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來源:星陪伴(xinghuivuip)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歡迎來到《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我是靳濰,一起探討怎樣培養出優秀孩子。我不敢說自己是super mommy,但是能自豪的誇耀,我的兩個孩子都非常優秀,他們都在8歲時選入加拿大天才培養計劃。很多父母都向我請教育兒經,因為我有作為媽媽最接地氣的,直接來源於生活的教育經驗。我的分享內容比較豐富,涉及到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比如學業、性格、品德、課外活動還有親子關係等等。只要是我深有感觸的,我都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探討。畢竟養兒育女就是點點滴滴日常生活的積累。

接下來的分享我會從真實故事出發,這些切身經歷寫成了我和孩子的成長日記。我會寫成心得,一些心得是我很得意的,可以作為參考;一些是我錯失過非常後悔的,可以作為提醒。通過這種方式,我會毫無保留的跟你分享、交流、進步。此外我也會談到跨國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教育經驗,如果你打算送孩子出國留學,我想你也能有所收穫,讓我和你一起為我們孩子的成長加油!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最近抓緊時間看了熱門韓劇《天空之城》,心裡被嚇得不輕,這孩子們面臨的學業競爭太可怕了,連家長、整個社會都進入白色恐怖。

別說韓國、在印度也有《起跑線》,講得同樣是中產或者輕量級土豪對孩子教育的焦慮。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在中國,競爭承壓點不斷提前,競爭從葉酸胎教開始,到母嬰班、親子班、學前班、幼兒園、小學、小升初、重點高中、211、985,再到將來成家立業。簡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有朋友對我說:哎,你們就好了,在加拿大孩子沒壓力,上學玩、回家玩、放假玩。

此言差矣,在加拿大,在任何地方,競爭都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有人就有競爭。關鍵在於家長心裡積累的壓力,該如何傳遞給孩子,壓力太大孩子會退縮,壓力適當孩子會被驅動。

所以今天我想說的話題就是:從小就教孩子正確看待競爭?

我發現身邊一些家長,對競爭的態度略有分化,有的爸媽,只要湊到一起就會很急切地問,你孩子是上公校還是私校啊,學校排名多少啊?你小孩參加什麼課外活動、上哪些補習班啊?

但有的家長就顯得隨意,說:“哎呀,別給孩子壓力,讓她們輕鬆點,只要她們高興就行,未來難道還有人吃不上飯嗎?”

我的看法介於兩者之間。孩子的競爭意識,來源於天性,或多或少她們內心裡都會爭,父母的態度和引導將極大地影響孩子。

有的父母總是說:“別跟別人比,跟自己比就好,只要自己進步了就行”,這聽上去似乎很智慧,但也很圓滑,我非常反對!只跟自己比,漸漸會消磨掉孩子的競爭意識,因為惰性總是會佔上風,孩子對“努力”的要求會越來越低。她們會說,我努力了,好像也進步了,但他們看不到別人努力更多,進步更大?

這種“只跟自己比”的態度,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什麼都無所謂”,“隨大流、中不溜就行”。現在微信、網絡也流傳著很多“只跟自己比”的雞湯文,試圖給焦慮的父母減減壓。我說啊,針對老年人,這是很好的生活哲學,但對於生龍活虎的孩子們,這種觀點有問題。

當然,我也反對那種“只能得第一,不準得第二”的父母,輸贏得失其實沒有固定標尺能衡量,而第一永遠只有一個。好的引導下,孩子的爭搶心會轉化為動力,動力會轉換為成果,這個成果卻不一定是第一,但一定會是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會進一步刺激他們的競爭意識。

所以總結我的看法就是,一定要儘早培養孩子去爭,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平衡看待競爭結果。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爸爸媽媽們,如果你發現孩子有很強的競爭意識,那你等同於發現了一個意外寶藏,要拼命去挖掘,去鼓勵孩子。

我兒子“小麥粒”的爭勝心就特別強,最初是我在他學游泳的時候發現的?

加拿大的水系豐富,到處都是湖泊河流,游泳是一項必需技能,我在“小麥粒”三歲時就把他帶到游泳池,上游泳班。一開始撲騰、滑雪他學的很快,卻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熱情。有一次他跟小朋友比憋氣,幾個孩子都比他高一個頭,憋了幾次他都贏不了,最後一次,他的頭一直在水下,其他孩子都出來了,他還沒冒出來。我蹭一下跳起來,別是出事了! 又隔了幾秒鐘他冒出來了,臉通紅,終於贏了。

後來他跟我說:“媽媽,在水裡我覺得自己差點要死掉了,”我說:“太危險了,不能這麼幹。”他說:“I just want to win even though I am short of oxygen.”

就算沒氧氣,我也想贏。

聽到這麼小的孩子說這話,我嚇一跳,也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孩子爭勝心太強。妹妹“小咕哩”在一邊說:“傻子,贏有什麼重要的,氧氣才是最重要的。”

看,兩個孩子關於爭和贏的態度已經顯現出不同。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小麥粒”是很怕死,很惜命的,我很清楚他不會犧牲氧氣,只為了贏,而且本能也不會讓他放棄氧氣,但我更清楚,他為了贏的確hold到了最後,對抗吸氧的本能。

隨著游泳水平越來越高,他對教練的動作和耐力訓練開始欠缺熱情,可只要有幾個孩子能在泳道里一爭高下,他就異常興奮,不用說總是用盡全力 ,也經常是最快的那個。

教練讓“麥粒”去參加市裡的游泳比賽,開始集訓後發現一個大問題。除了仰泳之外,他在用其他泳姿時,只要領先對手,就總習慣回頭看,要看對手還落後多少?落後多也罷,要是緊追其後他就會突然全力加速。對這一點,教練非常嚴厲地糾正過他很多次,說正式比賽回頭一瞬間都會影響速度,悶著頭游到最後就這麼難嗎?

