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1859年1月27日,在柏林的一間生產室裡,一個英國美女聲嘶力竭,一群下人忙裡忙外。貴婦和宮女們既慌亂又沮喪,剛才的興奮已經煙消雲散。興奮是因為產婦生下的是一個男嬰,慌亂和沮喪則是因為這是一次難產。產婦是普魯士儲腓特烈的妻子、英國大公主維多利亞。經過10個小時的痛苦折磨,母親已經休克,不省人事,嬰兒看上去也奄奄一息。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這一次的況是,嬰兒的體位不正,頭和左肩先生了出來,剩下的大半個身子則卡在母親體內出不來。沒有多少外科手術經驗的宮廷大夫馬丁博士動用產鉗。他夾住嬰兒的左肩,生拉硬拽,如同“一個肉鋪老闆撕扯一條香腸”一樣把這孩子鹵莽地拽了出來。這個鹵莽大夫不稱職的直接結果是,新生兒的左臂癱疾,一些肌肉組織被拽離了骨體,頸部附近控制手部和肩部的神經從也被拉斷。嬰兒的左臂只有輕微的應激反應,右耳以及左側面部也呈現出不協的現象。

根據普魯士的傳統,這個嬰兒被放進一個古老的木籃子中。這個搖籃,按照傳說,是用十字軍從帶回來的由穌降生馬槽的殘片做的。他接受了洗禮,名字是腓特烈·威廉·維克托·阿爾伯特。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按常理來說,一般初為人母的女子對呱呱墜地的兒育是要慈樣疼愛一番的。但這位小弗裡茨的母親偏偏就不。不能容忍這個兒子是半個殘疾的威廉母親對威廉實施了電療。然而,電療對威廉的左臂一點用處也沒有。他不久就學會了將殘疾萎縮的左手藏在口袋中,或插在皮帶裡。面對這樣一個一個嚴厲的、嚴酷的、認為體罰是矯正錯誤唯一方法的母親,威廉的童年毫無樂趣可言。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由於母親的關係,威廉從小就對英國與英國人有複雜的感覺,並影響了他後來對英國的態度。他的童年時代像陰影一樣籠單在他頭上的是那位惡母的象徵——英國。心理分析學的鼻祖——奧地利的弗洛伊德博士,曾對兩人母子關係做過一個領清晰的判斷: 當這個孩子長大成人,手握大權之時,他永遠不會饒恕他的母親。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威廉和母親

成人後的威廉果然因為母親的原因對英國充滿了敵意。他曾在私下裡把自己的母親和親英的姐妹們稱為“英國殖民團”,把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稱為“印度斯坦女皇”,並語氣惡毒地說“那個老太婆早就該死了”。至於他自己,威廉希望能夠從他的血管裡抽乾“那該死的英國人的血”! 甚至在母親死後令人搜查其住所,為了找到“勾結英國的證據”。

他忽而當著群臣的面狠拍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一世的屁股,忽而揮舞元帥權杖狂敲俄國瓦迪米大公爵的後背,忽而在吃燒烤時開設“百家講壇”滔滔不絕且從不用稿,忽而抄起鉛筆刀割斷了手下將軍的褲帶,忽而用小錘敲擊大臣膝蓋做膝跳反應實驗。

此外,他尤其喜歡收集軍服和勳章,他在登基之前就收藏了大量制服與服裝,到1900年時他的軍服竟然有4000多套,那些大大小小的君主們贈送給他的制服,以及與之配套的大把大把的勳章,這些勳章,用他母親的話說,把威廉“打扮得像個琺琅店老闆”。威廉還走火入魔一般痴迷著化裝舞會和閱兵式,幾乎每天都要開一次派對。他平時經常轉換服裝,一天內竟然要更衣四次,並且更換配套的首飾。並且不厭其煩地給自己的衛隊更換制服(據說曾換了30多次)。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一位服侍過生活簡樸的威廉一世的宮廷官員,在日記裡記下了大多數人的感受:“我們多麼悲哀啊!”他寫道,“德意志的蒼鷹,竟然孵出了一隻孔雀!”無獨有偶,英王愛德華七世也對威廉二世這個外甥作過同樣的評價:“有時他做事目的不明,動機令人堪憂;有時他的目的明確,但手段則未加深思熟慮。此人有些奇才,很有性格,但絕對不會轉彎抹角,如同一穴鳥,戴上華麗的尾巴冒充孔雀”。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可以看出威廉對自己的手遮掩

對於德國乃至歐洲來說,這是個災難,因為這隻高傲的“孔雀”將把德國帶離由父親引導的自由民主的國家,並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對精神病學家來說,他們的書裡將多一個典型的病例來供他們分析。

皇帝是個精神病,卻引發了歐洲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走向(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