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每個時代都打下了自己的烙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更是如此,寧夏石嘴山市“五七幹校”就是其中的一個值得記錄的歷史符號。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石嘴山“五七幹校”只是個口頭稱呼,全稱是“國務院直屬口五七幹校”,其規模僅次於我家鄉的江西共青城的中央直屬口五七幹校。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這可不是一般的學校,來這裡的不是娃子,全是高高大大的成年人,也不是當地人,都是來自千里之遙的京城人。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五七幹校,對於時下的90後、00後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詞,但對於從上個世紀“文化大革命”走過來的人來說,則是一個當時非常火熱的概念。在此,富龍我有必要給你們掃盲一下,話說1966年5月7日黨和國家主席毛澤東一聲令下:到農村去,到廣闊天地去,幹一番大作為。於是,中央機關、國家機關的十萬大軍奔赴全國各地,開闢新的戰場。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在這場席捲全國的浪潮中,一千多名國務院各部委的幹職工,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來到鹽鹼地的寧夏大武口開荒造地,開始了自給自足的新生活。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五七幹校的管理實行軍代表管理制,幹校的運作基本上是半軍事化狀態,幹校的基本任務是勞動鍛鍊,其次是開展政治運動,主要是清查“五一六”份子。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對於坐慣了辦公室的人,來這裡吃盡了苦頭,他們揮鋤頭種地,擔農糞澆田,推石磨碾口糧,啥髒活累活都要幹,手上起了厚繭,冒出了水泡,肩上擔擔子的地方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

說起來全是淚啊,可當年的他們不準流淚,更不能訴說。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他們頂烈日,鬥嚴寒,種植小麥、水稻、高粱、玉米、水果、蔬菜,之後又飼養牛、馬、豬、羊、雞,再後來革命熱情高漲,產業越搞越大,辦起了醋醬加工廠、造紙廠,厲害了,我的父母們。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這是跳忠字舞的舞臺,也是開大會,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地。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來大武口的既有大幹部,也有文化名人,他們在革命的熔爐裡得到成長,形成了一種精神。正是這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產。新時代需要這種精神,我們需要這種精神!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林彪事件之後,這場鬧劇才終止了,於是這些人大部分回京城去了,門路不寬的則轉移到河北石家莊某飛機制造廠繼續勞動鍛鍊。往日熱熱鬧鬧的“五七幹校”,成了一座空城。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前些年,有關部門投資規整廢棄多年的幹校,修繕了倒塌的房屋,清理出了當年的勞動工具,把它建成了“五七幹校博物館”,使之成為一種精神的傳播基地。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每件展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那裡包含著一言難盡的勞動的快樂和艱苦。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歷史已經翻過了時代的一頁,五七幹校也成了並不遙遠的記憶與時代符號,面對歷史,有回憶,有思索,回望歷史,有審視,有展望,但不管如何,歷史永遠都客觀存在。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如今,免費開放的“五七幹校”每天都有遊客帶著好奇前來參觀,也有父母帶著孩子來了解那個遠去的歷史,更多的是從中汲取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今後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石嘴山“五七幹校”,父母的“熔爐”

追憶60年前的歷史,珍惜當下的生活,人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