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阿里雲:最熟悉的陌生人

從大到偉大,一直是公眾對中國企業的期待。企業的成長,是中國經濟的一面鏡子,也是國家進步的一個標誌。從頭部企業到獨角獸再到小微企業,都氤氳著更多的選擇以及更好的未來。那些“懷璧”的企業,孕育著獨特的經營之美。它們或是有著不為大眾所熟悉的技術創新,或是服務加分,或是社會責任,或是瑰麗創意,這些都構成公司的“巧實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添磚加瓦。

“雲計算是什麼”,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已經回答了上百遍,但他還是思考良久,將“雲計算是‘水電氣’”的經典比喻解釋得更形象一些。

他向北京商報記者打了個比方:雲計算就好比電網,用戶用電是為了使用家用電器,比如智能手機上的各種App,背後都是雲計算在支持;但不需要每一個用戶都自己建電站。家用電器是一切可以上雲、願意用雲的產品、服務或產業應用。一份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有84%的企業有意願上雲,雲是一個終局已定的未來。自2016年起,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雲計算市場。

阿里雲:最熟悉的陌生人

城市大腦已經成為阿里雲的標杆項目 CFP/圖

成長於知與不知

“這得益於中國互聯網的快速崛起,在阿里雲的帶動下,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化的時間提前了3-5年”,劉松表示,這突破了幾年前國外機構對中國雲市場的悲觀預期。增速之外,雲計算更大的價值和意義是成為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實現的技術底座,數字技術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效率提升。

如果沒有“雙11”,也一定會有其他誘因,讓雲計算升級為阿里巴巴的公司戰略。“大數據時代是不能用傳統的IT去支撐的,最典型的就是‘雙11’,一天內就有上百PB的數據,而且是實時的,原有的IT架構是承載不了的。想要用非常低的成本獲得計算能力、又能夠處理大數據和海量用戶訪問的,就只有雲計算。”劉松認為,這是阿里巴巴當年堅持發展雲計算的兩個原因,也是雲計算最顯著的兩個特徵。

中國整個互聯網行業也有類似的難題。網民規模和網民使用時間不斷增長,上一年流量和數據的峰值基本上是第二年的均值,互聯網訪問的次數和數據積累的量級,是指數級增長的,而傳統的IT業務是線性增長的。

戰略正確不代表業務進展會一帆風順。據報道,當時阿里雲一邊在搭建“飛天”(Apsara)平臺,第一個客戶阿里金融的“牧羊犬”項目一邊在“飛天”上面開發應用。這種“邊造房子邊裝修”的方式引發了許多問題,在最困難的時候雙方兩個項目差點都要幹不下去了。

“但這個項目也創造了一些紀錄,這是企業第一次用大數據做小貸業務,以前都是在線下辦理,用戶靠抵押物貸款。阿里金融要靠數據驅動的模式來做貸款,”劉鬆解釋,“雲計算就是把線下的IT服務變成線上的互聯網服務,在線會形成一個全新的協同效應,從而使雲計算成為技術與商業創新的廣場,雲計算其實改變了產業模式。”

用戶的體驗也佐證了雲計算的戰略正確。“雙11”不再卡殼、12306不會刷不出餘票、滴滴能快速匹配訂單。

雲計算給用戶提供的便捷體驗不勝枚舉。“智能音箱的背後是雲計算服務,大疆無人機拍攝的照片,後臺也都存到了雲端。不管是大數據、人工智能還是物聯網,本質上都是基於雲計算的服務,”劉松舉起手機向北京商報記者示意,“所有的App都有這個特點,App因為有了雲計算才得以快速部署。傳統IT部署是以年為單位,而以雲計算的形式部署,以周為單位。”

這種轉變是漫長的,2009年成立的阿里雲,直到2013年才取得集中性突破:阿里最後一臺IBM小型機下線、“飛天5K”(將5000臺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對外提供服務)正式運營。

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間節點。在劉松眼中,“阿里雲成立的前四年主要在做技術研發,2012年後針對互聯網公司商用,2015年後主要面向大型企業”。

阿里雲駛入快車道後,同行們也趨之若鶩。2013年騰訊雲開放運營,2015年百度雲正式對外商用。

後來者有了參照物,發展迅速。阿里雲的先發優勢也已經顯現。2015年阿里雲首次披露業績,一季度營收3.88億元,同比增長82%。此後阿里雲幾乎每個季度的營收增速都超過100%。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阿里雲始終是非電商業務中增長最快的業務。按財年計算, 2019財年阿里雲營收247.02億元,是國內公認的雲計算市場第一名。

除了以人為對象,雲計算還以“物”為對象,小到智能音箱,大到企業、城市。不過,物理世界的情況更復雜,各種因素關聯度非常高。想幫助傳統企業數字化,前提是瞭解哪個行業更容易實現數字化。

劉松為北京商報記者畫了一個直角座標系,橫軸代表數字基礎設施成熟度,縱軸代表市場應用的潛力。汽車、零售、金融等行業處於右上方,已經具備了數字基礎能力,且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而以環保、房地產為代表的行業則處於左下方,這些行業仍處於數字化轉型的初期,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讓萬物擁有“大腦”

在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上,阿里雲最先瞄準的是城市。2016年,阿里雲發佈了全世界首個城市大腦,用人工智能治理城市。

“城市大腦是各種數據的彙集,包含運營商、公交車、高德、攝像頭數據等,來綜合判斷城市的脈搏。就好像把整個城市掃描一遍,然後通過各種數據的彙集,讓深度學習發現關聯度。這要求有算力、算法還有數據,綜合之後城市管理者就會發現原本不知道的奧秘,好像城市有了大腦,長出了眼睛”,劉松形容。

