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家長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只要家裡有正在上學的孩子,父母肯定都加入了老師建的家長群。老

師建立家長群的本來目的是為了家校溝通更方便,老師會在群裡發一些跟學習相關的信息。家長要做的就是配合老師的工作,支持孩子的學習。

但是在家長群裡,總有些家長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擾亂了家長群的正常秩序,從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實在是不妥當的。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廣西玉林的幾位家長在家長群裡罵戰長達4個小時,竟然氣的老師退群

事情的起因,是源於當晚有家長在群裡聊起了酒的話題。於是一位自稱是玉林師院的博士的女家長出來阻止,嫌他們在群裡聊跟學習無關的事。不過她的言辭比較不友好,說“夠了,喝死你們……”這樣的話,甚至後來還帶了罵人的話。

這下,群裡聊酒成了罵架。班裡的老師見勢不妙,趕緊出來勸和“大家的話題有點走偏了,請回歸正題哈。”但是老師的話根本沒起一點作用,直接被跳過去,家長們繼續相互懟罵。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這場“別開生面”的家長群罵戰,從晚上七點半,持續到半夜十一點半,整整4個小時。最終氣的老師自己退群了!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真是服了這幾位家長,竟然把老師氣跑了!他們簡直比學生還難管教,學生還沒把老師氣跑過呢。難怪有老師曾調侃,說老師是一手帶學生,一手帶家長,而且家長比學生更能管。

參與罵戰的這些家長都有錯。聊酒的家長錯在不該在家長群聊酒。家長群本來是交流孩子們的學習的,家長們暢聊成人的話題,擾亂群的公共秩序,本就是不對的。

那位勸聊的博士家長本是好意,她阻止別的家長聊學習之外的話題是對的。但是她錯在自己言辭不當,結果挑起了更大的矛盾,越發擾亂群秩序。

家長在家長群裡罵戰,不但自己顏面盡失,讓其他家長看了笑話,同時更重要的,也丟了自己家孩子的臉。往後班裡有人說起這事,大家會說“那誰誰誰的家長怎麼怎麼樣……”讓孩子平白蒙羞。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有這樣幾件事,家長在家長群儘量不要做,不然會讓老師和其他家長煩感

  • 不在群裡聊跟學習無關的話題

家長群說到底還是孩子的學習群。老師會在群裡發作業;公佈考試情況;發一些重要通知等。家長在群裡一般也是幫孩子打聽作業;有事與老師交流;留意班級動態等。這些都是跟學習相關的重要事。

除此之外的話題,不要在群裡聊。群有群規,超越以上話題範圍,都屬擾亂群規,讓老師和其他家長煩感。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 吵架的事不要做

有的家長,因孩子間發生矛盾,就直接在群裡呼叫其他家長,既而大吵大鬧。其實這樣不但不利於解決矛盾,反而造成不良影響。

最好的辦法是私下跟老師和當事家長溝通,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好態度。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 不在公共群裡聊私家的事

還有些家長很逗,夫妻雙方都在群裡。有時就在家長群裡唱對臺戲,為了孩子的某件事,夫妻倆在群裡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說。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藉著公共的家長群,說自己的私家事,讓外人看笑話不說,如果其他家長跟孩子說起這事,難免其他學生會在班裡笑那個孩子。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 早晚時間段不擾群

很多家長群,老師都有規定,一般晚上9點到早上7點前是禁言的。這就是為了不打擾其他家長。但是有些家長在群裡發言不看時間,有時半夜還在群裡發言@人,或者一大早發消息。這樣也是不受人歡迎的。

群也有打烊的時間,禁言時間不發言。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在班級群裡,進群之初,老師會有個規定:把群暱稱改成某某學生的爸爸或媽媽。看看,我們的群暱稱上都寫著孩子的大名呢。所以,在家長群,我們一定要謹言慎行,不然,丟的真的不止是自己的臉,更是孩子的面子。

您說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你所在的家長群裡,有沒有一些家長的言行讓你覺得挺煩感的、挺不妥當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講述。


作者簡介:胡蝶,紙媒刊物專欄作者,新媒體平臺邀約作者。歡迎關注“胡蝶育兒園”,為你分享實用育兒知識,推薦優質童書。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轉發、收藏備用哦。


如果想了解這件新聞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直接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內,輸入相關關鍵詞就能搜索到了。現在今頭條推出的“搜索”功能也非常強大,大家可以試試體驗一下,不用再跳轉到其他地方搜索了,如圖——


家長在家長群罵戰4小時,氣的老師退群:切記別在群裡做這幾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