他回答說:“我一定要確認是最快的!” I just wanna make sure I am the fastest.

五年級,有一天數學課上,老師問學生們會不會玩魔方?老師指的是那種最普遍的3×3×3的魔方。

其實一年級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買過一個,兒子玩玩停停,並沒產生很大興趣,估計還是因為覺得太難。

老師問了以後,當時班裡有三四個孩子說會,其他都搖頭,“小麥粒”不置可否,沒有回答。當天一回家,他扔下書包衝進房間,在玩具櫃最角落找到了魔方,開始嘗試破解。自己解決不了就上網搜索教程,仔細研究。兩個小時後他攻克了。

但“麥粒”知道,光攻克一次還不行哦,可能運氣好,遇到了簡單的情況。真正會解魔方要深刻理解原理,做到不管什麼情況都能破解,而且還要快,少走冤枉路。

第二天早上,他5點鐘就早早起床,又練習又研究,連早餐都沒來得及吃,趕在校巴來之前帶著魔方上學去了。那天在數學課堂上,他不僅表演怎麼破解魔方,還詳細講解了魔方原理。甚至拿出小本子,給大家看自己總結的公式,那一張張紙,後來我看了簡直就是鬼畫桃符,根本看不懂。

家裡買了魔方他不急著玩,當知道有其他孩子會而自己不會,他就著急了,“麥粒”的好勝心驅動他不僅會解了基本的三階魔方,而且要玩的最快,突破速度極限。那段時間,他手上隨時都在轉魔方,吃飯上廁所都不放下。我說他就像公園裡老頭兒手上轉著個健身球一樣,更奇葩的是,連彈琴都不放過。左手彈琴,右手轉魔方,右手彈琴,左手轉魔方,我說:“麥粒,你也是玩出新花樣了,這樣怎麼練琴?”他說:“我左手練音階,右手練力量。媽媽我發現其實轉魔方對手指力量很有幫助,尤其是無名指。”

也是醉了,我竟無言反駁。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十秒鐘突破三階魔方後,他對魔方的迷戀愈發不可收拾,在網上不斷尋找、研究新魔方,然後要我掏錢包。

三角形,圓形,五邊形,寶石形, 齒輪的、轉邊的、轉角的、限制的、捆綁的、4階,5階,6階7階還有更高。總之,各種各樣,難以用正常語言描述的魔方,成為他最痴迷的興趣。要不是他,我們都不知道魔方原來有這麼多花樣。

“麥粒”自然成為學校裡鶴立雞群的魔方高手,妹妹“小咕哩”呢,被他任命為專職洗牌手,專業幫哥哥打混魔方,在校園裡也能狐假虎威。

現在“麥粒”收藏的魔方超過了100個,每個他都能熟練破解,自己還總結公式,並計劃著開設一個魔方頻道,在網上教別人玩魔方。

爭勝心的驅動,除了建立興趣,在彈鋼琴上就更不用說了。不甘落後、或者是勝負欲成為“麥粒”練琴學琴的主要動力。一旦音樂學校有演出機會,他都會主動花更多時間反覆練習,樂此不疲就是要為了確定表現出色,超過其他孩子。老師也善於利用他的爭勝心,想跟他介紹一首新曲子,好好說不一定管用,但如果老師說,誰誰誰現在就在練習這首曲子,好吧,“麥粒”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聽難不難,然後找到樂譜,幾天下來別的不想彈,新曲子肯定是要學下來。

你肯定說,哎呀,你兒子勝負心強,那學習成績肯定很好吧。在加拿大的小學,作業和考試沒有分數,也不排名,老師只會給出ABCD的評級,而且男孩之間從來不打聽別人是A還是D。

“麥粒”對學業並沒有表現出很強的競爭意識,不知道是不是跟沒有具體排名有關係,他拿回來的東西,喜歡的科目都是A,一般的科目在B和A之間搖擺,比較弱的法語要是能得一次A也會很開心,但我觀察到,他會有意識地對比較差的學科多花時間。

當然,講到競爭肯定要說輸的時候怎麼辦。“麥粒”不會總是第一,總是贏,輸的時候也不少。記得有一個法語作業,他花了很多功夫只得到了C,心裡憤憤地說:“誰誰誰,做的不如我,還得了A。”我就跟他說:“做的好不好,不是你來評判,而是老師評判。媽媽看到你這幾天花了很多功夫,至少你努力了。”

沒錯,有些時候“努力了就行”這種雞湯還是要灌一灌的。

我也會跟他說:“有的學生法語一貫好,老師會有慣性認為他的作業比較優質,你呢,法語一直比較差,老師也難免會有這種慣性。但是慣性是會改變的,你的法語慢慢變好,老師肯定會發現。”

“麥粒”一直對法語作業最緊張,其他可以糊弄或者拖到最後一刻,法語他一般不糊弄。看到這個我也沒有給他太多壓力,有時C也不錯,B就很好,A是驚喜,總體來說,他的法語還是有進步。

兩個天才寶貝的養成日記 | 把爭勝心轉化為動力

參加省裡的游泳比賽時,一下子看出差距了,優越感沒有了。遇到強手他就知道,不是往回看,而是要往前追了。“麥粒”對游泳的傲氣少了幾分 ,以前要說的動作問題現在也開始主動糾正了,訓練明顯更賣力了。他6月份又要比賽了,我很想看到他用盡全力,要追上強手的樣子。

好了,課堂裡的朋友,今天就說到這裡,如果你的孩子也有很強的勝負欲,那麼要好好利用,這種心態會推進他取得一次又一次突破。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參加競爭,我會在之後的內容裡分享,我是怎樣鼓勵女兒“小咕哩”,我們下期,再見。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