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什麼是你去了北京才知道的事情?

  1. 1 北京幾乎是全世界唯一沒有河流穿行而過的巨型城市;
  2. 2 海淀區沒有一座超高層建築(電視塔不計),走過一個學校,又是一個學校;一輛公交車上可能分佈著從小學生到大學教授所有教育階段的人;
  3. 3 生活在北京多年的人,可能從來沒有進過故宮,沒有走過長安街;
  4. 4 北京市區的路(望京除外)幾乎全部正南正北,非常的規矩,很難迷路;地鐵也是,方方正正;
  5. 5 44路公交車繞二環一圈(非標準二環), 300路/300快公交車繞三環一圈,特9路公交車繞四環一圈,沒時間去景點可以低成本環遊一圈。
  6. 6 地鐵4號線是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經典案例,13號線則為反面教材;(現有的13號線拆分AB線方案感覺很贊,但是不知道最終能否修成期待的效果,工程難度確實有些大)
  7. 7 北京有4條BRT線路,從朝陽門、前門、阜成門、安定門成完美對稱形狀依次向東南西北輻射;
  8. 8 在13號線的地鐵上,聽到的互聯網圈的八卦,要比領英、脈脈、微博等地方的料猛的多;甚至可以在地鐵上找個人給你Debug。
  9. 9 家裡親戚在朝陽區4環外買了套50多平米的一居室(1995年建成),掛在自如上租7500塊一個月,空氣檢測合格後10個小時就被租出去了;
  10. 10 像我這樣在北京上學又留在北京工作的,總會以為北京遍地都是朋友,但是仔細一想,要不就是回老家了,要麼就是平日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可以隨時隨地約出來,數不到。
  11. 11 身份證110開頭的不一定是北京人;身份證地址是北京市的,也不一定是北京人。
  12. 12 五環外的停車場,除了京、冀牌照,還會有蒙、晉、遼、吉、黑、魯等等,數量並不少。北京的津牌非常的少,遠少於更遠的省。
  13. 13 每一輛公交車都增設了安全員,一輛車有司機+乘務員+安全員3人,在快到終點站的時候,服務人員比乘客還多。
  14. 14 全國共有高級道路立交橋6000餘座,北京轄區獨佔400座。
  15. 15 北京很大,是四個直轄市中面積第二大的,最大的是重慶,最小的是上海。
  16. 16 公司茶水間休息的時候,聽保潔阿姨和另一個阿姨說,兒子把望京的房子賣了,在長春橋這邊買了一個,以後她們老人接小孩上學方便。
  17. 17 地鐵1號線復興門站與南禮士路站僅間隔450米,曾經的小夥兒與地鐵賽跑還贏了就是在這兩站之間。
  18. 18 石景山路-復興路-復興門外大街-復興門內大街-西長安街-東長安街-建國門內大街-建國門外大街-建國路-京通快速公路;這一串地名都是直行的同一條路,連命名都是完整的對稱。
  19. 19 奧體中心不是鳥巢。鳥巢是“國家體育場”,奧體中心是鳥巢南面一座容納3w+人的綜合體育場,也很漂亮。
  20. 20 G7京新高速的“新”是新疆,G6京藏高速的“藏”是西藏,G3京臺高速的“臺”是臺北。(因臺北段暫無修建意願,目前G3的終點是福州市平潭縣)
  21. 21 北京不是隻有南站、西站和北京站。北京北站現在已經關閉翻修,會隨京張高鐵一起再次開通;北京東站以貨運為主,當然也有一個鬧著玩兒的客運小站棚,往燕郊、薊州、邯鄲等地方發發車(去過的都會很有體會);未來還會有清河站、星火站等中間的市區站點開通。
  22. 22 不論因為什麼原因辭去工作,離職當天最好要和同事、領導等客氣一點,好聚好散;城市固然大,但圈子就這麼小。
  23. 23 北京城雖然環狀向外輻射,但並不是越靠裡越繁華,相反越靠裡越原始,順著各個門的內大街走進去,是最純樸的京城生活。大部分的北漂們的活動地界兒就是那些個核心的商務區。
  24. 24 有一次坐公交擠的不行,一個北京大哥一邊看著一邊叨叨:真T M擠啊,這北京哪兒還是北京人的北京啊。一會上來一個地方口音的抱孩子的大姐,剛罵街的大哥第一個站起來給讓了座。
  25. 25 北京的高考確實比大多數省份容易的多,但是北京考生的同等水平絕對不會比其它省份差。
  26. 26 不是每一個北京人都坐擁三五套房子;二環裡的破房子,很值錢,但是有價無市;祖孫三代擠在一套老房子裡每天忙裡忙外的大有人在。
  27. 27 當年《家有兒女》拍攝的小區(取景,拍攝肯定是在攝影棚),就坐落在北京西四環定慧橋,"北京印象小區",這個小區1999年建成,但是即使放在當下,設計風格依然很前衛
  28. 28 北京戶口很有吸引力,但是有了北京戶口,生活不一定能變得更好,孩子不一定能上到好學校。
  29. 29 朝陽群眾所生活的朝陽區有多大?470平方公里。作為市區什麼概念,西城區面積50平方公里,黃埔+徐匯+長寧+靜安是150平方公里,天津南開區41平方公里,南京玄武區面積80平方公里,深圳福田+羅湖是156平方公里,新加坡國土面積719平方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