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交通投資超200億元 江門今年加速“融灣”

交通投資超200億元 江門今年加速“融灣”

今年,江門市安排交通大會戰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00.9億元,加快融入全國軌道交通網絡。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攝

2020江門兩會

在過去的一年裡,江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交通大會戰”縱深推進,文旅融合蓬勃發展,民生保障不斷完善,在工業、交通、文旅、民生等方面都呈現了可喜的變化。記者在昨天開幕的江門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上了解到,預計2019年,江門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超3000億元,同比增長(下同)4%以上,全市經濟實現了穩中求進、健康發展。

在昨天的會議上,江門市市長劉毅代表江門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期,從交通建設、產業發展、文化建設等諸方面,對今年江門如何加快在大灣區建設中的步伐,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目標和方向。大灣區建設的“江門進行曲”已經奏響。

2019年“成績單”

2019年,預計江門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超3000億元,同比增長(下同)4%以上,全市經濟實現了穩中求進、健康發展。

工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1000億元,增長3%。新引進高端裝備製造等五大新興產業超億元項目91個、總投資388.5億元,佔全市引進超億元製造業項目總投資的67.6%。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870億元,增長9%左右。

實際利用外資54.5億元,增長14.9%。

全年接待遊客7673.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90.5億元,分別增長18.2%、17.5%。

“交通大會戰”完成交通投資193億元,交通“硬聯通”不斷加強。

全市各級財政投入民生事業292.57億元,增長12.9%,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近7成。市十件民生實事投入36.37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2.3%。基本完成5097戶16659人的脫貧任務。

交通互聯:實現三區四市鐵路客運站全覆蓋

記者瞭解到,今年,江門市將圍繞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安排交通大會戰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00.9億元,加快融入全國軌道交通網絡。

據瞭解,今年6月,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計劃投入使用。此外,南沙港鐵路也有望建成通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江門將推動南沙港鐵路客運改造,力爭實現三區四市鐵路客運站全覆蓋。

此外,江門市還將推動深茂鐵路深江段動工建設,力爭珠江肇高鐵年內動工,穩步推進深南高鐵前期工作。加快高快速路網建設。確保中開高速鳳山互通至雙水互通段建成,開春高速基本建成,打通西部連接珠三角大動脈。加快銀洲湖高速建設和開陽高速擴建,推進黃茅海跨海通道盡快立項並開工,加快江鶴高速擴建、中江高速擴建,南海至新會高速、廣臺高速開平至台山段的前期工作。推進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升級,加快建設江門大道與佛開高速連接線。圍繞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快速連接線等。

在水路運輸和碼頭等設施建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推進江門高新區公共碼頭一期儘快投入運營,加快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和廣海灣進港航道、防波堤、LNG接收站碼頭、萬噸級通用碼頭等的前期工作,深化與廣州、深圳、珠海港口戰略合作。加快推進恩平馮如通用機場、台山通用機場等前期工作。

文化相融:以僑為橋共建人文灣區

在去年11月14日舉行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開幕式上,江門正式啟動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力爭到2035年,建設成為配套完善、特色鮮明、影響卓越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

在人文灣區建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以僑為橋共建人文灣區,深入打造僑務強市、文化強市,全力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今年,江門市將積極籌辦2020年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及第七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少年中國說”、華人嘉年華等系列活動。

同時,江門市也將進一步做好僑鄉文化資源的挖掘、傳承和活化利用,積極創建國家級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將啟動名人博物館群、名人數據庫、港澳影視製作基地、僑鄉文化示範村等前期建設,做好僑領祖屋(故、舊居)保護工作。

文化和旅遊密不可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江門市將開展僑鄉歷史文化遊徑和美麗鄉村旅遊建設,加快赤坎古鎮、古勞水鄉、台山海絲史蹟考古遺址公園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推動開平市加快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辦好中國粵菜美食文化節暨開平家宴美食嘉年華。創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打造港澳影視基地。積極發展“夜經濟”,打造區域消費新熱點等。

產業互補:探索區域合作新模式新機制

在產業發展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江門市將大力推進珠江口西岸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建設,探索區域合作新模式、新機制,高規格高標準開展集聚發展區規劃編制工作。

為打造融入大灣區的產業發展平臺,今年,江門將推進五大萬畝園區和“1+6”核心園區提質增效。確保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江門市(鶴山)精細化工產業園順利通過省的考評。大力推動村級工業園和低效工業用地升級改造,提高園區土地集約利用效率和綜合效益,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對於投資者關注的營商環境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江門市將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市縣兩級同步推進改革事項全覆蓋。企業開辦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加大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微信+智能化審批”改革力度,推進企業退出制度改革,破解企業“註銷難”。全力打造全數字化“掌上政府”和“智慧大腦”,建設省政務大數據中心江門節點。推進“政務服務無堵點城市”建設,實現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率、就近辦率、馬上辦率、網上可辦率達100%,全流程網辦率達60%,100項高頻事項實現全城通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今年將全面實行“一張表單”“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打造招投標交易風險點監督系統,在江海區探索試點項目實行招投標“評定分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江門市將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加快制定“科創十條”配套實施細則,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1700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450家。持續做強“科技杯”創新創業大賽品牌。建設環五邑大學創新生態圈,支持五邑大學與港澳高校開展科研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