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200億電商巨頭崩盤:遭570萬用戶拋棄,鉅虧15億

有誰聽說過蘑菇街?它早在2016年便上線了電商直播,是“直播賣貨”最早的開拓者之一,如今卻瀕臨崩盤。

從淘寶到騰訊

蘑菇街成立於 2011 年,最初是以時尚+購物為主題的女性社區,上線不久後,蘑菇街便聚集了超數十萬的女性用戶,每天討論時尚,分享購物經驗。

200億電商巨頭崩盤:遭570萬用戶拋棄,鉅虧15億

蘑菇街的第一個盈利模式是:為淘寶等購物平臺輸送流量,賺取佣金,其與美麗說等導購平臺,一度佔據了淘寶近10%的流量入口。

成立的第二年,蘑菇街便拿到了1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數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吸引到了IDG資本、啟明創投、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等諸多知名機構。

但好景不長,2013年淘寶出手封殺了第三方導購平臺,蘑菇街遭遇打擊,佣金收入銳減。

面對淘寶的封鎖,蘑菇街開始轉向,基於已經積累的用戶,親自下場搭建電商平臺,直接與淘寶正面交鋒。


200億電商巨頭崩盤:遭570萬用戶拋棄,鉅虧15億

2016年,與美麗說合並之後,蘑菇街的估值一度逼近200億元人民幣,成為阿里、京東、唯品會之後的中國第4大電商平臺。

同年,一直尋求進入電商領域的騰訊看中了蘑菇街,一路追加投資,成為蘑菇街的第一大股東,騰訊給予蘑菇街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同時開放了微信支付“九宮格”+QQ錢包的雙入口,拼多多都未曾享受到如此優渥的流量“待遇”。

上市前夕,騰訊持有蘑菇街18%的股份。

200億電商巨頭崩盤:遭570萬用戶拋棄,鉅虧15億

然而,背靠騰訊這一巨大的流量平臺,蘑菇街卻始終疲軟,蘑菇街在美國上市的第一天,股價跌幅就一度超過了17%。

被用戶拋棄

蘑菇街最新的財報很不好看,但真正致命的,是其活躍用戶數和GMV的下滑。

2019年第三季度,蘑菇街的營業收入僅1.98億元,同比大跌超15.3%,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同時,連續12月的GMV為178.25億元,同比增速仍在下滑,已跌至不足10%。


200億電商巨頭崩盤:遭570萬用戶拋棄,鉅虧15億

營業收入、GMV增速下滑的背後,是蘑菇街的活躍買家數正在流失。據蘑菇街披露的數據計算,從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蘑菇街的年度活躍買家就一直在3000萬左右徘徊。

而截止到2019年三季度末,年活躍買家數更是跌至2880萬,較2018年年末,流失超570萬。

200億電商巨頭崩盤:遭570萬用戶拋棄,鉅虧15億


活躍買家停滯,對長期虧損的蘑菇街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相比較而言,拼多多雖然也虧損,但其GMV和活躍用戶卻始終在強勁增長。要麼虧損留下用戶,要麼盈利失去客戶,絕不能一邊虧損一邊損失客戶。

此外,在蘑菇街重點發力的直播帶貨方面也存在著問題。

受流量限制。蘑菇街的達人網紅能力再強數量再多也無濟於事。直播本身不是引流形式,它本質其實還是為了變現。蘑菇街的GMV可以通過直播電商提高,可受限於平臺本身流量可能導致其直播業務增長天花板非常明顯。

失誤在哪裡

不得不說,在很多時候蘑菇街踩點踩得蠻準的,比如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直播電商等,但現在我們談到這些領域的代表企業時很少會提到蘑菇街,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怪蘑菇街生不逢時,還是應該恨鐵不成剛。典型的“起大早趕晚集”。在戰術上的確夠勤奮,但似乎沒能發展成企業長期堅持的一種戰略性佈局。

蘑菇街在戰術設計上似乎都沒什麼太大問題,但為什麼效果卻很難盡如人意呢?

蘑菇街從成立開始似乎就不怎麼喜歡選擇走大路,總是發掘一些小眾的,偏門的路子去走,在打法上似乎缺乏真正的長期主義。除了前面我們所的一些佈局,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蘑菇街還有蘑菇短視頻,知名度似乎很低,是專注年輕旅行愛好者的創意旅行短視頻社交軟件。或許這也是為了規避同一站式電商平臺或者抖音、快手們的直接碰撞。

但小眾是把雙刃劍。在個性化爆棚的當今社會,一時的圈層文化可能很快就成為過去式,對於很多過去幾年興起“明星”平臺而言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蘑菇街如此,如涵如此,小紅書亦是如此。對於這類平臺而言,需要時刻把握用戶喜好變化,跟上時代節拍,可踏準節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