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清华系三公司相继“易主”:校企改革进入下半程,新三板公司影响几何?

日前新三板公司同方健康公告实控人变更,由教育部变更为国资委,这是进入11月以来第三家宣布“易主”的清华系公司。此前启迪图卫、中航讯同时

公告实控人由清华控股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校企改革在今年7月一度成为热点话题,特别多家高校系上市公司接二连三“易主”引发业界瞩目;而在新三板市场,山大系挂牌公司先行一步,近期则由清华系公司领衔。分析认为,在新三板的高校系挂牌公司中,有一部分科技含量高、运行较健康的公司,未来它们的归属和资本运作值得关注

清华系近期动作频频

作为高校办企业的排头兵,清华大学近期动作频频,成为这轮校企改革的急先锋。

11月25日,同方健康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涉及股份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暨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清华系三公司相继“易主”:校企改革进入下半程,新三板公司影响几何?

公告中,公司表示,收到控股股东同方股份发来的通知,清华控股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资本”)于11月22日签署了《之补充文件》(以下简称“《补充协议》”)。

根据《补充协议》,若本次股份转让实施完成,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变更为中核资本,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同方健康的控股股东仍为同方股份,但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清华控股是清华大学在整合清华产业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据官网介绍,其旗下产业涵盖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在线教育五大产业群组,运营着同方股份、紫光集团、启迪控股、诚志股份四大综合性集团以及清控人居、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专业性集团。

同方健康是11月以来第三家宣布“易主”的清华系公司。此前在11月12日,启迪图卫、中航讯同时

公告实控人变更。

根据两家公司的公告,清华控股、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雄安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方式,使得挂牌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由清华控股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清华系三公司相继“易主”:校企改革进入下半程,新三板公司影响几何?

公告称,清华控股于11月9日与中国雄安集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基金公司”)签订了《关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向雄安基金公司和/或其控制的基金转让其所持有的启迪控股部分股份;同时,清华控股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雄安管委会”)、北京百骏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协信进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鹏康投资有限公司及启迪控股签订《关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一致同意雄安管委会认缴启迪控股新增注册资本。

由于雄安管委会及雄安基金公司和/或其控制的基金(以下合称“雄安方”)均受河北省人民政府实际控制,若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则清华控股持股数与雄安方合计持股数相同,分别持有启迪控股26.45%股份,启迪控股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在交易前,启迪数字为两家公司控股股东,其直接持有启迪图卫38%股份、持有中航讯30.82%股份。启迪控股直接持有启迪数字 100.00%股份,清华控股持有启迪控股 44.92%股份。由于启迪控股通过启迪数字间接持有这两家公司股份。若本次交易实施完成,两家公司将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后续动作值得关注

7月以来,资本市场的校企改革进入了高频操作阶段。在新三板市场,清华系公司领衔之前,先行一步的是山大系公司。

7月16日,山大系三家挂牌公司——山大地纬、欧玛软件、山大电力同时发布关于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称产业集团与山东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于7月15日签订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书》,拟将产业集团持有的三家公司股份,无偿划转至山东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作为这三家新三板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产业集团分别持有山大地纬、鸥玛软件、山大电力32.87%、41.08%、40.15%股权。

三家公司表示,划出方山东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划入方山东山大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均为山东大学下属独资公司,此次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将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化。鸥玛软件在9月11日的一则公告中称,“山大产业集团与山大运营公司属同一实际控制人山东大学控制的不同企业,本次变更不涉及实际控制人变化,不会对公司的股权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山大地纬关于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目前正在停牌之中。

而中大系的达瑞生物则在10月11日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公司10月 10日收到控股股东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控股”)发来的《关于我公司股东可能发生变动的告知函》,中山大学已与广州市属国有企业就中大控股股权变更达成初步意向。上述事项若通过上级部门审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清华系三公司相继“易主”:校企改革进入下半程,新三板公司影响几何?

公开资料显示,达安基因持有达瑞生物10051.08万股,持股比例46.33%。

中大控股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约1.75亿元,代表中山大学统一持有校办企业及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旗下拥有3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投资领域涵盖科技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大学服务、出版传媒等行业。达安基因是中大控股众多子公司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校企改革已进入下半程,正步入深水区。有消息称,近期各地高校上市公司加快改革步伐,是因为根据政策和规划,第一批试点单位须于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旗下相应公司的国资股权改革,包括全国23所高校、教育部等单位。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不得新办企业,原有与科研无关的企业全部剥离,“让教育回归教育”,由此拉开了高校系企业大重组的序幕。

清华系三公司相继“易主”:校企改革进入下半程,新三板公司影响几何?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校企改革进一步加快步伐,高校系公司后续动作值得关注兴业研究信用分析师王嘉庆表示,从现在高校企业具体的改革路径来看,不同学校有不同路径,基本上是按政策的要求,因校制宜。

王嘉庆认为,现在有三个方向,一是相当于高校将它所属的高校企业直接转给属地的国资委或国务院国资委;二是高校对企业慢慢减持,甚至减持到无实控人的状态,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路径还没走完,接下来高校对已经丧失控制权的企业如何推进,还需要关注。三是高校对企业慢慢减持,但没有丧失整个控制权,企业的控股权还在高校手上。

清华系三公司相继“易主”:校企改革进入下半程,新三板公司影响几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