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8年前小夥打工回來,閒時學了一門手藝,如今卻成了“神器”傳人


王金波這個從小就在盆窯村長大的農村娃,估計做夢也想不到村裡這大泥坑竟是自己成為古法養魚“神器”傳承人的見證。

據老一輩人說,在古時,黑陶魚盆在當時是大戶人家才請的動的養魚利器,甚至在最初期,可以說是宮廷御用,它既可作為器物來用,也可當作物品供欣賞。之所以稱之為“神器”第一:養魚不加氧、第二:無釉、第三:透氣性強、第四:古典美

據他回憶,在他兒時村裡有很多眼窯洞:木輪轉、冒青煙,每天從木輪前經過,耳濡目染的就是製陶的過程,跳進泥坑玩泥巴,雖然是回憶,可卻成為他現在從事黑陶藝術的啟蒙。

黑陶誕生於我國的新石器時代,熟知的“龍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為主要特徵又稱為“黑陶文化”。河南沁陽、陝西秦塬、河北館陶、山東日照是我國四大黑陶生產中心,作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沁陽黑陶,更是遠近聞名。盆窯村又叫黑陶小鎮,坐落在沁陽一個山坡上,該村目前僅留下十幾家黑陶製作坊。王金波就是在這個村子長大的。

盆窯村黑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產的,眾說不一。據傳說,唐朝武則天時期,盆窯村燒製的黑陶即被列為貢品,稱為御製黑陶。明時燒製的蓮花紋大魚缸、牡丹花盆就被皇宮收為陳列品。2009年6月,盆窯黑陶被河南省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至今日,黑陶產品暢銷北京、天津、陝西等地,每個窯口每年都有二十萬元左右的收入。


8年前,王金波打工回到村裡,那時,王金波嫂子正在給省級黑陶非遺傳承人王正龍家的魚盆貼花粘虎頭,閒得無聊他去串門,慢慢的竟打心底裡喜歡上了這門藝術。於是開始了黑陶藝術製作之路。

一路學習打拼,2015年開春,王金波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對黑陶魚盆製作要求極其嚴格,所作的黑陶魚缸古樸典雅大氣,客戶們普遍認可的。為了適應當下,自己在製作和花紋上也做了很多的創新和改良,做出了許多新穎的造型。

聽老一輩人講,之前因戰亂,這門手藝也差點兒隨之消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藝術的需求,黑陶魚盆又慢慢回到了人們的生活和視野中。

黑陶選用的泥土是黃河流域的泥土,在其流經的過程中所攜帶的大顆粒泥沙沉入河底,經過不斷沖刷,因此它的深層泥土土質特別細膩、無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種礦物元素,在燒製中能產生純黑均勻質感,適用黑陶製做。泥土取出後經晾乾,用紗布過濾製成泥坯,經過手工拉坯造型後,用貝殼反覆壓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鏡。再以特製的雕刻工具雕刻。

盆窯村黑陶製作工藝據說已有千年歷史,這個以製陶產業形成的村落曾經是無數人的夢想,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不再從事這個行業,但卻慢慢的有更多的專業的長期熱愛這門藝術的人加入。關注微言薄語瞭解 更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