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羅貫中《三國演義》精彩紛呈,魏蜀吳三國鼎立,英雄輩出,開啟“魏晉風度”,為後世所追捧。在《三國演義》故事中,關雲長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寫的很傳奇,是樹立關羽忠義形象最為重要的一筆。那麼,關公為何不顧曹操的恩遇,殘忍斬殺其手下將領呢?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為何以沒有受到譴責,反倒被傳頌和讚揚呢?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關羽為何千里走單騎

這兩個疑問,書中其實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了。關羽守下邳,因顧及劉備的家眷而逼迫投降曹操。曹操很愛才,想了很多辦法收伏關羽為他效力。但是,關羽不為曹操利誘所動,一心只想尋找舊主。得到劉備在袁紹那裡時,關雲長便按照投降前的約定,帶著劉備家眷,千里走單騎,前往冀州尋找劉備。

因為走得太匆忙,曹操又以避而不見的方式留人,關羽便沒拿到通關文書。於路之上,曹操的手下很盡職,沒有通關文書就不放關羽過關,甚至還要暗中加害。於是,關羽分別在東嶺關、洛陽城、汜水關、滎陽城、黃河渡口斬殺了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

關羽不忘桃園結義,不為曹操恩遇所動,忠於舊主,恪守初衷,千里走單騎正表現了關羽這樣一種行為。元末明初,經歷戰亂的中原,漢文化百廢待興,關羽的忠義正符合儒家忠君仁義的儒家價值取向。因而,關羽為追隨舊主,捨棄富貴功名,不辭艱辛過關斬將的行為被視為義舉而受到後世崇尚。

明末清初,中原文化再度遭遇衝擊,毛宗崗父子進一步凸顯《三國志通俗演義》所蘊含的尊劉貶曹的“正統”思想,提升了劉備集團在書中的地位,關羽的形象逐漸被神化。在歷代尊崇關羽的基礎上,清代更是將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尊之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對關羽的追崇超過了歷朝歷代。

在正統理念中,關羽的“義勇”是正能量的,所以,他背棄曹操,無情斬殺曹營守將,自然是正義的行為。這是關羽的人生價值追求,也是漢文化精髓儒家文化的價值取向。

然而,在關羽被崇拜、被封神的歷史浪潮中,也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價值取向。其中,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就別出心裁,寫了另一個與眾不同的漢壽亭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關羽背離曹操、斬殺曹操守將的行為,並非所謂的“忠義”之舉。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司馬貌怨天恨地

《三言兩拍》是明代凌濛初、馮夢龍著作的合集,分別是《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這部短篇小說集通過人世百態,講述通俗故事,描繪社會諸生相,對醜惡現象進行譴責,對正直行為進行讚揚。

明朝中晚期,資本主義在中原萌芽,社會面臨重大變革,一批知識分子衝破世俗觀念,崇尚平等自由與友愛。“三言兩拍”就是在這樣一種大的歷史背景中誕生的,這套通俗短篇小說集通過揭露、鞭笞、歌頌等情感表達,警醒世人掙脫舊的束縛,剷除醜惡現象,迎接自由平等的新生活。其中,馮夢龍在《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中講了一個非常離奇的故事,這就是“鬧陰司司馬貌斷獄”。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滿腹才華的落魄秀才司馬貌代替閻羅王行使職權,審訣一樁百年積案,化解了楚漢爭霸時期的一段積怨。

卻說東漢靈帝(公元168年—189年)時期,益州有一個秀才名叫司馬貌,表字重湘。此人天資聰慧,一目十行,八歲能做文章,州府推舉他參加“神童”考試。到了京城,司馬貌小小年紀卻性情耿直,衝撞了考官而遭到淘汰,表現出一種天然的叛逆精神。年長之後,司馬貌卻深悔當年的年少無知,於是,閉門讀書,才學精進。父母死後,守墓六年,可謂德才兼備,鄉里因此多次舉孝廉,卻都被有權有勢的人搶去。

司馬貌家庭貧寒,無錢買官,無人提攜,到了五十歲依然碌碌無為。於是,整日心中怏怏不樂。這天,司馬重湘喝得大醉,寫了一首《怨詞》訴說自己懷才不遇。《怨詞》寫罷,反覆吟詠,尚嫌未能表達自己的憤懣,又寫了八句,道是:

