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中日古代戰爭史

“日本”之名,正是武則天所賜。

中國最早關於日本的記載是在先秦時期,《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蓋國在矩燕南,倭北,倭屬燕”。當時日本還沒有文字,不懂耕種,完全處於原始社會時期,相較於中國的奴隸社會,落後了近千年。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秦朝,此時的中國已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而日本人依舊未開化,徐福東渡給他們帶去了文字和先進的技術。

中日古代戰爭史

漢朝時,中日第一次建交,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至此,日本正式稱為“倭奴國”,併成為漢朝的藩屬國。此後日本多次遣使來朝,一直虔敬地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和賞賜,學習中原王朝的文化與技術,日益強大起來。

然而邪馬臺國衰落,大和民族崛起後,日本人骨子裡的不安分使得他們日益膨脹。宋武帝時期,倭王珍開始向中原王朝提要求,其野心和傲慢盡現,宋文帝時更甚。

1

唐朝中日白江口之戰

當中國正經歷南北朝的混亂局勢時,日本卻在飛速發展,所以隋朝時日本就因其國名不好聽,要求隋煬帝賜名“日本”,被隋煬帝拒絕了

此時的朝鮮半島以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形成三國鼎立之勢。高句麗憑藉自身的強大,對中原王朝的態度亦時叛時降。自隋文帝時,朝廷便多次出兵討伐高句麗,後隋煬帝、唐太宗亦如是。隋煬帝親征高句麗致使國力大耗、民生艱苦,加劇了隋朝的滅亡。

中日古代戰爭史

唐朝初期,高句麗聯合百濟,多次進攻新羅,一向親唐的新羅向唐朝求援,唐朝多次勸詔皆被高句麗無視,最終唐廷決定出兵救援。此次出兵,唐軍攻克十餘城,斬敵四萬多。但不久後,高句麗又聯合百濟、靺鞨,直下新羅三十多城。唐高宗派大將軍蘇定方出兵征討,蘇定方圍魏救趙,直攻百濟,很快便滅百濟,俘獲百濟王及其百官押往長安。

大軍撤離後,扶余福信聯合道琛和尚,煽動百濟舊民造反,並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求援。日本放還了百濟王子扶余豐,聯合扶余福信,合圍鎮守百濟都城的劉仁願部。

消息傳到中原後,朝廷派劉仁軌解劉仁願之圍。後百濟內訌,扶余豐殺扶余福信,並派遣使者往高句麗及倭國請兵。

日本一來為了維護百濟這個親日政權,二來經過一系列革新,日本也想趁機擴張勢力,於是派重兵出擊唐軍。

唐高宗派右威衛大將軍孫仁師率軍增援,唐軍水陸並進,於白江口與日軍展開激戰,唐軍大勝。《新唐書》記載:“唐軍與倭軍海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

戰敗後的日本認識到唐朝的強大,收斂了姿態,虛心向唐朝學習。從此之後,日本每隔幾年便會派遣使者入唐學習,而“日本”之名,正是武則天所賜

2

元日文永之戰和弘安之戰

除了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技術外,日本人還想借中國人的優良基因來改變他們個子矮的缺陷。南宋時期,中國出現了很多跨海而來的日本女人,她們肩負著改良大和民族身高的重任,不遠萬里來到臨安城。《清波雜誌》記載:“倭國一舟飄泊在境上,一齊凡三、二十人。婦女皆被髮,遇中州人至,擇端麗者以薦寢,名‘度種’。”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希望能與日本交好,他幾度派遣使者出使日本。由於日本偏居海外,對於草原部落和遊牧民族毫無興趣,他們更願意和有貿易往來的南宋交好。但南宋朝廷此時風雨飄搖,岌岌可危,而蒙古鐵騎四處征討,積極擴張,日本人早看出元朝有入侵的野心。所以,他們在拒絕忽必烈的同時也積極防禦,嚴陣以待。

被拒絕後的忽必烈命令離日本最近的東藩高麗徵發船工製造戰艦。公元1274年,忽必烈以忻都為徵東都元帥,洪荼丘、劉復亨為左右元帥,率領三萬大軍,從朝鮮出發,遠征日本,史稱“文永之戰”。

中日古代戰爭史

忽必烈

元軍從高麗合浦出發,成功登陸馬島、壹岐島,而在登陸博多港之後,雖然地形不利於元軍發揮,加上日軍提前集結,以逸待勞,但元軍還是依靠兵分兩路的迂迴策略成功擊敗了日軍,日軍死傷慘重,被迫後撤。

