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玉林师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女博士在孩子家长群大放厥词,怎么看?

战略绩效管理


家长群里,从来都不缺乏故事!

有家长与老师之间互怼的;

还有家长与家长之间互怼的……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在家长群中“发威”一事,引发人们热议!

“本人,徐xx妈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徐xx爸爸,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告去吧!我们这么低调,你不告,没人知道我们这么优秀!”——选自红星新闻

或许有人会有疑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看似离我们很遥远,怎么会与其他家长吵起来呢?

根据媒体报道,原来是博士所在的家长群里,有一些家长聊了一些无关学习方面的事情。

博士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就大发雷霆,对一些家长进行痛骂……

老穆认为,博士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制止家长群中这种不良的风气!

试想一下,家长群里整天聊着“酒”、“情感”一类的事情,怎不让人厌烦吗?

博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看到这种现象,对其进行批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她不仅是批评,还有辱骂,且骂人的话很难听……

高学历,真的就有高素质吗?

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老穆说语文


博士很了不起?那么狂妄!出口成脏的!有什么好得瑟的,我家那栋楼几乎都是博士,我老公也是名牌大学博士,都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很谦虚低调,虽说家长在群里谈论学习以外的东西不好,只要不是太频繁也没什么啊,尊重学校规定做好自己就行了,看不惯你可以退群,何必像个泼妇,玉林师院也就是个二本院校,有本事就去北大当副教授啊,垃圾博士!


用户4344160057890


你们在群里聊吃喝嫖赌抽,群里头又有小朋友在,看到了会学坏,不吊杠你们这些人怎么的得?很多人就知道批评人家博士有多了不起,你们是真没感受到群里那些素质低下的家长都聊些什么,说说我的相似的经历,我们小区的业主群,天天都喜欢聊一些维权,泡妞,出轨的事,你聊维权我很赞成,但整天不管已婚未婚,总聊一些泡妞,出轨的事,而且个个都觉得自己很牛逼,很高手,这样的群,我特么也想表明我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留学海龟,直接吊杠他们这些俗人![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发怒]


总有民女想撩朕


玉林师院的博士为一小学生家长,因为有其他家长在小学家长群里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讨论喝酒),引发了此家长的不满。所以该家长在群里说了很多不文明的话。其他家长提议把她踢出家长群,她就说出了自己和孩子爸爸的身份:本人,徐*妈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徐*爸爸,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


我刚刚把整个聊天截屏看了一遍,该博士家长确实在群里骂了很多句。

首先我的第一个观点,其他家长有错在先。

在学生家长群里聊“贵州叫茅台,四川交五粮液,山西叫汾酒等等”这样与学习没有一点关系的话题确实不对。家长群的主要目的是给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一些聊喝酒的家长先错了一步。

第二个观点,该博士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对。

当她看到家长群里聊喝酒时,就开始说“够了,喝死你们”这样的话,处理方式有点过激了。她完全可以直接提出建议:不要在这个群里聊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果其他家长仍然不听,再向老师或学校反应这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我相信,如果她直接提出建议,其他家长也不会不听。所以她不应该直接骂人,应该先劝说。我觉得该家长说的“以后任何与学生学习、纪律、在校表现、活动无关的,不必再聊!”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家长群里有很多学生的家长,总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认真。所以,为了照顾所有家长的心情,无关话题,还是不聊为好。


第三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家长群里的老师应该第一时间出来制止与学生学习无关的话题。

当老师发现有家长在群里讨论喝酒这种话题时,应该直接出来制止。老师是这个群里的关键人物,我相信,他出来说话,家长们一定不会不听。

总之,这位博士家长和那些讨论喝酒的家长都有不对的地方。最后,我希望这名博士家长能够意识到自己处理问题的不妥之处,同时更希望其他家长不要在学生家长群里随便闲聊。


慢城123


看了楼下的各种各样的高级教师,青云计划在断章取义,我就想呵呵了。

截图都是断开的,麻烦你们找完整的截图看看吧。说什么女博士了不起什么的,真是很搞笑。

不知道社会怎么了,总是把一个点扩大,让人去人肉攻击讨论,成为热点。

事出有因,女博士应该认了很久很久,群里经常讨论喝酒,八卦就算了。之前还八卦女博士离婚一个人带小孩子,并且这些家长还让小孩子孤立女博士的孩子。用脑子想想你会怎么做。

之所以说自己的学历,是因为家长觉得她没素质文化,只是把这些说出来,证明自己并不是这些家长说的那么不堪。

😂至于很多人说人才引进有的什么待遇,不公平之类的。我想说人家有资本,人才引进没有好的条件,谁会来这个地方教书呢?用脑子想想吧。

看不下去了,下次不要给我推送这类文章了,脑疼



铲屎官都爱看的萌宠


要低调做人

在一个学生家长群里,有这样一位家长,冲着别人喊:

“我是师院博士、副教授,谁敢踢我,试试看!”“老子抽死你!”“你给老子滚!”