得失與窮通,前生都註定。問彼註定時,何不判忠佞?善土嘆沉埋,兇人得暴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

這首詩的大意是,雖然人的命運是前世註定,但在決定來世的時候,閻王爺卻為何不判準忠奸,以致忠良埋沒,奸佞當道。我司馬貌如果作了閻羅王,一定要糾正這樣的錯誤。

到了晚上,司馬貌又把詩作吟哦了幾遍,忽然怒起,在燈下焚燬了詩稿,指天怨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並無奸佞,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喝叫一回後,司馬貌便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司馬貌做了六個時辰的閻羅王

司馬重湘在燈下焚燬詩稿,被夜遊神看到了。夜遊神便把這件事情立即報告給了玉皇大帝,玉帝見了司馬貌的詩稿,勃然大怒,罵道:“小儒見識不廣,反說天道有私。速宜治罪,以儆妄言之輩。”

太白金星見玉帝發怒,要懲罰司馬貌,出班奏道:“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鬱不平,致有此論。若據福善禍淫的常理,他所言未為無當,可諒情而恕之。”並說,司馬貌口出大言,必然有才華,不如讓他做半天的閻羅王,判決積案,如果判得公明,就將功低過,判得不明,再處罰不遲,這樣才能讓司馬貌心服口服。玉帝準了太白金星的建議,讓司馬貌做了六個時辰的閻王,讓他審判歷史沉案。

閻王爺得到御旨,便派無常小鬼把司馬貌勾進了地獄。司馬重湘穿戴閻羅王裝束,坐在閻羅殿上,開始審理累代積案。

判官找了半天,呈上了漢初開國時的一樁案子。這個大案由四宗案子構成,第一,殺害忠良案,原告是韓信、彭越、英布,被告是劉邦、呂后。第二,恩將仇報事。 原告:丁公, 被告:劉邦。第三,專權奪位事。原告:戚氏,被告:呂氏。第四,乘危逼命事。原告:項羽。被告:王翳、楊喜、夏廣、呂馬童、呂勝、楊武。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馮夢龍在小說中所講的這四宗案子,都是漢初真實發生過的大事件。司馬貌認為,這四起案子都是冤案,必須審理清楚,還被告一個公道,對原告進行懲處。於是,司馬貌拘來了所有的當事人,並傳喚蒯通、許復、蕭何“出庭”作證。

司馬貌對原告、被告逐一盤問,在證人證言以及歷史事件的支持下,足足用完了六個時辰,審結了這起沉案。原告、被告、證人都心服口服。閻王爺也是歎服,把司馬貌的審案情況報告給了玉帝。玉皇大帝對司馬貌的才華大加讚賞,尤其誇讚其證明了天地無私,給自己長了臉。於是,玉帝硃筆一揮,批准了司馬貌的斷案結果。為顯示公正,玉帝特別下旨,命司馬貌轉世三國,改名不改姓,由他的家族掃滅魏蜀吳,完成三國一統大業。靈帝時期的司馬貌,便是三國時代的司馬懿!

司馬貌這一判決,等於策劃了一個三國時代,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卻是司馬懿的前世“更正世事”所造成的結果。那麼,司馬貌又是怎樣判決漢初奇案的呢?又是如何策劃了關雲長千里走單騎這個劇本的呢?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果真是司馬貌策劃的劇情?

司馬貌的判決,所依據的不過是因果循環的老套路。因為韓信、彭越、英布是大漢開國功臣,但卻沒有分享到劉邦的勝利成果,反倒遭到陷害冤殺。於是,司馬貌判他們三人分享漢室土地,各自建國,過一把皇帝癮。韓信是曹操、彭越是劉備,英布則是孫權。

