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傳說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代,有位雲光法師在南京南郊講經說法,感動了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為石,故稱雨花石。北宋大觀年間,吏部侍郎盧襄根據雨花說法的傳說,給雲光法師講經處命名為“雨花臺”。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早讀成語150條》中也收錄了“天花亂墜”的故事。

由於雨花石具有質美、形美、弦美、色美、呈象美、意境美的特徵,從古至今,受到了無數文人騷客及歷代名人的喜愛,留下了不少賞石、品石、詠石的佳話。雨花石名真正脫穎而出在明末清初。徐榮以《雨花石》為題寫了一首七律詩。張岱在《雨花石銘》一文中稱:“大父收藏雨花石,自餘祖、餘叔及餘,積三代而得十三枚……”

雨花石不僅深受南京地區賞石玩家的喜愛,也和雨花茶、鹽水鴨一起,成了南京的地標性特產。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雨花臺犧牲的烈士,說那些紅色的雨花石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南京雨花臺烈士群雕像

還有一部根據連環畫改編的電視劇《紅紅的雨花石》,主題歌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廣為流傳:“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願鋪起一條五彩的路,讓人們去迎接黎明,迎接歡樂……”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連環畫《紅紅的雨花石》

這些傳說和故事,賦予了雨花石更多傳奇色彩,也強化了它和南京雨花臺文化的聯繫。

“雨花石是一種以隱晶質石英質玉為主要成份的天然玉石(包括玉髓、瑪瑙等),但是在過去,對於高檔雨花石的鑑定,只能將其歸在‘瑪瑙’等的類別中。”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標準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楊鷫介紹,2013年由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南京雨花石博物館負責起草了江蘇省地方標準《雨花石鑑評規範》。其中給出了雨花石鑑定真偽及特徵,從光澤、顏色、紋理等六方面來鑑評雨花石的等級。但是在鑑定證書上依然只能標註“瑪瑙”類別,“不能凸顯雨花石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地理意義,令很多人感到遺憾。”

經過多方努力,從今年8月開始,由江蘇省黃金珠寶檢測有限公司、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江蘇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等七家單位共同起草的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 600-2019《雨花玉 鑑定和分級》正式實施了。從此,高檔雨花石終於在鑑定證書上擁有了自己的姓名——“雨花玉”,正式邁進珠寶玉石的層次。

過去鑑賞雨花石,主要重在花紋和意境。石中藏有山川雲彩、人物神仙、花鳥蟲魚,詩情畫意,變化萬千。

不過,雨花玉的鑑定分級,並不把圖案作為主要標準。楊鷫介紹說,雨花玉首先要求在密度、硬度、折射率等方面達到瑪瑙級別,然後再從顏色、細潤度、表面淨度等方面進行分級,突出了玉石對質地的要求。因此,可以被稱為“雨花玉”的,以蛋白石類雨花石為多。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給珠寶界添一抹南京色彩!雨花玉鑑評標準正式實施

色彩各異的雨花玉

楊鷫介紹,市質檢院在這份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雨花玉”的術語定義,將獨具江蘇地方特色的雨花石鑑評提升到玉石鑑定分級的層次,填補了高級別雨花石鑑定標準的空白。她表示:“就像南紅瑪瑙、泰山玉那樣,雨花玉這個名稱彰顯了它的地理意義,強調了南京雨花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近幾年來高檔雨花石資源日益稀少,新標準實施後,將為有升值空間的雨花玉提供一個鑑定分級的標準。”

您有心愛的雨花石嗎?趕緊看看它能否成為“雨花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