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事到如今,還有人認為房價會繼續暴漲、投資房地產會獲得暴利。房價會不會暴漲?這個不能完全依賴過去的“只漲不跌”的經驗之談,行業發展週期已經到了臨界點。這麼多年過去,還會有那麼多投資者(不乏一些自詡為專業機構的)仍沒有弄清楚房價上漲的核心邏輯。雖然我不止一次寫文章向大家闡述過去房價上漲的邏輯,但似乎這種普適性的投資者教育依然成效不佳。

長期來看,一種商品的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一方面取決於中長期供需關係,另一方面取決於貨幣的貶值速度。怎麼講?如果一樣商品中長期的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是必然;如果需求增長乏力,而供應依然增加,價格必然會下降(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

當然,如果貨幣的貶值速度很快,那麼商品的名義價格繼續上漲的是可能的,但對於投資者來說毫無意義,比如說貨幣每年貶值速度是8%,即便是房價年化漲幅是6%,那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虧損。這用專業術語來講是貨幣是具有時間價值的,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錢不值錢了。

那回歸了中國的房子上來,這兩方面有怎樣的變化?

首先,我們看房子的底層需求是什麼?是人口居住需求,尤其是城鎮人口,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人口紅利。那麼說,城鎮化的速度是決定城鎮人口的數量,也可以說是決定房價的上漲速度的根本因素。那現在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如何?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中國城鎮化率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應該說,中國的整個城市化率仍在不斷增加,也許這對於現在還在投資房產的人來說是一個最大的利好。但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去挖掘數據,發現近些年來城市化的速度在慢慢放緩:

2015-2017年中國城鎮化率情況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2017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是58.52%.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城市化率的增長速度會逐漸進入緩慢階段,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新問題,以為以前是怎麼樣現在就是怎樣!

關於人口問題,還有一件事情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人口基數的問題。我們腦海中一直都認為中國的人口基礎大,人口增長快。但最近些年,這些東西正在悄然改變,如果不及時阻止,還可能導致人口急劇減少。我們來看看兩組數據:

中國總人口增減情況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中國出生人口情況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我們從總人口的增減數量來看,自從實行計劃生育以後,中國人口增加的數量一直在直線下滑,2017年全國總人口增加僅737萬人,對於這麼大一個國家來說,這個數字並不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雖然在全面放開二胎後,人口增加的數量在2016年出現小幅反彈,但是在2017年又打回了原形。

這說明,二胎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中國人對待生育的態度正在發生悄然的改變。一向熱衷生育的中華民族突然不想生了,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歐洲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導致人口長期負增長,社會保障壓力巨大,經濟增長萎靡。從這個角度講,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房價的增長,人都是第一位的。

我們再看看出生人口的數據,下滑的趨勢明顯。全面二胎放開後的2016年出現小幅反彈後又很快恢復低位水平,一定程度上說明新生代的夫妻主動選擇只要一胎。2017年全國新出生的人口有1723萬,而總人口實際增加僅為737萬,說明當年的死亡人口是986萬。雖然醫療水平的提高增加人的壽命,但擋不住人口老齡化的步伐,一旦死亡人口的數字繼續上升,以目前生育水平,很有可能出現人口負增長。

人口都可能減少了,何來新增需求支撐房價的快速上漲?

我再來看看第二因素。貨幣是不是會出現快速大幅貶值?我認為以現在的金融管理制度,是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每個國家的都有央行,正是在調控貨幣的供應,就是防止出現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這個時候,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跑過來說,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很大的,會繼續放水啊,房價肯定要漲。

這裡可能是個專業的問題,我也不苛責這些人。基礎貨幣的發行到能支持房價,還有一道關卡——信貸政策。而信貸的寬鬆與否的選擇權實際上不在央行手中(即便在央媽手中,我相信央媽也不會做傻事),而是在商業銀行手中。最近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違約事件的頻頻發生、剛性兌付逐漸打破、銀行的壞賬增加,這些因素都會促使銀行改變風險偏好,改變信貸的偏好,預計前些的信貸擴張政策會逐步轉變為信貸謹慎。我們還是繼續用數據說話:

M2同比增速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月度信貸投放額

多重因素表明房地產發展週期已到臨界點,未來房價何去何從?

我們看到,M2供應的速度明顯在放緩,同比增速一路下滑,未來會不會出現負增長,這個不好說(目前來看應該不會,因為全球似乎又進入新的一輪量化寬鬆的週期,即便大家都知道放水刺激的邊際效應在降低。)。現在經濟環境不怎麼好,有可能會繼續放水支持經濟發展,但是可以預計的是不會走老路子,因為已經走不通了,靠投資基建和房地產,明顯出現了投資效益邊際遞減的效應。未來即便是放水,也會有意識的去引水到一些有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領域。

從信貸投放量的圖來看,2015-2017年這波房價暴漲與信貸投放量加大真是完美吻合,這個也很容易理解,開發商買地建房子、消費者買房子都要去銀行借錢,藉著藉著自然就會增加信貸額度的投放。但2018-2019年,情形就並不一樣了,雖然我們看到個別月份也很高,但整體相較於前面幾年有收縮的跡象。

總之,人口增長和城鎮化率都有可能放緩,而信貸明顯會進入一個收縮的週期,我不知道還靠什麼能夠支持房價繼續上漲?房價上漲還有新邏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