劉邦過河拆橋,殘害忠臣,便轉世為漢獻帝,受盡曹操欺負,也奪了他的天下。呂后則依然做漢獻帝的皇后,被曹操用紅菱勒死在皇宮。

項羽也是改性不改名,轉世為關羽。因為韓信曾投奔項羽而不得重用,則曹操也得不到關羽效力,算是一報還一報了。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掉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秦琪,則是當年垓下追擊項羽,最後逼項王自刎烏江的劉邦六將:楊喜、王翳、夏廣、呂勝、楊武。這六人在五道關隘上讓關羽斬首,以洩前生烏江逼命之恨,還西楚霸王一個公道。

然而,馮夢龍先生在此處犯了一個小錯誤,洛陽城外被關羽斬掉的牙將孟坦卻被遺漏了,只讓關羽在過五關時斬了五將。馮夢龍認為第六將是蔡陽,於是,便把與郎中令王翳、郎中騎楊喜、郎中呂勝、楊武共同分割項籍屍體的呂馬童判為蔡陽,在古城被關羽斬首。

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是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而斬蔡陽兄弟釋疑則到了第二十八回。馮夢龍應當沒有讀過《三國演義》,在他的時代,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至少,寫《喻世明言》時,毛宗崗尚未修訂完《三國演義》。那麼,是不是毛宗崗父子改寫了羅貫中的故事呢?沒有改寫,原著都是這樣說的:

關公所歷關隘五處,斬將六員。後人有詩嘆曰:“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衝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看來,古人讀書也不細緻,出現如此大的紕漏,也是不可原諒的。不但如此,司馬貌判案其實也是不尊重史實,判了一樁糊塗案。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三國鼎立非人力可以編導

司馬貌判的第一宗案子,是殺害忠良案。馮夢龍認為,韓信、彭越、英布之死是劉邦、呂后陷害的。《鬧陰司司馬貌斷獄》中是這樣寫的:

韓信在代理閻君面前申辯道:“漢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將某貶爵。呂后又與蕭何定計,哄某長樂宮,不由分說,叫武士縛某斬之;誣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無罪,受此慘禍,今三百五十餘年,銜冤未報,伏乞閻君明斷。”

蕭何給呂后出主意,在長樂宮殺了韓信,這是歷史史實。但是,韓信說自己沒有謀反,司馬貌也採信了韓信的辯詞,這就違背了歷史真實了。

《史記·淮陰侯傳》是這樣記載韓信謀反的:陳豨被封為鉅鹿太守,赴任時辭別韓信。韓信拉著陳豨的手在院子裡散步,問道:你有什麼話對我講嗎?我可有話對你說呢。陳豨說,我只聽將軍的將令。韓信於是說道: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倖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這是明確的煽動陳豨造反,陳豨果然聽了韓信的將令,與西漢十年(公元前197年)舉兵造反。不久,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韓信卻假裝得病沒有跟隨。但是,韓信卻暗地裡派人給陳豨送信,說:“第舉兵,吾從此助公。”

韓信按照陳豨赴任時的約定,“吾從宮中起”,與家臣連夜製作假詔書,試圖發兵殺呂后和太子。因為事機不密,被家臣的弟弟舉報,韓信被蕭何誘捕,死於長樂鍾室。

太史公言之鑿鑿,韓信卻在司馬貌面前翻案,而臨時閻王卻稀裡糊塗的判韓信轉世,禍害劉邦的子孫。

彭越雖然沒有謀反行動,呂后進言劉邦,也被殺害。但是,司馬遷則是這樣評價彭越的:“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

黥布者,姓英布,也是因為謀反而被誅殺。

三人因為謀反或者懷有謀反之意被殺,只有彭越還有點冤情,他只是涉嫌謀反,部下曾經勸他造反都沒有答應,還要殺掉進言之人。但是,呂后擔心他在劉邦死後重新起兵,便勸劉邦將他殺掉。至於馮夢龍在書中說,呂后殺彭越是因為勾引不成,心懷怨恨,然後喝教銅錐亂下打死,煮肉作醬,梟首懸街,不許收葬。則屬於子虛烏有的傳說,根本就不是呂后殺彭越的原因。

既然因謀反被殺,又有什麼冤屈要申的呢?司馬貌借題發揮,完全是在為自己身世遭遇而鳴不平。因而,東漢末期的“三國演義”與漢初歷史並無直接因果關係。主導歷史潮流向前發展的,並不是馮夢龍所言的因果報應,而是其內在規律在起作用。