用自己的身份去吓唬人、威胁人。这些话,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高学历的人之口,好像是一个小混混的语言。

我觉得,我们做人还是要低调一些。

一棵稻子,在它不成熟的时候,总是挺得笔直,一旦它成熟了,它就会低下头,弯下腰,非常的低调。

人不也是这样吗?冲着人高喊“我是博士,我是副教授”,你感觉成熟吗?

巍峨的高山,从来不吹嘘自己有多高;喜马拉雅山海拔8000多米,但它从来不炫耀自己最高,但人们仍然承认它是世界最高峰,从来没有人否定过这一点。

深邃的大海,也从来不吹嘘自己有多深,尽管有的地方深达一万多米,它也不去炫耀,而仍有人用“情深似海”去形容它。

高远的蓝天,从来不夸自己高,而人们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高度。

大地的广袤,都无法丈量,但它从来不吹嘘自己有多么的大、多么的广袤。

所以,你是博士、副教授不用自己去炫耀,你做好了,人们自然会尊敬你;你自己做得不好,却还在那炫耀自己,只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凡是有才能、有修养的人,做人往往是低调的。

诸葛亮既有智慧,又扎实肯干,可谓是鞠躬尽瘁。但他做人却很低调。刘备死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儿子刘禅不才,要诸葛亮取而代之,接替帝位。诸葛亮坚决不肯,只低调做自己的丞相,辅佐刘禅治理蜀国。

大文学家鲁迅 ,一生著作等身,光杂文就写有千余篇,还写了许多部小说,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时,鲁迅却十分低调,说自己没什么经验体会,只要多读多写就行了。

科学家钱学森,人们都称他是“导弹之父”,可他却十分低调地说:“导弹、航天,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不是一两个人能搞成功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

钱学森是国防部研究院院长、科协主席、政协副主席。可钱学森从来不说自己是什么大官,总是低调地说:“我是一名科技人员。”

可见,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有修养的人,越是低调;越是那些半瓶水的人,越是那些修养不够的人,越是愿意炫耀自己。

人们敬佩的不是学历高的人,也不是学历低的人;人们敬佩的不是职位高的人,也不是职位低的人,人们敬佩的是低调做人的人。


闫老师教作文


最近两天,广西玉林市玉东三小一个家长群内,一场骂战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因不堪家长群内聊和学习无关话题,该校17(02)班一名家长大骂群内其他家长是“陪酒女”“戴绿帽”云云。对此,其他家长建议将这名家长踢出微信群时,这名家长声称她是玉林师院的博士、副教授,“谁敢踢我,试试看?不自量力!”

笔者认为:虽然在孩子的家长群聊无关学习的话题,也不应该。但是这位女博士也没必要发那么大脾气说出有失身份的话语。

从这件事笔者又想起了人们常说的:有文凭不一定有水平;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有身份不一定有素质。

当事女博士,确实是一位有身份没素质的代表。

真心希望那些有身份的人,身份和素质同存。否则,你的身份一文都不值。


LaoHuang188


我有几个观点,望大家不喜勿喷。

一、行为上挺女博士。

班群不适合经常性用来聊喝酒,更反对家长们八卦其他家庭的事,甚至涉及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比如别的家长离婚与否,小朋友们有时候会拿这种事来攻击人;从聊天记录看,讨论喝酒在班群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也有,教师在群里的管理作用已失效,若家长是一个较真的人,确实很容易被这个一点都不配合、不懂得看场合、没有分寸的行为给激怒,女博士应该做了不少家长想做的;女博士自报身份,从记录对话来看,一是愤怒到一定程度了,开始显示身份来保护自己矮化别人,而是回应人家说要怎么着她,她欢迎人家去,所以回应也没大毛病。

二、言语上,女博士有点过激了。

但是这可能跟个性也有直接关系。会读书,会教书,跟人家个性火不火爆没直接关系。很多人拿她的身份和博士学历来说事,一部分是刻版印象,认为这俩身份的人都该是温文尔雅、很有风度、处事不惊的模样,而非这样气急败坏,甚至有人称之为泼妇骂街的模样;另一部分原因,我想该从键盘侠说起,有些键盘侠确实仇富、仇高学历、仇任何比自己优秀的社会上层人物。

当然,无论女博士身份学历如何,那过激言语解决了班群过多聊废话的问题,但是也把老师气走了,更把自己摆在一个箭靶上了,这叫损敌一千自伤八百,亏了。

三、教师没有发挥作用。

场面失控,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是当了七年的班主任,每届都有班群,也碰到过家长群里吵架,家长发广告等各种事情。班群所有广告、暴力、色情、与孩子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必须发挥作用,因为群是你建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而建立的,你是管理者,在群里,只有教师和家长,不该有别的身份存在。

此次事件中,教师就像夹在婆媳中的无能丈夫一样,没有发挥好中介的调和作用。该制止不该有的聊酒话题时,不作为;该调节家长们矛盾时,就简单一两句话;场面有点失控时,跑了。这一步步下来,他们确实没有做好。负责任的老师不该是这样的。

