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近代日本曾發動慘絕人寰的侵華戰爭,其實早在明萬曆年間日本就曾發動過試探性進攻,只不過被當時實力還佔優勢的大明王朝擊潰,時隔多年當年的那場戰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萬曆26年十一月,朝鮮半島南端上百艘日本戰船停靠在海岸上,準備在天亮以後向朝鮮發動攻擊,為何日本會如此膽大妄為,正面進攻朝鮮呢?

當時東北亞局勢突變,日本豐臣秀吉統一全境結束了戰國時代的混亂,與此同時日漸膨脹的野心讓豐臣秀吉不再侷限於在本土上作威作福,將魔掌伸向了琉球和朝鮮半島,進而侵犯中國,要知道此時這兩個地區還是明朝領地,大明王朝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1591年日本威逼朝鮮臣服,被朝鮮國王斷然拒絕,此後惱羞成怒出兵30萬進攻朝鮮,戰爭一觸即發,朝鮮自古以來就與中原王朝交好,一直都是靠著中原王朝的庇護生存,自保能力堪憂,只能向宗主國求助,當時明帝國掌權者為明神宗,雖然在萬曆十五年後,神宗懶惰怠政,但是明帝國官吏體系絲毫未亂,國家依舊有條不紊的運轉。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尤其是經歷過張居正改革和戚繼光大練兵之後,明朝還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帝國,接到朝鮮來報之後,明朝迅速集結軍隊出兵援助朝鮮。

截至1598年,此戰已經打了七年,雙方都有些精疲力盡,整體上來說日本處於下風,起初還能壓制朝鮮官兵,等到明軍全面奔赴戰場之後,日軍節節敗退只能退守至半島南部,明軍也沒有深入追擊的意思,雙方陷入焦灼對峙狀態。

後來日本挺不過去了,派人前去求和,明軍也不想為了朝鮮耗費精力,雙方達成協議,日本方面要求明朝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國王,皇室派公主嫁給天皇,對於朝鮮必須服從日本領導,對於這些苛刻要求,明朝使臣並沒有如實上奏,致使後來豐臣秀吉以明朝不遵守約定為理由,第二次發兵朝鮮。

雖然說豐臣秀吉多次進攻朝鮮,但是在日本內部對於侵略朝鮮的決定一直保留意見,很多人認為入侵朝鮮不僅沒有好吃,還會大大損耗國力,日軍將領小西行長就曾大力反對,甚至在戰爭爆發之前向朝鮮方面透露日軍的進軍計劃,只不過朝鮮方面並未重視,當時朝鮮政權動盪,沉迷在權力之爭,絲毫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危機。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如此輕鬆地打入朝鮮腹地,小西行長僅僅帶著不足5萬人馬就控制了朝鮮全羅、忠清全境,為海上作戰提供了條件,日本方面利用朝鮮內鬥,撤掉海軍名將李舜臣的空檔,發動了大規模進攻,趁機佔領遼東地區。

聽聞日軍再次來襲的消息,明朝一方面責罵朝鮮無能,另一方面只能再次出手援助,此次大戰聯軍6萬人,兵員數量上佔據優勢,但是因為指揮不當的關係,損失慘重,當然也給日本侵略者帶來了沉重打擊。

日本吸取了上次的經驗,做好了持久戰的打算,但是明軍卻不想給日本任何機會,綜合明朝國內勢力來說,輕而易舉的就能募集數十萬兵力,擁有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反觀日本國土面積狹小,兵員匱乏,根本沒有打持久戰的能力。

1598年經過兩次調兵,又一批援軍入住朝鮮,此時聯軍兵力多達15萬,其中包括3萬海軍,按照當時的造船技術來說,明軍戰船裝備遠遠強於日本,配備大規模殺傷力的“佛郎機”,作為現代火炮的祖先,“佛郎機”可以填充1公斤火藥,射程可達5裡,是當時最優秀的火炮裝備。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除了火炮以外,明軍已經能熟練地使用火箭,點燃箭頭之後齊齊發射引燃敵方艦船,殺傷力極大,“飛天噴筒”能攜帶硫磺、砒霜等填充物,燃燒產生的毒煙十分致命。

