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幼升小的孩子總是在做作業時表現的多動、上課也很難專心聽講,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孩子。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相信陳毅吃墨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說有一次陳毅看書太認真太專注了,竟然拿著餅蘸著墨汁吃了起來,他還吃的津津有味,絲毫不知。這是典型的專注力很強的例子。

再來看一個6歲的孩子做作業,總是一會要喝水,一會想吃東西,一會要玩遊戲。這不僅是孩子自身的專注力不夠,也是外界環境影響的原因。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如果陪同,就安靜的坐在一邊。父母如果不能陪同,也不要一會進來看看,一會進來訓斥幾句來干擾孩子。

孩子的專注力是靠後天培養的,好的專注力能夠讓孩子更順利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說專注力很重要呢,為什麼說好的專注力可以讓孩子入學也順利呢?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嗎?並非如此,因為缺失專注力對孩子來說還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和後果。

一、缺失“專注力”對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

東東兩歲的時候,家裡人就發現他的專注力很不好,玩玩具總是三分鐘熱度,就連他喜歡的動畫片也是看不了幾分鐘就轉臉做別的事情。他的父母認為,孩子大了就好了。然而隨著孩子長大,進入了幼兒園,各種問題接連發生,別的小朋友都能聽從老師指揮,東東卻到處亂跑,就是吃飯也需要老師追著喂。

影響學習

這一點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如果孩子專注力差,那麼注意力不集中,就喜歡神遊,做小動作,老師講課的內容不能好好記住和吸收,寫作業困難,完成速度慢。導致學習越來越吃力,也就越來越不喜歡上學。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自信心差

看到別的同學都受到表揚,而自己由於經常不能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課堂提問也不能順利回答,所以經常會受到批評,這時候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變得不自信,隨著惡性循環的繼續,孩子也將越來越自卑。

社交能力差

衝動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與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在學校裡的人際關係就會受到影響。自控能力差,也會給老師和家長帶來壓力,使得不滿和批評越來越多。經研究表明,75%的犯罪,兒時有嚴重的專注力不夠的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不及時糾正,半數以上殃及成年。

觀察力弱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做事情不能夠沉下心,無法做到一心一意,所以觀察能力偏弱,手眼協調能力也不好,導致很多事情同齡孩子能夠完成的很好,而他卻很吃力。觀察力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差。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較好的專注力,學習的時候會全身心的投入,不會分心、不會左顧右盼,但是父母卻不知道,很多時候,他們才是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元兇”。

二、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的焦慮

有些父母是個急性子,看到孩子做事情做的不好不對,就擔心孩子繼續下去還是會完成不了,就想要幫忙。“這塊拼圖不是放這裡啊。”“這個玩具不是這樣玩的啊。”本來孩子還是很專心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情,結果因為父母的憂心而變得怯手怯腳,最後乾脆就交給父母去幫忙了。大多數孩子本身就是“急性子”寶寶,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也急躁,只會讓孩子愈加“急”,一旦做不好事情,就會發脾氣,這種性格,自然也就很難有好的專注力。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父母的過度干擾

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是習慣去打斷孩子,“別玩了,要吃飯了。”“積木不要拼了,抓緊去睡覺。”孩子正在專注和投入的時候,父母的打擾,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的批評

畢竟是孩子,所以有很多事情,孩子的完成效果和速度肯定比不上成人,但是有些父母卻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甚至是拿他們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看到孩子的錯誤就嚴加批評,讓孩子失去自信心,也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做事情總是會擔心,所以注意力很難集中。

電子產品的使用

如果父母經常把手機和電視作為哄孩子的工具,而不加節制,孩子很少有機會做其他事情和遊戲,自然就培養不出做事情的專注力。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以上就是影響孩子專注力,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原因,父母應該及時糾正和停止。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三、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專注力”

同樣年齡的兩個孩子,一個專注力特別好,一個卻特別差。原因卻很簡單,專注力好的孩子經常會和父母一起玩,父母陪伴的時間多、效率高,每天作息也很規律。而專注力差的那個孩子,經常都是自己一個人玩,夜裡十一二點不睡覺,早上又恨不得睡到中午才起來。

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研究表明,孩子經常有父母陪伴玩耍,安全感更強,自信心更足,情商更高,專注力更好。父母陪伴孩子,也就是關注孩子,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的重視,他做事情也就更加仔細認真,更加能夠集中精力做事情。

所以對於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平時的學習父母應該及時陪伴,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才不會總想著玩和其他事情,來中斷自己的學習。

制定規律的生活作息

就像吃飯要規定時間一樣,給孩子制定範圍和時間,讓他知道做事情不可以拖拉。作息也要規律,早睡早起,這樣在進入小學的時候,才能應對有餘。如果不提前調整睡覺時間,上學又需要早早起來,孩子在課堂上自然會犯困,打不起精神來,注意力也就不能集中,導致無法認真聽講。

“專注力差”的孩子到底差在哪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有了時間的約束,孩子就能知道在特定的時間裡要做特定的事情,一天的安排是有規律的,做事情和學習就能夠專心致志。

營造安靜的環境

這一點想必眾多家長應該也都知道,只有給孩子營造安靜的環境,孩子做事情才能夠不被外界所打擾,心思才能沉浸在手中的事情當中,注意力才不會分散。

總之孩子的專注力是可以好好培養的,父母不需要過度焦慮和著急,當孩子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父母及時給予提醒,切不可隨意指責孩子。找出讓孩子分散注意的原因,去幫助孩子建議一心一意做事情的信心。孩子順利完成,專注力有進步的時候,父母也應該多表揚和鼓勵。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專注力怎麼樣呢?面對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你又都是如何做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這裡是小麗兒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