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現在很多父母對於養育孩子,信奉的就是“釋放天性”、“散養”“放手”,想法固然是好,可是,用這樣的方式去養育孩子,最後卻事與願違,養出了野蠻、沒教養、沒規矩的孩子。

之前去南京遊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幾名兒童在館內水池邊,用鵝卵石“打水漂”,而家長就在旁邊淡定圍觀,還不時舉起手機拍照。

類似的案例太多了:

四年級的男孩猛推孕婦,被質問原因時竟說:“我就想看看她會不會流產”。

4個“熊孩子”闖進西瓜棚,踩爆農戶9000斤瓜,僅僅因為無聊,想找點樂子

……

鼓勵孩子探索,不禁錮孩子思想本沒有錯,可為什麼熊孩子越來越多?

因為很多父母錯把“縱容”當成“自由”,沒有規則的教育,釋放了孩子的心中的“小惡魔”。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很多家長認為立規矩是為了約束、限制孩子的某些不恰當行為。

其實不是的,給孩子立規矩是讓孩子明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孩子年紀小的時候需要一個基本準則去遵守。

蒙臺梭利說:“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樣,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都說“3歲看大”,孩子3歲之前,父母就應該逐漸把規矩立起來了。

但是在制定規矩的時候,有一些原則是需要遵守的。到底是哪些原則呢?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1、不要囉嗦

低齡兒童的注意力很短,對於長篇大道理根本就不能理解也聽不進去,所以在遇到一些事情,嚴令禁止不能做的時候,家長不如直接乾脆點給答案。

如果在那邊解釋一通,孩子可能還不會理解。

舉個例子,當孩子過馬路的時候,不必告訴他為什麼不能在馬路上跑,直接說“站住,危險,不能跑!”這樣的詞彙,孩子會更容易理解。

2、及時糾正

當孩子犯錯時,要趁熱打鐵。千萬不要等一會再說,孩子會忘記的。

比如在商場,他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就應該把他拉到一旁,告訴他這個行為是錯的。

如果當時聽之任之,回家以後再跟孩子提到這個事,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3、不討價還價

一旦規矩設定好以後就要嚴格執行,不論獎罰都不能夠討價還價。

而且我們要注意一點的事,我們要謹防“事後獎勵”,比如孩子在哭鬧,你跟他說:“如果你不哭了,媽媽就給你買小汽車。”這樣做,孩子很快就會掌握了一種叫做“要挾”的技巧。所以不要跟孩子討價還價。

4、堅持原則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孩子的教育需要每一位父母的關注和堅持。

當孩子犯錯了以後,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要讓孩子覺得大哭大鬧以後,就會沒有事。錯就是錯,孩子做錯事不要緊,但一定要讓他了解這件事是錯誤的,以後不能再犯!

另外,家長需要把制定的規矩告訴給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員,達成一致之後就開始嚴格執行。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對於孩子來說,規則不是限制,而是界限。

生而為人,至少要守住三個底線:不傷害自己、不打擾他人、不破壞環境。

1、不傷害自己

孩子沒有安全意識,對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受傷害最多的還是自己。

前幾天剛看到的新聞,12歲男孩因為賴床被家長訓斥,竟從6樓的家中翻出窗外,睡在了5樓的防盜窗上,最後被消防員救下。

還有一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只因想模仿動畫片中的情節,撐著一把小雨傘從13樓跳下。萬幸落在6樓露臺,被鄰居發現及時送醫,撿回一條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孩子看不到背後暗藏的危險,家長也常常不以為意。

比如,在車流密集的馬路上橫衝直撞,隨意把玩剪刀、菜刀,無視“水深危險”的提示下河戲水……

你不及時給孩子安全教育,最終可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給孩子建立“不傷害自己”的規則,他們才懂得什麼行為不被允許也就不會“傳遞傷害”,孩子才知道尊重別人,遵守社會道德,才能去珍惜生命。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2、不傷害別人

不懂得什麼會傷害自己,也更加不會顧及別人的安全。

10歲男孩在8樓的家裡看動畫片,嫌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太吵,一氣之下用小刀子將施工者的安全繩割斷,致其懸在半空中動彈不得。

江蘇江陰某小區,一個過路的22歲女子,被頂樓扔下的磚塊擊中頭部,當場死亡,闖禍的是兩名二年級小學生。

孩子在2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有時會通過打人,或其他挑戰別人底線的行為,來感受“我”的力量。

制定規則,約束孩子的一些行為,提高他們的自控力,不做傷害別人的事,也為他們以後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3、不破壞公共環境

江蘇江陰三個小學生,兩個星期偷走了42輛公共自行車,造成損失超過15萬元。他們破壞鎖止器,再把自行車騎走。

而當公司向孩子家長提出經濟賠償時,家長態度冷漠,不願賠償。

有了家長“撐腰”,孩子無需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恐怕今後將更加為所欲為。

告訴孩子:我們有使用公共資源的權利,但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私自佔有或破壞。

還是那句話,你不教育孩子,這個社會早晚會替你教訓他。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給孩子立合理的規矩,讓孩子在秩序中成長,學會判斷是非善惡,把規則內化為骨子裡的教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尊重別人,不傷害別人的人。



別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 END -

3歲前不立規矩就晚了!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互動專欄

讓孩子快樂成長固然重要,

但快樂不等同於放縱,

學會遵守規則,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對於孩子來說,合理的規矩與秩序,

不是牢籠,而是軌道,

幫助他人生的旅程,一直走在正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