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浒传》宋江指使孙立射死晁盖,却为何嫁祸史文恭?

缤汇


杀晁盖的主谋是宋江,吴用定计,虽然老施在这里布了一层迷雾,但又透过种种小细节把一切的苗头头指向宋江。执行宋江刺杀计划的人,便是小李广花荣。

杀晁盖的主谋是宋江

老施写《水浒传》相当深动,把很多人物窜在一起,组成了水泊梁山这个大家庭,但这个家庭一开始就黑雾沉沉,晁盖之死掀起了一场以宋江为首的势力进行夺权之争第一个小高潮。

宋江是主谋,因为宋江的原型就是元末张士诚,张士诚杀掉同时起义将领泰州李华甫(李二),取而代之,兼并了其部队,成了新的起义头领。

《南村辍耕录》:“士诚又与华甫同谋起事。未几,士诚党与十有八人共杀华甫,遂并其众。”

李二乃是取宋之“木”,二是取江右“二”,与虫二同理。宋江便是借喻杀李二的凶手。

《元史·列传第八十一·忠义二 》:“其党张士诚杀李二,复为乱。”

神行太保戴宗神秘消失的时间

在打曾头市前,神行太保戴宗去侦查探路了三五天,完全摸透了地形和兵力情况,对于这个熟门熟路的人,晁盖没指名要,宋江也没提。

晁盖刚走,宋江就下令戴宗下山探查消息。神行太保号称日行八百,在晁盖前脚出,戴宗后脚跟的情况下,始终没跟晁盖见个面。

前三日相持,接着两僧人出面,从当晚打到天明,期间晁盖被暗箭受伤,后被林冲安排晁盖旧部送走;林冲欲回归梁山,被呼延灼所阻,要有宋江之令才可退兵。于是又等了一日,夜间史兵来袭,激战到第六日天明。

这时戴宗奉宋江之命出现,林冲才率领残军退回梁山。

戴宗探查消息,至少是回了一趟梁山的,否则怎么得到宋江命令让林冲等人撤军?

什么时候回是个关键!如果相持阶段宋江不会命令撤军,晁盖自有主断;那么只能是晁盖受伤,群龙无首之时,这时戴宗不是应该先看望大头领,再回梁山请命吗?

如果是晁盖被送回山寨,宋江下令戴宗传达撤军命令,那么戴宗当时就在山塞,那他之前探查的是什么消息?

战况不利,宋江该派兵支援;晁盖受伤,宋江更该派人接应,而宋江什么都没有做!

只有一种可能性!戴宗一出门就得了宋江的命令,知道晁盖必伤,在最后关头才出现以奉宋江命令撤军,而呼延灼则配合牵制林冲!

为什么要牵制住林冲?林冲这时忠于晁盖,觉察到情形不对,以防意外,要替晁盖出征。

林冲苦谏,道:“哥哥必要去时,林冲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只在外面接应。”

如果林冲等人夜晚护送晁盖快速回山寨,以林冲的威望及晁盖旧部对晁盖的忠心,请医治疗,晁盖足可以保命,而不是宋江守着一旁哭,任晁盖伤势恶化,毒发身亡。

戴宗去了哪儿?

前几日搬兵,后几日掩护杀手回梁山!

杀人者小李广花荣

在晁盖中箭的那晚,相当的黑,因此带路的僧人逃掉了众人都没发现,这就造成了射杀晁盖的先天条件。

晁盖发现情形不对,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这时敌兵出现,打满了火把!这是摆明敌在明,对退兵相当有利。

伏兵出现在来时的路上,如果是史文恭,早就在晁盖进来的时候直接开打了,还放晁盖进去再出来,这摆明是多此一举。

有人要趁战乱下手,让人无法追查!

这支伏兵没打火把!

不打火把就是掩人耳目,于乱箭中趁黑掩护神射手出箭。

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 马来。

晁盖率领的人面对乱箭,应接不暇,不可能还转身对晁盖射出毒箭;背后之人也不可能,方向不对。

林冲带其他将领在村口接应,包括孙立在内,因此这些人都不会有机会偷偷跑出去射了晁盖一箭再跑回来。

具有黑暗中识人射箭本领的除了李立,还有一人,小李广花荣。

花荣曾炫耀自己箭技,说要射第三只雁的雁头,弓开之处,弦响雁落,正是所说之雁,可见花荣目力之好,箭技之高超。

花荣射出刻有“史文恭”的毒箭安然而退。

只有主将才会使用刻有自己名字的箭支,而史文恭对射伤晁盖之事完全不知情,而主将不打火把孤军跑到前方去堵截敌军也有悖常理,因此此箭非史文恭所有,只是专为晁盖准备的嫁祸之物

呼延灼知道伏兵的位置,也知道梁山花荣的到来,因此才使出拖延之计,以未奉宋江之令让林冲不得撤退。

一是防止林冲护送晁盖回山时撞上花荣。

二是防止晁盖快速回山得到救治。

呼延灼道:“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

接应花荣的是戴宗,只有戴宗对曾头市了如指掌,两人轻车熟路从夜里潜回梁山。看到花荣安全回到梁山,宋江明白事成,这才叫戴宗去向林冲传达撤军的命令。

算算时间,中箭的晁盖也该回来了,于是宋江整理好衣服,准备好好去哭一场,梁山大头领是我的了!