那麼,馮夢龍為何要篡改或者演義歷史,寫這樣一個故事呢?他真的是在宣揚因果報應嗎?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司馬貌斷獄的歷史背景

馮夢龍在這篇故事的開頭,照例有一大段揭示故事主題,宣講喻世明言。馮夢龍是這樣為這個故事定調的:

自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靈帝始開西邸,賣官鬻爵,視官職尊卑,入錢多少,各有定價,欲為三公者,價千萬;欲為卿者,價五百萬。崔烈討了傅母的人情,入錢五百萬,得為司徒。後受職謝恩之日,靈帝頓足懊悔道:“好個官,可惜賤賣了。若小小作難,千萬必可得也。”又置鴻都門學,敕州、郡、三公,舉用富家郎為諸生。若入得錢多者,出為刺史,入為尚書,士君子恥與其列。

《三國志通俗演義》中,也有類似的情節描寫。“張飛安喜鞭督郵”這一則寫的是劉備參與了鎮壓黃巾起義,立了很多戰功。但是,在朝廷論功行賞時,孫堅託了人情,得了個別部司馬。其他有錢有勢的將領,也都得到了封賞,唯獨劉備等了很久,也沒有被封官。後來,馬鈞瞭解到劉備的情況,立即向朝廷上奏,說十常侍賣官害民,有功者得不到封賞,建議殺掉十常侍,對立有戰功者論功行賞。

在靈帝的干預下,劉備才得了個安喜縣尉這麼個小官。不久,督郵前來考察政績,乘機索賄。劉備到任之後,秋毫無犯,無錢行賄,督郵大喝,亂道:“你這廝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目今朝廷降詔書,正要問這等人,沙汰濫官汙吏耳!”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羅貫中、馮夢龍所言皆有歷史依據,《後漢書·靈帝紀》就有這樣的記載:“初開西邸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這一年,正是馮夢龍所說的光和元年。

由此可見,馮夢龍寫故事並非完全虛構,而是參閱了歷史史料的。既然對歷史如此熟悉,馮夢龍為何又違背史實,讓韓信、彭越、英布三人翻案,製造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而且,馮夢龍的故事中還有一個致命硬傷。司馬貌因為光和元年時興起賣官鬻爵腐敗之風,這才怨天恨地,大鬧陰曹地府的。事實上,曹操、劉備、關羽等三國人物早已出世,於公元184年參加了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也就是說,司馬貌即便是在公元178年斷獄,項羽根本就不可能託生關羽,然後演繹過五關斬六將的精彩故事。試想,五歲的關雲長如何追隨劉備去打黃巾軍呢?

那麼,馮夢龍為何一定要寫這麼一個時空錯亂,嚴重涉嫌宣揚因果報應的小說呢?難道,馮夢龍的文學格調不高嗎?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馮夢龍創作司馬貌斷獄的歷史背景

馮夢龍出生於明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字子猶、猶龍,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戲劇家。馮夢龍士大夫家庭出身,從小發奮讀書,勵志攻讀經史,可謂滿腹經綸。馮夢龍曾經這樣評價自己“不佞童年受經,逢人問道,四方之秘復,盡得疏觀;廿載之苦心,亦多研悟。”

雖然“逢人問道”,以能者為師,但對馮夢龍影響最大的卻是晚明啟蒙思想家李贄,以及稍早時期的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王守仁。王守仁之“陽明學”雖然深受道家影響,但本質還是從孟子學說發展而來的傳統儒學。李贄學說則恰與王守仁背道而馳,李卓吾不受儒學傳統觀念束縛,具有強烈的反傳統理念,思想非常激進。

因為先後接受這兩種思想觀念,馮夢龍的小說中既有比較濃郁的傳統儒學色彩,也有抨擊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追求自由、平等、愛情的超現實主義特色。《喻世明言》中的“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就充分體現了這樣的思想內涵。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在這篇小說中,馮夢龍既宣揚因果循環,善惡果報的佛教思想,但無論怎樣因果輪迴,依然是在封建王朝的大圈子裡循環往復。西楚霸王雖然轉世關羽,以過五關斬六將的方式,報了前生冤仇。但是,從劉邦到劉備,僅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性過程,司馬貌的判決雖然符合“天道”,但還是沒有衝破封建體系,馮夢龍並沒有在這篇傳奇中賦予更多李卓吾的反叛精神。

