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搜索有三個關鍵點:技術、內容和初心。”
11月27日,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在36kr wise大會上談及頭條搜索。在他看來,要做好搜索,有三件事最重要。首先是技術,技術決定搜索的體驗;其次是內容,內容是搜索的根本;最後是初心,決定了產品是否能走得長遠。
朱文佳表示,新的搜索形態已經到來。在國外,Youtube、Facebook、亞馬遜都屬於非傳統的搜索引擎,擁有巨大的內容池。在國內,搜索引擎的隊列除了百度、搜狗、神馬、360,也包括今日頭條、微信、知乎、B站。搜索的本質是人通過工具找到信息,所以人和信息在哪裡,搜索的行為就會在哪裡。
以下為朱文佳演講全文。
從YouTube到今日頭條
大家好,我是朱文佳,很高興在wise大會上和大家見面。
兩週前,我在生機大會上分享了關於“通用信息平臺”的想法,回答了今日頭條為什麼要做搜索。搜索是通用信息平臺必不可少的的信息分發手段之一。
過去兩週,有不少從業者和研究者,討論頭條會怎麼做搜索,討論頭條做搜索還有沒有機會,我估計今天很多現場的朋友也有這個好奇。所以想跟大傢俱體分享下,我對搜索的一些想法。
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YouTube是搜索引擎嗎?
大家肯定都知道,Google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除了Google,大家聊起搜索,還經常會談到Bing,Yahoo。國內則是百度,搜狗,360。相較而言,YouTube在大家的印象裡,通常會被視為一個短視頻平臺。
但和一般用戶認知不同的是,在搜索領域,很多人都會把YouTube作為搜索引擎來討論。海外的科技媒體和數據公司,也會把它列入各種搜索引擎的市場排名。此外,還有很多文章在討論和研究,如何優化YouTube的搜索排名。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百度”+“seo”(seo是搜索引擎優化的意思),大概有2980萬條結果,在谷歌上搜索“YouTube search”+“seo”,則有超過一億四千萬個搜索結果。
實際上,2013年已經有觀點認為,YouTube是世界上第二大搜索引擎,當時每月搜索次數超過30億次。現在YouTube的DAU大概是10億,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平均每個日活用戶的搜索次數可能在0.5到2次之間,那麼,YouTube的每日搜索次數,我個人猜想,應該在5億到20億之間。這實際上已經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搜索引擎了。
現在,回到剛才的問題,答案其實取決於你怎樣定義搜索引擎。或者說,當我們談論搜索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如果我們談論的搜索,就是指用戶通過搜索框,檢索自己想要的內容。那麼,YouTube,包括Amazon、Facebook,肯定都是不應該被忽視的搜索引擎。
這些非傳統的搜索引擎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巨大而無可替代的內容池。我認為,這也是新一代搜索引擎的共同特點。
從產品形態上,搜索引擎可以劃分為兩代。
第一代搜索引擎,是早期PC互聯網的產物,以大家熟知的Google、Yahoo、百度為代表。它們自身沒有內容,而是通過技術爬蟲,去全網抓取海量信息,供用戶檢索。
第二代搜索引擎,則是基於內容平臺和移動互聯網的產物。互聯網內容逐漸豐富之後,一些超級內容平臺,比如YouTube,逐步成長起來,並建立了豐富、優質的內容生態,用戶產生了大量搜索的需求。2011年移動時代的開啟,則進一步強化和加速了這一進程。移動時代到來後,海量APP湧現,但移動端搜索引擎無法通過傳統的爬蟲技術,抓取別的APP內容。擁有海量用戶和優質內容的平臺,從而有了成長為巨大搜索引擎的可能。
