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記住鄉愁: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歷史上的郵路郵差事略

記住鄉愁: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歷史上的郵路郵差事略


記住鄉愁: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歷史上的郵路 郵差事略

唐武德七年(624),開闢去蜀漢之儻駱驛道,自京城長安經秦渡鎮過鄠縣(今西安市鄠邑區,下同)城,再到周至縣城,向西南30華里入駱谷(今周至縣駱峪),翻越秦嶺抵漢中達四川。沿途鄠縣、周至皆設驛站,鄠縣驛站在縣城北門內。

明初,縣城北門內設鄠陽驛,縣城東北30裡龍臺坊設龍臺驛。鄠陽驛東至西安府70裡,西至周至縣城80裡。龍臺驛北至咸陽縣30裡,南至縣城20裡。成化年間兩驛先後廢棄。

驛站廢棄後,鄠縣驛郵主要靠遞鋪。其時縣衙設總遞鋪,後移縣衙大門東。額設鋪兵10名,歲支銀60兩。明弘治年間,知縣文昭將遞鋪移置東郭門外。縣城往東依次為兆豐鋪、北龐村鋪、秦渡鋪,往西設灰渠頭鋪(今玉蟬鄉新興村),往東北20裡設趙王鋪,往西北15裡設澇店鋪。

明代初年,鄠陽驛配馬六匹,驛夫四人,扛夫二人,內撥邊塘馬三匹、馬伕二人,後有裁有增。各遞鋪設鋪夫(亦稱鋪司兵),驛夫、鋪夫均為差役。正德年間,兆豐等六鋪共設鋪夫13名。至清初,改差役為僱役,驛夫工料歲銀共256.942兩,遇閏年加銀41.4兩。

清乾隆年間,縣總遞鋪設鋪司一名,鋪夫四名,同時負責西遞15裡至灰渠頭鋪抵周至縣境;東遞20裡至北龐村鋪,設鋪夫三名;東遞10裡至秦渡鋪,再東遞15裡至長安縣祝村鋪,再往東北40裡直遞省城總鋪,設鋪夫三名。

清同治年間,仍設有邊塘馬三匹,鋪夫兩名半,年支銀107.183兩。公文官書由遞鋪傳遞,民間書信什物則靠商賈路人捎轉。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鄠縣始辦郵政,遞鋪平時閒置,若遇緊急軍情則臨時設之。時縣域郵路分南路和北路:南路沿襲古驛道,即由長安縣河池寨入縣境秦渡鎮,西行至縣城,再西行至灰渠頭入周至縣境;北路則由長安縣斗門鎮西行經鄠縣大王鎮、澇店鎮入周至縣境。其時郵運全靠郵差徒步肩挑,每路設郵差三人,日夜兼程,稱此為步班或跑步班。鄉村的郵件投送由各集鎮商號經轉。

民國初期,北洋政府興辦中華郵政,鄠縣仍沿用清末郵政機構及郵運路線。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秦渡鎮郵政局,投遞範圍為長安西部及鄠縣東南部。郵件運送由西安至縣城郵運幹線承擔,郵區內鄉村環循線路與鄠縣郵政局環循郵路銜接。

同年7月,郵政投遞擴展至鄉村,鄠縣郵政局設立趙王鎮、龐光鎮、澇店鎮(該三鎮地址適中)、上澗子(天主教堂住有外國人,郵件尚多)、文義村(系聯保模範村,且有學校兩所,時有郵件來往)、尚村(長安至周至大道經過,郵件亦多)、牛東村(村子大,人口多)等七處村鎮信櫃。各信櫃委託其地聯保主任經理,上澗子委託天主教堂經理。郵件無固定班期,各信櫃經理人不定時投送和收攬郵件,但至多不得超過五日。經理人投送平信一封,酬金半分,收攬平信一封,酬金一分,投送或收攬掛號郵件或包裹一件,酬金二分。書籍、印刷品、明信片等均無酬金。

民國後期,將南路和北路調整成周行環循郵路,即郵件由西安發班,經由秦渡鎮、牛東至縣城。返程由縣城發班,經由澇店鎮、大王店、斗門鎮至西安。西安至鄠縣段設郵差三人,至周至段設郵差一人。由郵差肩挑70~80斤郵件,晝夜兼程,多為先天下午發班,次日早或上午行百里路程按時到班。

民國二十六年(1937)5月後,西安至鄠縣跑步班改為自行車班,郵差自備自行車,郵局每月發修車費二元。將原來郵差三人裁為二人,規定去程由西安七時發班,12時30分到縣城;返程由縣城六時發班,11時30分到西安。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在縣北小寨、崔村一帶修建軍用飛機場,軍郵業務大增,鄠縣郵政局遂增加縣城至飛機場郵路,每日投遞一次郵件。民國二十七年(1938)後,國民黨中央軍校七分校第10、16、17分隊及軍官總隊、中美合作所第三訓練班等一萬多人先後進駐牛東地區。駐軍籍隸各省,郵信儲匯往來頻繁,每日通郵一次。

民國二十八年(1939)省立西安師範為避日軍飛機轟炸,由西安遷至戶縣化羊廟,遂設化羊廟師範信櫃,同時將附近龐光鎮信櫃升為代辦所,每日通郵一次。同年10月,秦渡鎮至縣城改為自行車班。

民國三十七年(1948)12月,鄠縣城至周至亦改為自行車班。

鄠縣郵政局經過數年鄉村郵路運行,至民國三十年(1941)逐漸形成鄉村環循郵路。其投遞線路分為三段,均為每三日環循投遞一次。第一段於縣北、東北片18個村堡環循一週49.5裡,需9小時;第二段於鄠縣西北、西、西南片23個村堡環循一週61裡,需10小時;第三段於縣南、東南片23個村堡環循一週47裡,需9小時。秦渡鎮郵政局鄉村投遞線路分為南線和北線,經過60多個村堡。


記住鄉愁: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歷史上的郵路郵差事略


記住鄉愁: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歷史上的郵路郵差事略


記住鄉愁: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歷史上的郵路郵差事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