朝鮮方面李舜臣重新執掌海軍之後,戰鬥力得以恢復,靠著“龜船”不斷衝擊日本海上防線,雖然說水戰取得了一定優勢,但是在地面戰爭卻打的異常艱苦,大軍兵分三路,中路軍遇到日本主力,陣腳大亂,全軍3萬多人損傷大半,剩餘人馬大多負傷,基本上失去了繼續戰鬥的能力。

只有東路軍的4萬多人在與日本對峙數月之後,成功擊潰敵軍,西路軍雖然把日軍圍困在曳橋要塞,但是受到中路軍慘敗的影響,不敢貿然行動,錯失了剿滅敵軍主力的好機會。

戰爭進入白熱化,日本方面卻陷入危機,豐臣秀吉病逝之前,下遺詔命令日本全面撤退,但是殺紅了眼的小西行長等人並沒有第一時間撤回國內,而是選擇在朝鮮順天駐紮,被明軍將領陳嶙攔住了去路,小西行長曾派人試探,希望陳嶙放他一馬,但是陳嶙絲毫不為所動,明史記載陳嶙“有謀略,善將兵,然所至貪黷,覆被劾褫官”此前並沒有指揮過水軍,此次將日本水軍重重圍住實屬不易,一定程度上壓制住了日本的海上進攻策略。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朝鮮方面李舜臣發來消息:“倭船出去已四日,援兵必將至矣。吾輩當往貓島等處把截待之。”對於李舜臣的提醒,陳嶙不敢怠慢急忙在露梁津海峽設下埋伏,果然沒過多久一艘小船搖曳而來,這艘船就日軍另一將領島津義弘前來打探消息的小分隊,希望能不漏聲色的援救小西行長,此外島津義弘的大隊人馬已經到了,總計有戰船500艘,加上被困住的小西行長,日軍總兵力還有2萬8千人左右。

凌晨時分島津義弘的船隊駛入露梁海峽,結果沒多久就聽到了山呼海嘯的吶喊聲,深夜被火炮點亮,島津義弘馬上意識到自己中埋伏了,急忙掉頭回撤,此時負責切斷逃走路線的明軍大將鄧子龍壓力驟增,歷史記載鄧子龍年逾七十,卻誓死不退,拼死殺賊,不幸戰死,鄧子龍的拼死抵抗讓陳嶙有了追擊的時間,此時明軍前後夾擊,眼見大勢已去,島津義弘只好下令決一死戰。

李舜臣先行發難,率領“龜船”衝擊,陳嶙隨後而上,命令士兵俯下身子,日本人以為船上無人,膽大靠近過來,頃刻間明軍士兵突然躍起近身搏殺。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日軍拼了性命突圍,天亮之後李舜臣胸部中彈,被左右攙扶進船艙內休息,臨死之前囑託侄子“戰方急,慎勿言我死。”,隨後失血過多死亡,侄子接過指揮棒,繼續以李舜臣的名義指揮戰鬥。

日本方面同樣死傷慘重,大部分戰船擱淺,島津義弘拼死逃回了日本,此次海戰,日軍損失戰船500多艘,也是島津義弘的拼死搏鬥給了小西行長喘息的機會,帶著殘餘勢力討回日本。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露梁一戰,證實了海上勢力的重要性,從1593年開始,兩次援朝耗時6年,成功幫助朝鮮抵禦住日本的侵略,同時挫敗了日本入侵中國的野心,說回日本豐臣秀吉死後,屬於德川家康的時代到來了,德川幕府統治期間,日本沒有再次對外入侵,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直到明治維新開始。

回過頭來再次審視這場戰爭,明確了制海權的重要性,雖然日本撤退之後再也沒有大動作,但是這次“試探”也讓日本知道了明朝並非一座不可跨越的大山,300年之後還是在朝鮮,這一次日本人不可抵擋,中國最終落得割地賠款的屈辱慘劇。

日本被中國哪個朝代整得最慘?這一仗,改變了東北亞300年的格局

明軍援朝耗費9百萬兩軍費,當時還被很多人詬病,為了一個區區的朝鮮不值得,但是300多年後的甲午海戰,中方斥資2億白銀卻吞下了全軍覆沒的苦果。

露梁海戰也是大明帝國最後的一次輝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