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金融委連續三次會議聚焦中小銀行 專家建議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還需內外兼修

■本報記者 劉琪

今年以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簡稱:金融委)連續四次會議提出,支持、鼓勵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其中三次會議強調,要重點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銀行改革受到金融委的高度重視。

對此,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道,第一,中小銀行的客戶以中小企業和民企為主,補充中小銀行的資本金可以增加中小銀行發放貸款的規模,促進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第二,政府對銀行的監管有資本金的要求,比如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等,補充中小銀行的資本金有利於提高中小銀行抗風險的能力和償債能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三,增加中小銀行資本金有利於優化中小銀行的財務數據、提高中小銀行的估值,使得中小銀行能夠從資本市場獲取更多的直接融資,進而提升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重點支持中小銀行

今年下半年以來,金融委高度聚焦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改革,關注的重點之一是資本補充問題。今年8月份,金融委第七次會議提出,鼓勵銀行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真正落細落實盡職免責條款,有效調動金融機構業務人員積極性,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全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9月份,金融委第八次會議表示,重點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將資本補充與改進公司治理、完善內部管理結合起來,有效引導中小銀行下沉重心、服務當地,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

11月初,金融委第九次會議強調,當前要重點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金融委日前召開的第十次會議則再次強調,多渠道增強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資本實力,完善防範、化解和處置風險的長效機制,保持金融體系穩健運行,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四個月的時間裡,金融四次提出支持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其中三次都特別提及中小銀行。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提出,要建立一個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化的銀行體系,中小銀行在這個體系建設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當前存在著金融供給和金融需求錯配的矛盾,目前要重點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中小銀行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中小銀行的發展應聚焦區域、聚焦行業、聚焦客戶,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務。

同時,溫彬表示,當前中小銀行在經營發展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瓶頸,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資本金不充足,所以加快中小銀行資本金的補充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通過補充資本金可以夯實中小銀行的資本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補充資本金後可以增強中小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特別是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永續債、優先股門檻降低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補充資本的方式有兩種。”李湛表示,一種是內源性的,通過自有資本進行補充,主要是留存利潤,但對於盈利能力較弱的中小銀行來說,可行性較差;另一種是外源性的,通過外部融資補充資本,包括永續債、IPO、定增、可轉債、優先股等等。

就外源性資本補充工具而言,IPO可以最大程度滿足商業銀行對核心一級資本的需求。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1月21日,滬深兩市共有16家銀行處於A股IPO排隊名單中。9家上交所主板,7家深圳中小板。

“對於大多數短期內達不到上市要求和標準的中小銀行,以前是通過二級資本債方式補充資本金,現在監管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和優先股降低了門檻,對當前加快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發揮積極的作用。”溫彬指出,優先股、永續債的發行對中小銀行來說,不僅可以增強資本實力,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這對中小銀行提高抗風險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永續債方面,11月7日,台州銀行獲批發行50億元永續債,發行永續債的銀行類型首次擴展至中小銀行。同日,徽商銀行也獲批發行100億元永續債。11月19日,台州銀行完成首單城商行永續債的發行並開始交易流通,規模為16億元,票面利率5.4%。

優先股方面,今年7月份,監管部門印發《關於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修訂)》,放寬非上市商業銀行(主要以中小銀行為主)通過發行優先股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限制。分析人士預計,後續中小銀行優先股發行規模將增加。

資本充足率仍存問題

在李湛看來,自去年三季度以來,政府推動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頭部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進一步改善,但是對於部分排名靠後的中小銀行而言,資本充足率還是存在問題,需要持續性地從外部市場融資。

因此,對於後續的資本補充策略,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郭益忻認為,優質中小行目前資本狀況尤其是核心一級資本狀況較好,且受到監管層鼓勵與重視,可以充分利用試點和創新工具,包括永續債以及後續可能推出的非上市銀行優先股、可轉債,進一步夯實資本根基;其他中小行,從原理上來講,應當先增資擴股,再從傳統工具或政策鼓勵的新工具入手。

李湛對此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加大已有渠道的補充規模,比如加快永續債的發行和審批;二是創新補充資本金的方式,拓寬補充渠道;三是可以考慮引入戰略投資者,提升中小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優化公司治理水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未來在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等方面,監管層或將推出更多支持性政策,金融機構內部信用分層現象也有望得到一定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