然而,司馬貌斷獄卻包含了馮夢龍追求世俗本等,人人都可以怨恨舊的禮教,並以自己的能力追求夢想、崇尚公道的思想內涵。在這篇小說中,蘊含了明代中晚期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界的彷徨與矛盾,馮夢龍既鞭笞封建官場的腐朽,又忠於封建王朝,司馬貌再有反抗精神,也要符合玉帝的“天道”教條;既教人“得意濃時休進步,須防世事多番覆”,又熱衷功名,讓懷才不遇的司馬貌來世施展抱負,位極人臣而平定天下。

在司馬貌的身上,其實就寄託了馮夢龍的“夢想”。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馮夢龍與司馬貌

滿腹經綸的馮夢龍躊躇滿志,要在科舉仕途上有所作為。但是,天意弄人,馮夢龍屢試不舉,直到崇禎三年(公元1650年)五十七歲時才補了一個貢生。崇禎七年(公元1637年),馮夢龍出任福建壽寧知縣,時年六十一歲。在壽寧縣任職的四年中,馮夢龍關心民間疾苦,減政輕刑,與民休養生息。四年時間裡,馮夢龍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是一個非常廉潔的清官、好官。

但是,滿腹經綸的馮夢龍在壽寧任滿之後,便再也沒有機會在官場上施展才華,為民造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是他不願意受封建道德的束縛,“敢倡亂道,惑世誣民”。而李卓吾所言之惑世誣民的“亂道”,就是對傳統世俗道德的叛逆和抗爭。

司馬貌天資聰慧,但從小就衝撞考官,非常具有抗逆精神。到了年長之後,卻為少年輕狂而後悔。即便悔悟卻為時已晚,靈帝時期的官場腐朽,讓司馬貌失去了仕途機會,直到五十歲時,才因為自己找回少年時代的抗逆天性,寫《怨詞》以指責天道不公。馮夢龍的仕途經歷大抵如斯。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馮夢龍晚年接受王陽明學說,思想趨於保守,忠於朝廷,維護封建正統,對李自成攻佔北京痛心疾首。這種思想上的變化與司馬貌的心路歷程極其相仿,因而,項羽即便過關斬將,也是在正統的大環境中的因果輪迴。而司馬貌託生司馬懿,並由其後人掃滅蜀漢,則是馮夢龍早期接受李贄啟蒙思想的潛意識使然,最終還是要衝破思想的牢籠,幻滅所謂的封建正統觀念。

這就是思想啟蒙時代,知識分子的彷徨與矛盾。馮夢龍與明代中晚期的李贄,顧炎武,黃宗羲、湯顯祖、袁宏道、侯峒曾、黃淳耀、黃道周等思想家、文學家、戲劇家一道,以其離經叛道的思想、卓越的學術成就、豐富的文藝作品,呈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中國式文藝復興。僅此而言,馮夢龍的《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就有其非凡的流傳價值。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這個故事是一篇非常通俗的小說,是講給老百姓聽的,諷刺官場、宣揚公道的平話。如此講故事,是為了更加吸引讀者,宣揚自己的道理和觀點。尤其是以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來作為文本線索,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馮夢龍把書場平話搬上案頭,賦予其新的思想內涵,這是他對中國白話小說的一大貢獻。

在這篇小說中,馮夢龍宣揚了佛家因果循環的報應思想,這也是其早年接受李贄學說的緣故。在《情史·序》中,馮夢龍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嘗戲言我死後,不能忘情世人,必當作佛度世,其佛號當雲“多情歡喜如來”,有人稱讚名號,信心奉持,即有無數喜神前後擁護,雖遇仇敵冤家,悉變歡喜,無有嗔惡妒嫉種種惡念,又嘗欲擇取古今情事之美者。

關羽為何過五關斬六將 只因司馬懿六個時辰策劃三國演義

看來,《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所宣揚的佛教因果循環理念,還不能簡單的以糟粕論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