花荣后来射杀朝廷二次招安的天使,是因为朝廷不赦免宋江!

花荣与吴用自缢于宋江死地蓼儿洼。

明显花荣是宋江的死党,晁盖就是花荣的投名状。

只可惜了晁盖这个千里迢迢去救宋江的真汉子,死在了意向不合的政见上,成为宋江招安之路的眼中钉,心头刺,最终被宋江命令花荣毒箭射伤而一命呜呼,只留下一句:“若那个捉 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为梁山留出最后的一线生机!


西游梦红楼


晁盖不是孙立射死的,更不是史文恭射死的。乱军中的那一箭,是花荣所射。但这一箭射得不深,也没有毒,要不了命。晁盖最终死于毒药,是林冲做了手脚,下毒谋杀了晁天王。整个事件,宋江、吴用是主谋,戴宗、花荣、林冲是执行者。

一、晁盖亲征曾头市。攻打曾头市时,身为一把手的晁盖本不用自己亲自出战,但是听说了一段对自己非常不利的说法,就是段景住(绰号“金毛犬”)说,他偷到一匹好马,本来是要送给宋江作为上梁山的见面礼,当时有人纠正说应该是送给一把手晁盖当见面礼,而段景住却说,他从来只认识宋江,不认识晁盖。

二、晁盖中箭。晁盖不听劝阻,身边带上几名不多的亲信(多半是从黄泥岗劫生辰跟随自己上梁山的兄弟),准备“夜袭曾头市”。结果刚开始厮杀,黑暗中竟中了一枝毒箭。

三、晁盖中箭之后。

身中毒箭的晁盖立即被众兄弟送回梁山,但是宋江、吴用等人只是将他安排在睡榻之上静养,派人一刻不离的照管,而并没有请大夫上梁山为晁盖治病,宋江等人每天按时慰问,以示安抚晁盖(实则做给梁山众人看而已),任由晃盖箭毒发作身亡。

如果宋江派遣人射杀晁天王,其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宋江信得过的人,也就是宋江的亲信;二是箭术非常的高明。而孙立原来没有与宋江谋面,且归顺梁山也不久,交情不深,因此孙立虽然箭术非常高,但不会被宋江委任射杀晁盖。此人被安排的可能是小李广。


寻梦樱花


晁盖不是孙立射死的,更不是史文恭射死的。乱军中的那一箭,是花荣所射。但这一箭射得不深,也没有毒,要不了命。晁盖最终死于毒药,是林冲做了手脚,下毒谋杀了晁天王。整个事件,宋江、吴用是主谋,戴宗、花荣、林冲是执行者。

晁盖是第三任寨主

绝大多数读者大概都认为,晁盖是梁山第二任寨主,在他之前就只有一位寨主白衣秀士王伦。实际上,施耐庵在书中隐写了一位寨主,这人便是摸着天杜迁。

在“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这回书中,有一个小细节,说的是林冲被朱贵带到聚义厅,拜见了王伦。因为有柴进的举荐信,王伦开始显得很客气,准备接纳林冲入伙。但是,王伦听了林冲的情况后,蓦然产生了拒绝林冲加盟的念头。当时,王伦有这样一番心里活动: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

王伦这句心里话,有一个关键词“合着”,他是“合着”杜迁才上的梁山。所谓“合着”,就是跟着,比如“合于桑林之舞”、“合着时代的节拍”等等,都是这样的用法。

林冲见到王伦之前,先到朱贵的酒店里喝酒,朱贵给林冲介绍,王伦、杜迁曾经一起到柴进庄上,得到过柴大官人的资助。大概这两人分开后,杜迁便直接上了梁山,王伦则有可能去了别的地方,然后,“受了鸟气”便投奔了杜迁。王伦毕竟有点文化,杜迁自感不如他,便让了位。

施耐庵之所以如此晦涩的写杜迁是第一任寨主,是因为要为后来的故事伏线,这个伏线就是晁盖曾头市中箭。

花荣梁山射雁恰是第三只雁的头部

小李广花荣带着宋江的介绍信,与秦明、燕顺等人一同上了梁山,晁盖很高兴,大排筵席款待这群好汉。席间,讲起花荣在对影山一箭射断吕方、郭盛戟上的戎绦时,晁盖不相信。于是,便引出了小李广梁山射雁的故事。

