三十幾秒鐘,渾身就劇烈抽搐一下,扭動一下,尤其是嘴和脖子,會向一側猛地扭動,過一會兒又抽搐、扭動。

這孩子看人的眼神是直直的,表情也比較呆板,一點都不豐富。

他奶奶說他打小就有這毛病。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發病原因比較多,但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三點:

● 第一,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老吵架、打架,會影響孩子。

● 第二,孩子的家裡婆媳關係不好,長期的這個張力會影響孩子。

● 第三,父母對孩子要求特別嚴,比如在學業上,要求孩子必須考到多少分,排第幾名這類的。

孩子的奶奶說:

孩子從小父母就沒有一起帶他出去玩過,都是單獨帶他出去,他爸媽不在一起住,打架、鬧離婚,但還沒離……

確實,這麼長時間家裡差不多天天衝突,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傷他的心了,最後導致氣血異常,身體出這麼大的問題。

那麼怎麼調整呢?

我和他們說,回家後孩子父母和爺爺奶奶等家長一定要開會,要統一思想。

調整好自己和孩子的情緒,不然這孩子的病很難好。



只要你把焦慮帶回家

壞情緒就絕對會傳遞給孩子

聽過這樣一件事:孩子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特別好,但有一次父親生氣,上去做了一個要踢這個孩子的動作,表情特別猙獰,孩子一下子就嚇到了。

從此,這個孩子每過幾分鐘就抽搐一下。

雖然這個孩子已經成年了,但在他開車的時候,只要有人坐他車的話,就會發現:他開車時,過一會兒就會向一側抖動一下。

連旁邊的人看了都害怕。

孩子因為一次被踢就嚇成這樣,可能是偶然現象。

那麼,我看到更多的是什麼情況呢?

是父母長期的家庭氣氛不好,比如父母把在工作單位積攢的焦慮情緒帶回家,雖然很難說清是怎麼傳遞給孩子的。

但只要你把焦慮帶回家,即使你在孩子面前強打起笑臉,但壞情緒就絕對會傳遞給孩子。

父母不和引發的孩子身心問題太多了,後果往往是父母、孩子都遭殃。

很多家長壓根就想不到,自己的壞情緒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多大的惡劣影響,但是,一個負責任的醫學工作者會看到結果前面的原因,並把兩者聯繫起來。

大家看看這樣的病是怎麼來的?

是父母之間出問題了,然後導致他們的情緒出問題,最後全轉移給孩子了。

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遠遠超出我們想象的,大家一定要用特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孩子。

要明白,自己在養心上面下多大的功夫,孩子將來就有多大的幸福。

文|羅大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