在杭州、澳門、吉隆坡等十多個城市,阿里雲城市大腦正在尋找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善城市的新方案:讓救護車通行的時間縮短了一半;讓管理者第一次看清楚有多少正在途中的車輛;未來有了大腦的城市可能只消耗現在幾分之一的水和電,把空間還給自然。

阿里雲還推出了工業大腦、環境大腦和農業大腦等,但知識模型不一樣,適用場景也不一樣。劉松以工業大腦為例,“製造業智能化是把整個工廠數據上傳雲端,結合‘老師傅’經驗,通過深度學習技術找到一組最優參數,讓生產線多生產一些良品、讓鍋爐少消耗一些能源”。

每一步的難度都不小。宇東是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女碩士,負責某鍋爐企業故障預警項目,為了搞清生產過程,她爬過8米高的鍋爐。另一個挑戰是數據化,宇東說:“工人師傅說話方式和程序員不太一樣。發現鍋爐故障,師傅們會憑經驗。他們在一線工作了幾十年,靠手、眼睛、耳朵就能分析異常,但是程序員不能,他們只能先自己觀察,然後問工藝專家,再根據他們的說法去推理在數據上會有什麼表現。”

儘管推進很慢,但阿里雲在製造業智能化上已取得了成績:中策橡膠煉膠合格率提升5%、恆逸石化煤炭消耗降低2.6%、攀鋼集團每噸鋼節省鋼料1公斤。劉松直言,“製造業是所有行業中數字化轉型最難的,因為轉型動力不足、數據化人才缺乏、轉型基礎薄弱,但也最有意義,如果幫企業提升一個百分點的效率,也會是很大的收益”。

新技術的創新容器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應該怎麼選擇雲計算呢?劉松建議,“年產值100億元以上,要考慮建設全域工業智能平臺;年產值在5億-100億元之間,尤其是50億元上下的製造業,可以考慮重點做一些創新型項目;年產值5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應該選即插即用的工業雲服務,比如說天貓精靈這種AIoT設備”。

用劉松的話說,“工業是新一代技術的集大成者,雲計算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底座”。

更大維度,全球經濟與社會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系統性的數字化轉型,這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信息革命的延續。當前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正在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這些新技術對數字經濟的推動也是顯而易見的。“雲計算正在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雲計算經濟性的特徵會拉動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增長,以及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劉松說。

雲計算的強彈性和高可拓展性,能夠實現IT資源規模效應最大化。未來,廉價供給和按需獲取IT資源將成為企業標配,大數據將成為每個企業都付得起的服務。

2015年至今,國務院、工信部出臺多項政策鼓勵雲計算發展。根據工信部數據,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到2020年全國新增上雲企業100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100個以上。

由於雲計算具有規模屬性,雲服務商不僅需要投資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還要投入核心技術研發,對資本、人才、技術的累積有極高要求。在全球雲計算市場,3A(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格局愈加顯著,高盛預計,2019年3A將佔據核心雲計算市場84%的份額。

相比亞馬遜和微軟,阿里雲是追趕者,也是增速最快的一家。據劉松判斷,“未來3-5年,雲計算廠商的規模導向肯定大於盈利導向,全世界的雲計算企業,目前只承載了全世界所有IT投入的10%,還有90%的拓展空間”。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長在車間的程序員

阿里雲程序員葉楓還記得第一次去客戶車間時的情形:那個客戶是光伏行業的,所以車間和傳統工廠不太一樣,車間裡非常乾淨,工人的操作、衣著都是井井有條,給人的感覺相當高精尖。

鍊鋼車間就完全不同。葉楓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們是真的到鍊鋼爐邊上走過,紅彤彤的爐水四濺,大概二三十米遠就能感受到鍊鋼的熱度,真的好像走近太陽,大家都覺得心驚膽戰。但是能看到鋼鐵的製造過程特別感嘆,從熱鋼水的淬鍊到鋼板的冷軋,最後你會看到鋼條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往前傳,那種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都相當震撼”。

他不是另類,“90後”女生艾思、工作八年的老阿里人林旭、黑瘦黑瘦的光鹽等都是“長在車間的程序員”。

他們應對的是來自中國製造企業轉型的需求,坐在電腦前碼出一套工業算法對他們而言並不難,但到底能不能幫助傳統制造業解決痼疾、創造價值卻不一定。為了貼近真正的工業生產場景,他們選擇到車間去,和工人師傅面對面交流,親眼看明白每一道工藝流程。

光鹽已經習慣了這種工作方式,他不是在車間,就是在去車間的路上,身上還帶著剛從杭州下沙一家橡膠廠回來的焦糊味。

光伏、橡膠、風電……在這些完全不同的工廠車間,光鹽像車間師傅一樣,在設備之間轉悠。他有當記者的潛質,有好奇心、愛刨根問底,看完導輪師傅裝導輪,要湊上前問:“這個有技巧嗎?流程是什麼?你們這裡誰裝得最好?你裝了多少年?”

2018年至今,光鹽和團隊陸續跑了30多家工廠,每個人報銷車票估計有3萬元。有時甚至會在車間待上好幾天,為的就是研究車間裡繁瑣的數據,為企業提供算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光鹽印象最深的是去蘇州的一家光伏切片廠。在最初的兩三個月裡,一週往往有三天在杭州和蘇州間打來回,早上5點半起床、晚上11點才到家。好在團隊有收穫:這家光伏切片廠良品率提升了1%。半年後,杭州一家出口世界的橡膠廠的良品率也提高了3%-5%。

阿里雲:最熟悉的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