当时,晁盖一行因吃得太多,便到山前闲玩。恰巧,天空中飞来一行大雁。花荣见状,想在梁山老兄弟面前显一显身手,别让他们看低了自己,也想让晁盖信服自己的箭法。花荣讨过一张泥金鹊画细弓,对大伙说:

“恰才兄长见说花荣射断绒绦,众头领似有不信之意,远远的有一行雁来,花荣未敢夸口,这枝箭要射雁行内第三只雁的头上。”

说罢,便张弓搭箭,射落了雁阵中第三只大雁。众人拾起大雁一看,果然是射中了头部。晁盖是第三任头领,曾头市中箭时,恰恰就是头部。这就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花荣最善晚间射箭

花荣出场时,有一首定场诗,是这样写的:

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注意其中两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形容花荣箭术高超,这是一点都没有问题的。但是,施耐庵偏偏要用明月、寒星来形容,这就说明花荣最擅长夜间射箭。如果仅是偶然一写,可能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梁山射雁时,施耐庵还有一首赞诗:

鹊画弓弯满月,雕翎箭迸飞星。挽手既强,离弦甚疾。雁排空如张皮鹄,人发矢似展胶竿。影落云中,声在草内。天汉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联。

开头两句依然是以月亮和星星来夸赞花荣的箭法,梁山射雁的时间大致是上午九、十点钟左右,最迟不会超过中午。因为这天辰牌,也就是上午七点至九点这个时间段,花荣一行到达梁山,晁盖便立即请他们入席,接着,就发生了射雁的事情。

花荣梁山射雁明明是在大白天,施耐庵却依然要以夜晚的景象来形容,这难道不是在为后面的故事伏线吗?

而且,施耐庵还在梁山射雁的赞诗中,讲明了晁盖之死对于梁山的意义:天汉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连。大概意思就是,因为花荣射落了第三只大雁,雁行就被打断了,但令人欣喜的是,雁序重新排列,就像梁山的英雄那样重新组合,紧密相联了。这就是晁盖亡故之后,宋江当寨主,梁山上晁宋两派势力终于合为一股,迅速发展壮大了。

花荣能够混进伏军中射箭吗?

太容易了。宋江夜打曾头市的时候,几次派戴宗、时迁前往侦察,这二人往来曾头市简直像入菜园门那样方便。因为,曾头市采取的是龟缩防守战术,在庄子的外围挖了很多陷坑,故意不设一兵一卒,以引诱梁山人马上钩。所以,晁盖打曾头市的时候,走了很长一段路都没有遇见曾头市的人马。

戴宗、时迁不仅暗地里侦察,时迁还能扮做曾头市的伏路小军,深入到曾头市的重点防区,标记所有的陷坑。曾头市防守如此空虚,花荣在暗夜里扮做弓箭手混进那队人马中射箭,应当非常容易。

有观点说,晁盖中埋伏时,转过两个弯所遇到的那支伏军,有可能就是梁山人马。其实,宋江、吴用智商没那么低,如此机密行动,不肯能让这么多人参与。

史文恭也不会暗地里射箭杀死梁山头领,他与曾家五虎早就准备了陷车,决心要活捉梁山头领向朝廷邀功。因为,曾头市是金国人掌管的宋金贸易集市,需要朝廷的支持,他们与凌州相互救援,凌州被梁山打破,曾头市便扬言要给凌州报仇。所以,这一箭不会是史文恭所射,而是花荣扮做弓弩手暗藏在军中,射了晁盖一箭。

晁盖中的不是毒箭

晁盖中箭后,并没有中毒症状,在林冲拔箭、敷药时,晁盖才中毒而言语不得了。这一细节,施耐庵在书中写得清清楚楚。

晁盖在两个和尚的带领下,于二更天气到达了法华寺。按照和尚的建议,三更天气向曾头市进发。大概走了五里多路,也就是半个小时时间,晁盖中了埋伏。梁山人马夺路而走,也就是转过两个弯的功夫,晁盖中箭。在刘唐、白胜的保护下,晁盖尚能在马上逃命,并无中毒症状。

回到大营,当时已是天明。施耐庵交代,晁盖打曾头市是春暖时节,也就是阴历三月份左右,五月(阳历)立夏,春暖时节大概应当接近立夏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天明十分,大概相当于早上六、七点钟。三更(3-5点钟)时分中箭,天明时拔箭,中箭至少过去了三、四个小时,难道一点中毒症状都没有?所以,晁盖中的不是毒箭。

林冲乘机下毒

拔箭、敷药的过程,书中也写得非常备细:

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

箭射在面颊上,正是花荣射雁的部位。但比较蹊跷的是,既然要置晁盖于死地,却没有射得很深,不用工具都能拔出来。试想,箭头是倒三角形的,如果射得很深是拔不出来的。所以,花荣射箭的距离有点远,而且做贼心虚,或者不忍下手,没有当场要了晁盖的命。但晁盖此时必须死,执行最后一击的就是豹子头林冲。

回过头来看拔箭的经过。我们且依照通行版本来分析这个过程:箭拔出来后,晁盖只是“血晕倒了”,倘若箭上有毒,难道就没有乌青、肿大的症状吗?

