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三联集团持有的齐鲁银行3000万股将被拍卖,正请求实施重整

三联集团持有的齐鲁银行3000万股将被拍卖,正请求实施重整

昔日的明星企业——山东三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联”),日前向济南巿呈交了《请求济南市同意、支持、指导三联实施重整的紧急请示》。

12月9日,因一笔2952万元债务纠纷,济南中院将在阿里拍卖平台拍卖三联持有的齐鲁银行3000万股股权,股权评估价为1.13亿元,起拍价为7938万元。不出大的意外,齐鲁银行将于明年在国内主板上市。根据该行业绩,参照同类地方银行上市后的表现,这笔股份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价格不止1.13亿元。三联人担心,他们的资产将再次面临严重流失的危险。

在齐鲁银行即将上市这个重要的节点,拍卖其股份,引人遐想。“三联”深知资产被拍卖的后果,他们正在恳请政府及有关部门暂停这次拍卖,以完整的资产结构进入重整程序,实现企业再造。

坠落之路令人唏嘘

三联人忘不了,11年前“三联商社”股票被拍卖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锥心之痛。三联资产此番拍卖,会不会重蹈覆辙、像上次那样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一旦出现资产无序、低价处置,必将堵死“三联”的重整之路,那它真的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即将年满35岁的“三联”,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伟业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在它的身上,印记了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脉络,也印记了中国企业自身的局限,它是中国企业的一部“活化石”。

济南西门桥边是“三联”集团的启程之地,从这里走出的“三联”集团,在掌舵人张继升的率领下,迅速成长为山东省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1995年开始在山东省计划中实行单列,1996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政府重点培植的八大骨干集团之一, 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大型流通企业,同年成为山东省国资委首批直管企业,并被中国城市土地运营博览会授予“中国城市运营商50强”称号。“三联”从2001年起承担了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济南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及“现代服务业企业技术标准”两大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是中国服务名牌拥有者、中国服务业标准制定者。“三联”由此建立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为特征的综合性大型经济组织。

三联集团持有的齐鲁银行3000万股将被拍卖,正请求实施重整

当时的五大产业包括:房地产业、家电流通业、互联网业、旅游业、报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三联大胆探索,在多个领域攻城略地,开创了多项第一。在全国首创商业专营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家电连锁店——三联家电,三联家电从1998年起营业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商业前三,三联家电西门店被誉为“中国家电第一店”。

1992年,三联向海洋进军,独资开发历史名岛田横岛,开创了国内由一家企业独资大规模开发一座海岛的先河,从无到有地建设了道路、码头、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将一座荒凉破败、基础设施空白的海岛,并进而促成了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的诞生。1997年1月1日,三联家电迁址开业暨三联大厦落成典礼。1998年,三联在国内首创了企业“大规模连片综合开发”的城市化运营模式,在济南的千佛山风景区开发建设了当时中国第一大盘——阳光舜城。

1998年,“三联”开创了中国第一条商用信息高速公路——百灵网,并承担了山东省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任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但是,这家网站没有抓住机遇,生生被淹没在互联网经济的大潮中,成了“溺水者”。

2000年,三联重组郑百文,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开创了市场化重组上市公司的一个模板。三联重组郑百文,至今仍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作为教学案例。同年,三联投资创办了《经济观察报》,使其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之一。

但是,重组郑百文虽然最终成功,但历时三年半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机,造成元气大伤。2003年,三联又重组“ST轻骑”,虽然提供了近乎完美的重组方案(该方案被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借鉴并成功解决了ST小鸭的重组难题),被迫额外承担了巨额债务,但最终未获成功,造成了重大损失。

随后,由于“黑名单”事件和上市公司股票被恶意拍卖事件,“三联”迅速坠落,从天堂进入地狱。

三联集团持有的齐鲁银行3000万股将被拍卖,正请求实施重整

盛极而衰的原因不乏各种版本

早在2009年1月,“三联”依据企业破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重整申请书》,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被受理。

如今,时隔10多年,“三联”再一次提出“重整”申请。

10多年来,“三联”一直是山东省内的热门话题,一个往往与负面信息纠缠在一起的热门话题。很多人认为“三联”早就破产了。实际上,三联并没有“死”。

“三联”盛极而衰的原因,见仁见智,不乏各种版本“事后诸葛亮”式的解读。比较可供采信的说法是,“三联”的厄运始于2004年的“黑名单”事件。2004年3月,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金融机构联合下发“慎贷”名单(俗称“黑名单”),名单中包括山东省的某企业集团,而三联被误作为这家集团的成员企业。收到“黑名单”后,各金融机构紧急“清贷”,导致“三联”资金链断裂。

祸不单行。2008年春节期间爆发了三联持有的“三联商社”(沪市上市公司)股票被拍卖事件,轰动全国。拍卖的起因是一笔在到期后的处置方式上有争议的仅为3000万元逾期贷款。当时,三联不但账面上有大量现金可供执行且有巨量动产、不动产可资拍卖,但还是裁定以拍卖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且在拍卖的时间和程序安排上也都备受争议。拍卖成交额高达标的额的17.9倍。拍卖过程扑朔迷离,最终结果是当时中国的另一家电巨头“国美电器”取代“三联”,入主了以经营电器为主的沪市上市公司“三联商社”(其后更名为“国美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这次事件成为三联“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牌。

三联集团持有的齐鲁银行3000万股将被拍卖,正请求实施重整

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三联再也无力应对。同时,三联在20多年一路高歌、攻城拔寨的过程中头脑发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承担了远超其自身承受能力的社会责任,多年积淀的问题尽皆暴露出来。

2013年8月,山东省和济南市联手成立“省市解决三联彩石山庄房地产项目问题领导小组”,“三联”提供出彩石山庄979亩土地经处置得款约93亿元人民币作为资源解决购房户等问题。经过济南市的精心运作,引发的矛盾于2015年、2016年基本得到解决,并成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的全国典型而得到了广泛颂扬。

与十年前实施重整所不同的是,现在的三联已由当时的省管企业划归济南市管,按司法管理权限,破产重整案受理法院是济南中院。已经尘封10年之久的三联重整案件,最终结果如何,还需时间来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