類似的情況也在國內發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除了傳統的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神馬、360,用戶也同樣養成了在內容平臺搜索的習慣,例如很多人通過微信來搜索公眾號的內容,有的人喜歡用知乎搜索,有的人喜歡用B站搜索。當然,也有很多人已經習慣了用頭條來搜索。
實際上,在今天中國,搜索引擎遠不只有百度。剛才提到的每一家,未來都有可能像YouTube一樣,演化出非常大的搜索引擎。搜索的本質,是人通過互聯網工具去找到信息,所以,人和信息在哪裡,搜索的行為就會在哪裡。
新的搜索引擎形態已經到來,只不過大家還沒有特別的感知。
技術、內容和初心
剛剛聊了我心中的搜索引擎是什麼,那麼如何做好搜索?在我看來,有三點非常關鍵。
首先是技術。
技術決定搜索的體驗。
跟大家認知不太一致的是,過去這幾年,儘管搜索市場份額相對穩定,搜索引擎技術並沒有停滯發展。相反,發展很快,很多新技術都還沒有被充分用上。整個搜索引擎行業,尤其是深度學習、大數據方面的一些技術應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能幫助搜索引擎改善排序精確度和交互體驗。
具體到今日頭條,我們建立了一套業界獨有的搜索技術架構,跟我們知道的公司不一樣。我們從推薦引擎上探索出機器學習的方案,然後把這套技術架構和底層算法遷移到搜索引擎上,發現效果也很好。
其次是內容。
內容是搜索的根本。包括兩個維度,一是豐富,內容生態足夠大;二是優質,內容質量足夠高。
剛才說了很多人喜歡在YouTube裡搜索,還有人喜歡在微信、頭條、B站、知乎裡搜索。這些搜索行為,其實主要是內容生態帶來的。龐大的內容生態能夠激發搜索。用戶在這裡看到需要的內容,下次搜索還會到這裡來。
培養內容生態需要耐心,你不能強迫創作者創作,你要充分鼓勵創作者,讓他們自發、持續地創作,這是一個長期的事。
具體到頭條,我們是國內最早耕耘內容生態的平臺之一,2014年推出了頭條號,到現在有超過160萬頭條號創作者,每天新增超過60萬篇內容,日均內容消費量超過 50 億次,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內容生態之一了。你會發現很多微信公眾號,頭條上也有,甚至不少創作者只做頭條號。
當然,大而全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內容質量。優質內容會反哺搜索,讓搜索結果呈現得更好。
比如前段時間,我自己找一些搜索詞做評測。我發現至少有兩類搜索詞,比傳統的站外結果好。一類是實用類的,比如搭建家庭路由網絡,我搜索“Ubnt”,會出現一堆評測文章和視頻,教我怎麼搭建網絡。一類是科普類的,比如宇宙科學,我搜索“宇宙”,會出現一些小視頻,直觀、形象地傳遞給我“宇宙”的概念。
內容質量的源頭是創作者。我的一個判斷是,優質內容源正在走向開放,只要平臺做好服務,創作者會願意來各平臺分發,因為創作者天然希望有更多流量。我們內部專門有一個團隊,就叫“作者體驗”,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改善創作者的服務體驗。
最後是產品初心。
一個產品如果沒有或者是忘記了初心,即使擁有再多的內容,再好的技術,也很難把產品做好。
頭條做搜索的初心,就是從產品使命出發,滿足好用戶的需求。
做搜索,是因為我們注意到到用戶在體驗上有一些不滿,比如用戶在頭條上看到某個內容後想搜一下,以前我們搜索做得不夠好,用戶得不到他想要的信息,於是被迫跳出到其他地方搜索。如果我們把搜索做到極致,其實能夠幫助用戶提升信息獲取效率。
我們希望圍繞“連接人與信息,促進創作與交流”這個產品使命,幫助用戶獲取更多、更好的信息,看見更大的世界。
在收入和用戶體驗之間,我們也優先選擇用戶體驗。如果發現搜索裡有某些廣告品類嚴重損傷用戶體驗,而又能夠帶來巨大的收入時,我們是不會做的。
有句話很流行,叫“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頭條搜索仍在路上,我們希望始終堅持用戶體驗優先的初心。
謝謝大家。
閱讀更多 今日頭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