晁盖晕倒后,他人看到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但是,大伙并没有看出这是一支药箭。林冲立即叫取来金枪药敷贴上,施耐庵在这里没有给句子断句,也没有在句子插入“军士”之类的他人敷贴金枪药,主语承前省略,敷药之人就是林冲。此时,箭变成了药箭,晁盖才中了箭毒。情况还不清楚吗?

晁盖之死大致如此,至于宋江、吴用、花荣、林冲等人为何要谋杀晁盖,施耐庵在花荣射雁的赞诗中讲得很清楚了,不再深入分析。而戴宗所起的作用,就是宋江暗地里派他到曾头市打探消息,带回来的都是激怒晁盖的话,根本就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这是题外的话,也不多分析了。

宋江等人谋杀晁盖,嫁祸史文恭,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寨主之位,重新规划梁山势力,壮大梁山,获取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更大资本,达到招安的目的。


绿野萍踪01


晁盖是被内部人暗害的,但不是宋江指使的,而是梁山泊发展的必然结果.

1.晁盖中箭的蹊跷

原文晁盖听信和尚奸细谗言,带着人就去曾头市劫山寨.结果还没到,和尚就不见了,寨子也冲出了人马.晁盖连忙带人回自家大本营,结果途中脸上中毒箭,被救回后过了不久就一命呜呼.

蹊跷吧,那么多人护着晁盖天王,单单他脸上中箭?箭上面还刻着史文恭?临死前还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宋江,而是要传给那个帮他找到真凶报仇的兄弟?

从中箭的蹊跷和最后晁盖的遗言,还有整个事件最大得益人来看,确实是宋江嫌疑最大.但是嫌疑最大,并不代表就是他指使的.兵荒马乱的,又那么黑,谁看到凶手?

还有后人说是花荣射的,或者是林冲最后下毒的,其实这些已经不可考证了,书中也没有明确的给出答案.

2.宋江没必要多此一举

个人觉得宋江不可能是谋划人,而是被动的利益接受者.为什么这么说,我来分析.宋江要当头,根本不需要这么下作.实际上他虽然当着二把手,但是却是实际上的领导者.

宋江刚被晁盖就上山,晁盖就让贤,请宋江当头,可是宋江情愿死,也不上位,只愿当老二.为什么?一来初上梁山,是来逃难的,寄人篱下,一上来就当老大,这不是不给晁盖面子.

二来梁山人员复杂,晁盖毕竟是老大哥,你把他挤下去了,那跟着晁盖的人心里会怎么想?对于梁山的稳定不利.

三来宋江是被迫逼上梁山的,不是真想反的.坐上了头把交椅,那就真下不了船了.这对宋江来说当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情愿就死也不当头.

3.不是老大胜过老大

宋江不当头,却直接实质上夺了晁盖的权.是梁山泊的第一实权人物.

宋江号称及时雨,当年就报信晁盖,算是晁盖一伙的救命恩人.接着又介绍了清风寨花荣一伙上梁山,发配江州,晁盖来救大闹江州,又带了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三霸入伙.这几波人都快四十多了,占据了当时的绝大多数.

接下来排位,宋江直接旧人坐左边,新人坐右边,日后出力多,再排位.立刻得到了支持.这已经是把晁盖架空了.新旧两派,旧人才多少?晁盖留下的只有九人啊!日后出力多再排位,直接就把旧人的功劳都给否定了.当然获得大部分新人头领的拥戴.

接着三打祝家庄,出兵高唐州救小王爷柴进,战胜呼延灼,战青州,招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等群雄,救鲁智深,史进等,一连串的战功,追随他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晁盖这个名义上的梁山老大形同虚设.

没办法,晁盖只能亲自带着旧部出征证明自己,毕竟自己才是老大啊!

4.晁盖为什么必须死

晁盖和宋江起义的政治目的不一样,注定了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宋江大家都知道,就是通过杀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商贾,还有打家劫舍的强盗来闹事,把事情闹大了,让朝廷重视下,等待朝廷招安的.

晁盖了?众兄弟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劫富济贫,不得滥杀无辜.

这两人的政治目的立场根本上是对立的.宋江针对的是朝廷体制内的祸害,而晁盖针对的整个朝廷体制.

政治目的对立,又被宋江控制了大权,晁盖如果乖乖的当个头牌,虽然最后可能被当成替罪羊,至少还不会那么早死.可是他想着跳出来重新证明自己的地位,这就必须死了.

宋江的利益群体不会眼看着他出来阻碍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大好前程的.所以晁盖必须死.