教师工作繁重,微信群又是必建的,方便与家长沟通,虽然这会加重工作量,但是还是得家园合作好、管理好班群,让教育更有成效。


漂流的尾巴


养儿育女,父母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将来能走多远,飞多高。孩子将来的成就早就在父母的教育里体现。

对这个女博士的“博士”身份有一点点怀疑。

“中国社科院”女博士怎会屈居于玉林师院这一个小学校。

我也经历过小初高三个阶段,也加过三个阶段的家长群。

幸运的是群里家长较多但家长们素质都较高。并且家长会委员,群管理员很负责任,家长群是用来交流孩子们学习问题的,家长们也都知道那些话题该聊那些话题不该聊。

对于小学初中高中家长群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可以在群里交流孩子学习问题,作业问题等,方便家校联合管理好学生的学习问题。

加入家长群的目的有四:

第一 主要是想知道自己小孩在学校的学习态度

第二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第三 了解家长对小孩学习,教育的一些情况

第四 了解学校所收取费用等其他问题

所以家长群里聊的问题只能与孩子 学校 教育有关,家长需要定好自己的位再发言。

家长群里什么人都会有,有可能有“严书记”那样的达官贵人,也有辛苦劳动的社会民众,还可能有“中国社科院”的女博士……,总之“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这位女博士发飙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气愤但极点

第二:“情商太高”

第三:自认为“天下第一,无人敢惹”

我认为大家都在家长群,孩子都在一个班,低头不见抬头见。

成绩家长群初衷是为了方便家校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

在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同时家长更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言传身教。毕竟老师只对孩子起一个引导运用,而家长对孩子呢人生起决定性运用,能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就。

希望再无此类事件发生,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一个好的人生榜样。

预祝您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昂驹视界


刚看到这个新闻,的确是很让人震惊的。很多人都在谴责女博士的行为不当,我找了很多相关信息了解的大致意思是微信家长群里刚开始是几个家长在聊酒,引发女博士对家长群使用不当的不满。女博士认为不该在学校微信群里聊无关学校学习的事,紧接着女博士和家长开始对骂起来。我认为女博士大放厥词的行为的确存在不恰当,但是某些家长的行为做法又有多恰当。

(一)

女博士在家长群大放厥词的行为是不对,情绪失控不顾行为的后果会影响家庭生活

这真是应了一句话,人在被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借助某些事情爆发出来。从女博士在家长群里和某些家长的聊天内容来分析,女博士的婚姻生活经常被某些不明真相的家长们因为好奇而相互打听猜测,可能更过分的是在家长群里面暗暗猜疑,甚至是在家里面当着孩子的面去谈论询问。这些长时间猜测可能传到了博士女儿的耳朵里,传到了女博士耳中。这些谣传又不是什么好话,对当事人的心理自然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何况是传到一个小孩子耳中。长此以往本来就没有的事因为家长之间的胡乱猜测,因为一些事最终爆发出来。从事件发生的聊天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女博士的确是很生气,已经不顾后果了,也是不想继续沉默下去。

女博士的大放厥词行为是让很多人清楚的了解了自己的底细了,但是不知道她要的这种影响和后果是不是她开始想要的,我们不得而知了。所以,面对不合理的、令人愤怒的事情,我们还是要理性对待。

(二)八卦谣传一直是被大多数人当成酒足饭饱之后生活聊天说笑的内容,它的危害性很大,我们应该及时制止、停止

我认为女博士的言语行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她认为家长群里某些家长长期对其婚姻隐私的过分胡乱猜测,是不尊重她家庭婚姻生活隐私的行为。我相信大多数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都有遇到过类似以讹传讹、毫无根据的谣言,对于当事人更多的时候真的是很无奈的,解释不信就相信清者自清,但是涉及到孩子问题很多人会受不了。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生活,随意猜测、损人的八卦谣传行为应该远离和不参与。

(三)老师管理家长群威严不够、处理方式有误,要正确使用家长群沟通

从发现家长群里家长互相对骂的时候,班主任和老师就已经发觉事态严重。然而,相关老师只是简单一句话制止家长的不当行为。并且,在连续警告家长以后,还有家长继续在表示愤怒。但是,老师还是采取简单一句话的制止方式。当一句话已经不能制止盛怒的家长时,老师三次警告都没用时就该及时采用必要措施把还在宣泄愤怒的家长暂时移出班级群沟通,让处于愤怒的家长先冷静下来。然而,最后的结果是老师看事情发展到控制不住竟然退群了。家长群里面家长尤其多,各行各业有很多,很多家长都会时刻关注家长群的动态。个别家长在群里的宣泄更多的时候是一时冲动,但是这些冲动对家长群带来的不利影响却不是暂时的。

家长群本来是学校为了方便家校沟通建立起来的微信群,它本应该成为孩子教育工作的沟通服务工具,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在群里分享有关教育孩子的问题。现在却成为某些家长为了互相披露隐私,借此用以暗中伤人的武器,这不能不说是家校教育联系沟通的一种失败

以上评论是个人对此问题的浅显看法,欢迎各位条友的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