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孩子叛逆怎麼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孩子見到人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其實這些都是在孩子幼兒期的培養方式造成的,而不是孩子剛出現的問題。

孩子出生是由父母決定的,孩子成長是大人決定的,孩子性格是大人寵出來的,孩子的胃口是大人喂出來的。

父母決定了孩子的出生,孩子身邊的大人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首先,孩子應該父母照顧還是爺爺奶奶照顧

孩子最早期,一定要應該由父母自己帶,用時間和耐心來陪伴孩子,並忍著孩子的哭鬧,如果必須要給爺爺奶奶帶,那麼晚上也必須由孩子媽媽來帶著入睡,平時休息時間,媽媽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陪伴孩子,這樣孩子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每天孩子都能看到父母,每天都有人陪伴,這樣有撫養基礎孩子未來就不會叛逆,會更陽光,自由。

如果直接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來帶,自己平時也很少接觸孩子,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再回來,那麼這時當看到孩子哪些方面需要改變或糾正,父母這時來教育孩子,這時的孩子就會叛逆,因為小時候沒有撫養的基礎,如果有撫養基礎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情感撫養非常重要,如果必須老人帶孩子,那就必須晚上要媽媽來帶,每天都要與孩子接觸,陪伴孩子,讓媽媽自己負起責任,不能放手不管,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的第一個臺階就是情感,這個情感是一個基礎,它還會影響孩子的後面發展。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第二、寂寞中長大的孩子社交能力弱

社交這裡指說話、與人溝通,雖然我們認為都會說話,但是說話成度也是與撫養有大多關係的。

一個孩子的語言能力,與成長環境密不可分,一個孩子在聲音中長大,那麼語言能力就強,一個孩子在寂寞中長大,語言能力就弱。

如一個孩子被爸爸媽媽帶出來到外面,遇見同事或熟人,大人相互打招呼後,讓孩子叫叔叔阿姨或是什麼,如果這時孩子頭一抬,兩隻眼睛看著你,叫了叔叔或阿姨,叫的親切,那麼這個孩子一定父母陪伴時間很多,且還有爺爺奶奶在身邊,因為這個孩子小時候,身邊一定有很多人,家裡有很多交流的聲音,這樣孩子的言語能力就強且不會內向。

相反的就是,家裡人少,孩子小時候看到媽媽在遠處正忙著做事,這樣孩子就會自己玩,沒有人溝通,這樣孩子就會內向,帶出來遇到熟人,讓叫叔叔阿姨,孩子就不會像前面那種一樣,可能還會低頭不說話,拉著大人快點走吧。

這就是寂寞中長大還是聲音中長大,有情感和沒情感的區別,一定是有情感的言語豐富,沒有情感的一定是言語匱乏。

所以,我們平時接觸的人有的是滔滔不絕,有的可能就是低頭不語,所以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影響到社交能力。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第三、社交能力強,學習成績差

為什麼有些家長說孩子挺聰明,但是就是成績不好呢?

其實這與孩子小時候的成長圈有關,平時生活中家裡人多,那麼接觸的人就多,每天一睜眼睛就是人,所以這樣的孩子就不能承受寂寞,那麼上課時孩子習慣性的看人了,上課就看老師,由於看老師沒有看黑板,這樣一走神就學不明白了,就像是一個人收拾屋子,電視上播放的劇情沒看明白一樣,因為沒注意看那段劇情過去了,不知道講什麼了後面就不明白了,孩子也是一樣,看老師了一留神沒聽明白,後面的就更不明白了。

另一種就是平時家裡人少,父母可能也照顧不到,平時自己玩,那麼接觸人少,就不感看老師的,他就會去認真的去看黑板,注意力集中了,聽的就明白,自然學習就好。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那麼怎麼孩子注意力集中呢?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培養孩子的寂寞期,這就是讓孩子去做一件事,如畫一個畫或是完成一個手工,開始時間定10分鐘,不要打擾他,但也不 讓他弄別的東西,如果在這10分鐘內孩子去弄別的就提醒他任務還沒完成,等持續一段時間,孩子可以10分鐘專注了,再加長,慢慢的加到45分鐘,這也是一節課時間,這樣孩子就可以專注的上課了。

孩子叛逆、內向、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出在這裡

培養孩子專注力最好的養成時間應該在3歲前。

總結:孩子在幼兒期,我們應該給他陪伴,身邊關愛的人多,接觸的人多,聽到的聲音多,長大以後的語言能力、社交能力、性格也就更好,社交能力強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3歲前要注意培養專注。

親子教育是分為階段的,

一、 3歲之前的幼年期,一定要給予適當的陪伴,讓TA有安全感,和情感陪伴。

二、 3到6歲之間,教會他剋制人性、鼓勵說出理由,防止壓抑、防止自私、防止嬌氣。

三、 6到12歲是少年期應該提高孩子身份層次,與孩子成為朋友。

四、 12到18歲,應該給足夠的層次,與我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再當做孩子一樣管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