云来一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一次了,不知是何方神圣提出这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根据是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宋江,但无论怎样不喜欢,不能给他强加罪名。有人说是花荣射的箭,因为他是神箭手;还有人说是杨志射杀的;还有人说是林冲射杀的,还有人说是刘唐射杀的。但书上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文字说明晁盖是宋江派人射杀的,这个问题完全是猜测。我还是认为晁盖就是史文恭射杀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攻打曾头市是临时决定,并不是长久以来就有的计划,宋江不可能和曾头市有任何联系。在曾头市设下埋伏,派弓箭手隐藏在曾头市的部队中,需要时间,需要曾头市的配合。

二,派去攻打曾头市的头领都是晁盖自己挑选的。

三,晁盖出发的时候,认军旗被风吹断,宋江和吴用都劝晁盖改日再战,晁盖不听。《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这样的情节,比如孙坚死前,认军旗被风吹断,孙坚被乱箭射死。类似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

所以,宋江和吴用劝说晁盖改日出征,应该是好意,没有恶意。

四,晁盖和曾头市交战的过程中,林冲和呼延灼紧紧护住晁盖,生怕晁盖有任何闪失,这是忠心的表现。

五,和尚要给晁盖带路,林冲说小心有诈,晁盖不听。来到进入曾头市的路口,林冲要求带兵跟和尚进去,晁盖不同意,坚持自己先进入。这也是晁盖自己的选择,林冲一直都在为晁盖考虑,一直都在替晁盖挡住风险,只是晁盖不听林冲的话,导致他进了埋伏圈,中了毒箭。如果晁盖听了林冲的任何一次劝告,都不会有这样的恶果。所以不可能是林冲害晁盖。

六,晁盖跟随和尚出发,书上有一首诗:

间谍从来解用兵,陈平昔日更专精。

却惭晁盖无先见,随着秃奴暮夜行。

这首诗直接指明和尚就是间谍。

七,晁盖进入埋伏的地点是在法华寺旁边,曾头市后来在法华寺驻军,说明法华寺早已被曾头市控制,所以,和尚有很多原因和理由为曾头市服务,骗晁盖进入埋伏圈。

八,晁盖中箭的部位是脸上,如果是自己人作案,晁盖中箭的部位一定是他的后背或后脑勺,不可能脸上中箭。除非宋江和曾头市达成协议,把杀手隐藏在曾头市的队伍中。但是后面,宋江对曾头市毫不容情,丝毫不客气,即便曾父写投降信,宋江也不答应。如果宋江和曾头市有合作,曾父完全可以以此为要挟,威胁宋江退兵,否则就把宋江的阴谋诡计揭露出来。就不可能会有曾父和他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的结果。所以宋江不可能和曾头市合作,没有合作,就不可能把来自梁山的杀手埋伏在曾头市的人马当中。

如果这个杀手是自己躲在曾头市的队伍中,晁盖慌忙之中逃跑的路线根本不能确定,杀手是怎样确定晁盖的逃跑路线,准确射杀晁盖的呢?这得要多少人才能做到?

九,晁盖和曾头市交战过程非常激烈,晁盖带出的梁山军马五千多人,死伤过半,回去的时候只剩下两千多人。这个伤亡数字,晁盖死之前,宋江前后带兵打仗加起来都没死这么多人。可见曾头市人马非常彪悍,战斗非常激烈。

十,曾头市的曾父写投降信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曾头市主曾弄顿首再拜宋公明统军头领麾下:日昨小男倚仗一时之勇,误有冒犯虎威。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原之实非本意。今顽犬已亡,遣使讲和。如蒙罢战休兵,将原夺马匹尽数纳还,更赍金帛犒劳三军。此非虚情,免致两伤。谨此奉书,伏乞照察。

这封投降信,曾父姿态很低,乞求宋江退兵休战。如果宋江和他合谋,完全可以威胁宋江退兵。同时他承认射箭的是曾头市的军马。所以这支伏兵不是宋江埋伏的伏兵。

十一,这里最大的疑问有两个地方,一个就是毒箭上刻了史文恭的名字,很多人认为史文恭不可能这样做。我觉得史文恭完全有理由这样做,因为他要活捉晁盖,把晁盖抓到朝廷邀功请赏,表明是他的功劳。只是他没想到费了这么大的劲,晁盖还是逃脱,使他的计划落空。

还有一个疑问是晁盖临死前,没有直接指明宋江继任梁山首领。晁盖说:“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宋江后来直接改成那个捉得史文恭的做梁山泊主。

晁盖临终时,梁山所有的头领都在场,宋江换一个说法,大家都能理解接受,没必要拐弯抹角。

十二,宋江攻打曾头市,晁盖的阴魂缠住史文恭,说明晁盖自己知道是史文恭射杀他。从来没有听说过鬼魂报仇会搞错凶手的。如果死了以后都不知道凶手是谁,那还真是个糊涂鬼,那是糊涂到无话可说了,那这世界上的鬼故事全部可以否定,全部要重写。鬼魂胡乱报仇,这个世界会乱套,会乱得七颠八倒。