由於後勤補給不足,元軍在戰勝的情況下選擇撤回。蒙古人向來都是以戰養戰,所以他們打仗的時候,糧草多靠戰場掠奪而來,而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以戰養戰的策略顯然行不通。早前忽必烈就曾派出一支先鋒部隊前往高麗,結果這支部隊根本無法在高麗的國土上自給自足,最終被迫返回以資補給。

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忽必烈第一次征討日本,其目的並不單純。因為當時軍隊裡蒙古兵極少,大多都是投降的金兵、新附軍、高麗兵,所以忽必烈有消耗日軍的意圖。

元軍撤退後,忽必烈又派遣使者勸說日本投降,皆被日本拒絕了。鎌倉幕府為了防止元軍再犯,修造元寇防壘,並積極改進守戰之具,學習中原戰術體系。

崖山海戰後,忽必烈開始積極籌備第二次入侵日本。公元1281年,忽必烈派遣兩路兵馬進攻日本,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領(作戰部隊),一路由范文虎率領(屯田部隊),合計近二十萬人馬,史稱“弘安之戰”。

作戰部隊從朝鮮出發,先行抵達日本,迅速攻奪了馬島和壹岐島。氣勢正盛的作戰部隊未等到屯田部隊抵達便開始進攻北九州,然而日本人所築的元寇防壘成功阻擊了元軍的進攻,雙方交戰近一個月,元軍依舊未能攻破防壘,中途還遭到日軍的海上襲擊。

等到元軍作戰部隊和江南主力會合準備反擊時,元軍再遭颱風襲擊,這場被日本人稱作“神風”的颱風使元軍損失慘重。由於船隻盡毀,所以除少部分士卒返回中國外,其他人都困於日本九龍山海灘。後日本發動反攻,大部分元軍戰死,俘虜的元軍除漢人外,其他皆被斬殺。此次元軍與日本的戰役,最終以元軍失敗告終,這讓日本人信心倍增。

3

明嘉靖抗倭戰爭和萬曆朝鮮戰爭

後鎌倉幕府下臺,日本進入南北朝時期。長期的混戰導致一些失敗武士加入海盜行列,在松浦家的支持下,多次劫掠朝鮮半島和中國沿海地區。

從明朝建立開始,倭寇便不斷侵略沿海地區,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為倭寇一事和日本室町幕府建交合作,但倭寇還是陸續入侵中國沿海地區。為此,明王朝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強海防、實行海禁等。

嘉靖年間,倭寇入侵變得頻繁起來,朝廷遂下令中斷一切海上貿易。此舉切斷了整個貿易鏈,由此導致倭寇之亂有增無減。直到嘉靖四十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先後清剿台州、福建、浙江和廣東等地的倭寇。至此,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豐臣秀吉一統日本後,一方面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野心,另一方面為了平息武士們對分封不均的不滿、削弱諸侯勢力,遂決定對外擴張,獲取更多土地。豐臣秀吉想利用朝鮮當跳板來攻打明朝,一統亞洲。所以,他明知朝鮮久事明朝,卻依舊向朝鮮借道。在遭到朝鮮拒絕後,他便以此為由,攻打朝鮮。朝鮮在李昖時期武備鬆弛,黨爭不斷,很快便被精心備戰的豐臣秀吉攻克京師,李昖一邊倉皇出逃,一邊嚮明朝求援。

中日古代戰爭史

豐臣秀吉

經過一系列商議後,明朝最終決定出兵援朝。在首戰當中,由於祖承訓不明敵情急於冒進,外加天氣原因,導致失利。經歷了首戰的失敗後,明朝廷認識到日軍並不像朝鮮所說的幾千人,而且他們經過精心準備,可謂以逸待勞。因此,明朝廷一邊派人與日本議和,以拖延時日,一邊集結大軍籌集糧草。之後,明朝以李如松為防海御倭總兵官,調四萬精兵援朝。在李如松的部署下,明軍成功收復平壤、開城,並直逼漢城。

此一戰明軍損失七百多人,而日軍被殺兩千餘人。後碧蹄館之戰以雙方撤退為結局,也有史料記載日軍先行敗走,明軍得到增援後追出十餘里。最終戰況陷入僵局,日本遂派遣使節來北京議和,李如松大軍撤回。在第二次援朝戰爭中,明朝和日本雙方雖各有勝負,但明軍的強悍讓日本人一度望而生畏,歷時七年的萬曆朝鮮戰爭最終以日本失敗回撤告終

參考資料:《後漢書》《新唐書》《元史》《明實錄》《日本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