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消失的古国—扶余国

扶余国是由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国也家是中国东北及外兴安岭与库页岛地区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国家。扶余国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历时约700年。

前期国都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后期国都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扶余国曾是汉朝的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后来汉献帝时,其王求改属辽东郡。传说历代扶余王故去时,玄菟郡太守都会赏以银镂玉衣为葬具。

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写做“凫庾”,是华夏九夷之一。

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

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龙岗山脉),东与挹娄(有人说张广才岭),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松花江)。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扶余的起源于今吉林省的松花江流域,辽宁省昌图县、洮南市以北,至黑龙江省双城市以南,皆其国土。扶余最强盛之时,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三国时代的一里约为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约900公里)。

消失的古国—扶余国


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被灭国时就已存在。《三国遗事》传说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无奈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

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大武神王杀带素后扶余开始衰退,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晋书记载永和二年夫余为百济所侵西徙近燕。之后到了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慢慢步向衰亡。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346年慕容氏又攻击扶余,最后在北魏时期被勿吉所灭。渤海国曾经在东扶余故地建扶余府,领扶州,仙州,扶州领扶余,布多,显义,鹊川四地。辽时属黄龙府管辖,金朝置蒲与路(于农安故地置济州),明朝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扶余是最早从濊貊中脱离建国的部落。早期扶余人受濊貊人统治,后来濊貊人受扶余统治。

消失的古国—扶余国


扶余律法对犯法者严惩。杀人者死,没其家人为奴;奸淫、忌妒罪死刑,暴尸山上;盗窃罪需要赔偿所盗价值的12倍;谋反者先火炙,后斩首,家人为奴。

婚俗方面,扶余社会容许一夫多妻,而且有兄长死,则弟娶嫂为妻的转房婚风俗。

扶余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盛产名马、赤玉、大珠,貂皮。社会盛行巫术,也会在战争时祭天占卜以预知吉凶。其占卜方式是杀牛而观其蹄,如果牛蹄并即为吉兆。每年阴历12月,举行“迎鼓祭”,人民饮酒歌舞,大赦天下。扶余国与其他秽系民族不同,其他秽系民族是农业民族,扶余国是农牧兼有。扶余也重视农业,如作物失收,归咎于国王,要杀或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