十三,史文恭被抓到被剖腹剜心,中间有很多时间,如果史文恭和梁山无冤无仇,没有必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惨死都毫无厌言,无话可说,完全没有这样的必要。正是因为凶手就是史文恭,所以史文恭没有讨价还价求取生存的余地。

十四,史文恭不是泛泛之辈,而是非常厉害的高手。他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善于出谋划策。曾头市的作战计划都是出自他的部署。秦明和他对战,二十几个回合就战败受伤。秦明是梁山的高手,二十几个回合就战败,证明史文恭是高手中的高手。忽略他的能力实在太不恰当,忽略谁都不可以忽略他。否定史文恭是射杀晁盖的凶手既是否定晁盖,也是否定史文恭。这完全不合常理。

十五,晁盖死后,宋江并没有急不可耐地做梁山首领。而是所有人都推举宋江做老大,完全是他众望所归得到大家的拥戴,才做了梁山首领。

十六,书上经常出现作者赞颂宋江的文字,说他是有仁有义的统军大元帅。如果宋江卑鄙无耻,作者不可能这样说。

十七,如果宋江派人射杀晁盖,作者一定会有文字交代,不可能会毫无疑问地写完这本书。

十八,所有不属于天罡地煞的人,作者都会把他们写死,不是天罡地煞上不了梁山,上了梁山也会死;只要是天罡地煞,他就是再怎么不愿意上梁山,几经周折,他无论如何都会上梁山,比如宋江,卢俊义、林冲、鲁智深、武松、花荣等等,不上也得上,不上就逼着上、骗着上。

十九,还有人把晁盖比做巢盖,说晁盖不死,宋江就不可能做梁山老大,所以宋江必须要除去晁盖。伏魔井的巢盖是洪太尉叫人搬开的,不是宋江这个魔头搬开的。所以冥冥之中,射杀晁盖的也不可能是宋江,而是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就是史文恭。

二十,宋江死后封神,宋江的灵魂在宋徽宗的梦里告诉宋徽宗:“天帝哀怜臣等忠义,蒙玉帝符牒敇命,封为梁山都土地。……”;宋徽宗封他为“忠烈义济灵应侯”,给他建庙塑像供奉纪念,宋徽宗亲自敕赐殿宇牌额,御笔亲书“靖忠之庙”;老百姓也自发给他建庙塑像供奉。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资格死后封神,卑鄙无耻的人死了只能下地狱,重堕魔道。

所以射杀晁盖的凶手就是史文恭,不会是别人,更不可能是宋江指使任何人射杀晁盖。




牡丹梅花鑫森淼


晁盖到底是谁射杀的?《水浒传》中的这桩公案,历来被无数水浒迷所津津乐道。有说是孙立的,也有说是花荣的,也有说是解珍解宝两兄弟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几位都是受到宋江的指使。所以与其争论是谁射杀了晁盖,不如说是宋江谋杀了大哥晁盖更准确。

当然,也有遵从原著,认为水浒英雄,就是义气深重,肝胆相照的,正如书中所暗示的那样。晁盖是被一支写有“史文恭”三个字的箭射死的,那么射死晁盖的真凶,也就非史文恭莫属。

为什么说宋江谋杀了晁盖?

分析问题,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动机。晁盖死后谁是最大受益人?当然是宋江。

晁盖虽然名义上是梁山上的老大,但是宋江却掌握了梁山上的大部分人马。到了晁盖主事的后期,通过宋江上山的兄弟,早已是晁盖原班人马的好几倍。晁盖还是“智取生辰纲”的那几个老伙计,而且吴用还有改换立场投靠宋江的嫌疑,也就是说,晁盖在后期基本上成了梁山上的孤家寡人。

宋江才是兄弟们心目中的老大,要想扶持宋江上位,那么除掉晁盖也就顺理成章。所以宋江集团具有谋杀晁盖的最大动机,而且在晁盖死后,宋江确实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也有可能,杀害晁盖是吴用在背后的谋划,宋江并不知情。但是在晁盖死后,宋江默认接受了这个结果,对于吴用的好意,宋江没有理由拒绝。无论从结果和动机上来看,宋江即使没有亲手杀死晁盖,晁盖也是因为宋江而死。

晁盖死后,留下了一句话,哪个捉得射死我的贼人,哪个就做梁山之主。晁盖为什么不直接传位于二把手宋江?很显然,晁盖知道宋江的密谋,所以留下遗言,很显然是要阻挡宋江上位。

可惜,宋江和吴用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射杀晁盖的真正凶手是谁?

整部《水浒传》中,只有一处箭上刻了名字的记录,在箭上刻字,无疑就是为了嫁祸史文恭。在对史文恭的描写中,也没有对史文恭的箭法做特别的描写。反而是对史文恭的枪法大书特书,毕竟二十回合能够刺伤秦明的人,在《水浒传》中没有几个。

史文恭擅长枪法,并不擅长箭法。所以射杀晁盖的人,并不是史文恭,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只能来自于梁山。

在整部《水浒传》中,具有百步穿杨的箭法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花荣,一个是燕青。书中多次对两个人的箭法进行描写,花荣刚上梁山,就在晁盖面前表演了一回梁山射雁的绝技,燕青也有射大雁的描写。所以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宋江和吴用必然安排箭法最好的人,这个人非花荣莫属。

晁盖死的时候,燕青还没上梁山呢?所以射杀晁盖的重任,只能交给花荣去完成,也只有花荣,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

我们再来看动机,花荣是宋江幼年交好的朋友,两个人是铁打的好哥们,宋江要做老大,这个忙花荣不可能不帮,毕竟之前为了帮助宋江收服秦明,花荣连自己的妹子都不介意搭进去。

为了宋江如此卖命的花荣,事后也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梁山泊排座次,取得了排名第九的高位,而且成了“八骠骑”的老大。

为什么不是孙立,不是解珍解宝兄弟?虽然这三个人也有一定的射箭技能,但是安全系数并不高,也并非宋江的铁杆心腹,而且事后也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好处。所以射杀晁盖者,花荣逃不了嫌疑。

END.


博书


说宋江指使孙立射死了晁盖,那纯粹是无稽之谈。

更有一些阴谋论者,杜撰出花容射杀在前,林冲用毒于后,人人争杀,个个向前!直把人心弄得极其灰暗,暗无天日!

这也恰恰说明,那支来历不明的一箭,就是一支试心箭,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白者,认为那就是一支来自敌方的毒箭,污浊者,则认为是自家兄弟背后下的黑手。

犹如孔雀开屏,向美者,赞叹其如此华丽,逐臭者,只盯着那丑陋的屁股。

是为心性不同,所见有异也!

宋江与晁盖的感情,岂容亵渎!

智取生辰纲,晁盖犯了那么大事情,宋江不顾个人安危,飞蛾扑火,也要去通风报信,为的是一句“这是我心腹兄弟!”

这兄弟情义,怕是有些真正的兄弟,也不能企及。

再者说,宋江已是成年人,有着成熟的心性,断不会脑子一热,冲动而为,成熟的人,且能经得住生死考验,这就是真感情!

退一万步说,假如到了梁山,宋江变得利欲熏心,被权利蒙蔽了双眼,有了争权夺利的念头,想把大哥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但这也只限于想想,不会付诸行动的,更不会联合孙立,花容,林冲,还有戴宗。

再秘密的事情,三人所知,则天下共知,这个道理,宋江焉能不知。

所以,如果宋江想谋大位,也只是想想而已!


七斗


宋江对晁盖有无不满呢,答案是有的。宋江对晁盖的不满主要体现在梁山英雄何去何从上,宋江思想的中心是“忠”,而晁盖思想的中心是“义”。这一点可以从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行为中看出,晁盖在世时梁山泊的议事中心叫“聚义厅”,而宋江成为老大后,改名“忠义堂”。宋江主张“招安”,而晁盖并无“招安”之意。由于方向的不同,所以宋江对晁盖这位大哥是不满的。

但宋江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即便是再黑厚,如果采用喑杀的办法除去晁盖,纸里包不住火,势必造成梁山兄弟分裂,甚至会发生火并,这样会坏了大事。

宋江是不会采用暗杀的办法除掉晁盖的。宋江所采取的办法是“架空晁盖”,以便使自己成为梁山的的真正主宰者,迫使晁盖就范。于是每临立功之时,总爱说,哥哥仍山寨之主,不可轻举妄动,小弟愿替兄前往。

因而说关于宋江指使孙立射死晁盖,并嫁祸史文恭之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晁盖死的时候,梁山水泊仍处于发展时期,此时须笼络人心,聚天下英杰方成大事,如果宋江此时设计害死晁盖,定会造成梁山分裂,宋江不是王伦,不似王伦鼠目寸光,只想做个山大王,宋江有远大的想法,因而决不会此时去暗杀晁盖的。



春日之虎


危言耸听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即便不会被追究责任,造这样的谣有什么意义?

晁盖意欲出兵攻打曾头市,宋江原本是让晁盖坐镇梁山,自己出征。倘若晁盖听宋江的劝,根本不会发生中箭的事。

曾头市两个和尚来诈降带路,林冲又劝晁盖坐镇,自己领兵去劫寨,晁盖还是不听,领军出征,最终中了埋伏,【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再一看,箭身上有曾头市教师史文恭的名字。

关于晁盖曾头市中箭,原著描述仅此而已。且不说没特别提到病尉迟孙立,宋江更是根本未下梁山,何来指使孙立射杀晁盖一说?

这种毫无根据的阴谋论,到底是怎样的逻辑才能说得出来的?

另外,就算宋江指使人暗害晁盖,也没理由找孙立。整部书里,地勇星都没展示过他有什么过人的箭术,或者说,这人可能根本不擅长射箭,毕竟他诨号的来源尉迟敬德就不是什么使箭的行家。

说句对不住孙立的话,他那个箭术,很可能晁盖站在那让他射,他反倒把别人射伤,大概也就这么个水平。让他三更半夜摸黑狙击别人,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了。

更何况,就算宋江真的有那么腹黑,孙立可是个忠厚人,怎么可能做得出这种事呢。


纯钧LHGR


这是典型的“阴谋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晁盖就是被宋江指使孙立射杀的,事后成功的嫁祸给了史文恭。不过,这也不是捕风捉影,确实是有内在逻辑支撑的。


1、晁盖和宋江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不论宋江和晁盖因为路线问题也好,还是权力问题也罢,在晁盖攻打曾头市之前,两人之间已经出现了很深的矛盾,而且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实,晁盖和宋江的矛盾自宋江正式上山后就初见端倪。当时,宋江想要下山接老父亲上山,晁盖说,现在风声正紧,最好过些日子。

宋江坚持,说要自己去,晁盖放行,但没有派一兵一卒保护。这明显是宋江对晁盖权威的挑衅,而晁盖给予了正面回击。

宋江下山后,果然受到郓城县两个都头赵得,赵能的捉拿,慌乱之中跑到了玄女庙。此时晁盖带领梁山人马来救。

宋江得救后,出来说:自己得到了玄女娘娘的接见,并得到了三卷天书,从此以后,只要有空就和天究星吴用在一起研究。他利用这个机会成功把吴用争取了过来,随着公孙胜第一次从梁山出走,林冲又是一副中间派的姿态,刘唐,三阮的分量又不够,后来,宋江和吴用又几次三番带兵出征,和底下的兄弟一起出生入死,又拉拢了一些持中立态度的好汉,这样就成功架空了晁盖。除掉晁盖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就在等待时机,而晁盖攻打曾头市,给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宋江决定动手,下一步,就是物色人选的问题了。

2、孙立不但具备这个能力,还有过出卖朋友的前科。

孙立原是登州兵马提辖,武艺一流。他恰好是在梁山攻打第二次祝家庄失利的时候来投奔。

孙立通过和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兄弟的这层关系,成功潜伏到祝家庄内部卧底,为最后梁山第三次成功击破祝家庄立下了大功。但是,这也使栾廷玉死在乱军之中,孙立相当于交给了宋江一份分量很重的投名状。

从中可以看出,孙立是一个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的人,或者说,他的标准定的很低。为了获取梁山,宋江的信任,他可以做任何事。

武艺高强+无道德底线,这是实施暗杀最合适的人选。

恰好,晁盖亲自点的二十名将领中,就包括孙立。宋江适时对其点拨,孙立心领神会,两人一拍即合。到曾头市后,孙立趁着晁盖夜间中埋伏,兵荒马乱之际,神不知鬼不觉的射出了那支早已准备好的毒箭……

3、史文恭自始至终只射过这一只箭,也从没有亲口承认过射杀了晁盖。

很奇怪,直到史文恭被抓,被剐,这种刻着“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就出现过一次。

我们知道,史文恭和花荣,张清这种就靠暗器加持才能发挥威力的人不一样,史文恭本就武艺超群,曾有过二十合就令身为梁山五虎将之一的秦明“力怯”的傲人战绩,即使不用毒箭,他也属于超一流好手行列,毒箭对他来说,似乎可有可无。

而且,如果把史文恭视作射死晁盖的凶手的话,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他和梁山发生的一系列战斗里,除了射中晁盖的那支箭外,直到被卢俊义生擒活捉,再没有发射过一支,好像他只是为晁盖量身定做了一支毒箭似的,这不符合常理——他再自信,认为自己可以百发百中,也应该定做两支吧,梁山还有一个大哥宋江呢!

特别值得怀疑的一点是,在宋江请卢俊义上山再次攻打曾头市的过程中,曾老太爷在失去一子,觉得扛不住的情况下,是有过投降的举动的,史文恭也没有反对,同意了。试想一下,如果是史文恭射死了晁盖,他自己会这么天真的认为:投降就会化解矛盾,自己就不会被追究责任了,可以免于一死?

那样,史文恭太幼稚了吧!你把人家老大射死了,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你打不过,认怂就行了?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不是玩儿过家家,长点儿心吧!

由此可以推断,史文恭并没有认为自己是射杀晁盖的凶手。那不是史文恭,肯定就另有其人了。


综上所述,晁盖之死确实有众多疑点,而孙立的嫌疑最大。不过,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大家都在欢天喜地的庆贺宋江做老大,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的情况下,这件疑似谋杀的案件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史文恭即使背锅,也只好亲自去九泉之下向晁天王解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