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怎麼找前任複合以及挽回前任?

其實整篇描述看下來,題主的需求感實在是暴露的太明顯了。無時無刻都在徵求對方“和好”的想法,對方稍微給點好臉色,好狀態,就覺得可以更進一步。


這也是很多挽回在挽回過程中會犯下的錯誤,以為對方狀態好的話,就要成熱打鐵,感激力挽狂瀾的挽回。但是事實上,表露需求感這件事情時機真的很重要!


普遍人群在接收到對方可能“狀態不錯”的信號之後,就想要趕緊表達和好的意願,但是卻沒有掌握好一個正確的時機。通常來說我們和前任之間的相處狀態都會向如下圖中所示:

怎麼找前任複合以及挽回前任?


如圖所示,藍色狀態因人而異會呈現一個比較反覆的狀態,而我們最佳的需求感表達時間,通常都是度過了曖昧期的階段,剛剛步入正軌的時候。所謂步入正軌,並不是說兩個人和好,而是你能明顯的感覺到對方已經是接受和你像戀人一樣的相處狀態,不僅僅止於曖昧,而是明顯有確認關係的舉動。


結合題主的狀況來說,我認為你們現階段是在一個平衡期和曖昧期的反覆階段。


對方的態度其實非常的明顯,對你不討厭,但是正如他的解釋一樣,現階段他很希望,或者說嚮往一段自己能夠“休息”的親密關係假期。想要爭取一點可以獨處的時間段。願意和你保持一個相對舒適的平衡狀態,不想給自己戀愛或者任何親密關係的壓力。


接下來我來詳細說一下每個階段的不同狀態,以及為什麼是或者不是表達需求感的最佳時期。(這些階段只是適用於普遍分手狀態,並不是百分之百都是這樣,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


1. 分手——冷淡期


通常來說,當人們決定分手之後,都會有一個階段需要彼此都冷靜冷靜。這個階段我們通常稱之為冷淡期。


作為被挽回的一方,在這個階段可能會竭盡全力的排斥挽回的一方。爭取自己分手之後應該獲得的權益:獨立,自由的一個狀態。在這個階段可能被挽回方也會說出和做出很多過分和傷人的話,也許他們原意並沒有他們說的那麼誇張,其目的就是為了擺脫挽回方。


打個比方來說,他可能會對你說“你真的很煩”“你不要再來找我了”“我不想再和你有很聯繫”等等。且不管對方說的是氣話還是真話。在這段時間裡,你一定要做到給足對方足夠的空間平息自己對你的“敵意”,不要去打擾對方,讓對方靜靜。


2. 冷淡期——忽冷忽熱


從冷淡期變換到忽冷忽熱,通常需要2-3個月的時間,有些情侶可能需要的時間更長,時間很難去確定,完全取決於你們分手的狀態。


但是如何去確認對方已經從“冷淡期”過度到了忽冷忽熱期其實並不難。最簡單就是:對方開始接受能夠很你溝通聊天的狀態,而不是一味的屏蔽你。願意是不是和你聊上兩句,或者回復你的消息,又或者是把你從黑名單裡重新拉了回來。


這些舉動都說明對方已經轉變了一個階段。慢慢從排斥你的高漲情緒中走了出來。


這期間被挽回方通常情緒都會比較反覆。這是因為他們陷入了一個非常糾結和矛盾的狀態當中。


首先以為自己清楚和你是分手的狀態,理智告訴TA不應該再去和你有任何的聯繫,應該斷的乾乾淨淨,你走你的陽光道,他走他的獨木橋。但是感性上頭,他又會忍不住偶爾想起你,不忍心或者捨不得完全不搭理你。


所以有時候你會感覺對方忽冷忽熱,就是以為對方的在理性狀態和感性狀態在不停的打架,有時候理性勝出,對方就會對你冷淡些,反之就會對你關係和親密些。


而此時有些朋友們就會忍不住小小的透露自己的需求感,這是非常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思路完全錯誤的原因是因為,本身對方就在“狀態打架”的一個階段,此時你以為你的需求感表露,是能夠推波助瀾對方做出感性的決定。其實不然,你的舉動,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你越是表現,對方的理性意識就會越來越湧上心頭,反而被你越推越遠,最後恢復到冷淡期。


3. 忽冷忽熱——平衡期


一旦前面一個階段你能忍住不去表達自己的需求感,一段時間以後,對方會從這種反覆掙扎的狀態進入一個平衡期。


平衡期是一個什麼狀態呢,簡單來說就是接受現狀,不再掙扎,不接受也不拒絕,隨心所欲。有些人可能認為,那這樣的狀態豈不是很渣,為什麼不能痛痛快快的給個決定。其實很多時候,被挽回者自己內心也是很掙扎和矛盾的,畢竟是相愛過的人,怎麼瞬間感情的記憶就能夠清零。所以對方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是必然的,因為TA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樣。


平衡期也是對方一個接受現狀,放棄掙扎的階段。大概心理的狀態就是,接受分手後你依然存在在身邊,因為覺得那樣的感覺很好,你並沒有徹底離開自己,但是又因為畢竟是分了手,對方不能,也不想給出肯定負責的回答,還是會有考慮,畢竟分手是事實,兩個人之間還存在矛盾也是事實。


通常在這個階段,被挽回方都會選擇一個“我們做朋友”的說法,來給彼此定義一個“合法”交往的關係。以保證雙方既不是和好的情侶狀態,但是能夠正常的和對方說話,聊天。


那麼在這個階段的時候,不能表達需求感的原因是什麼呢?與前一種不同,處在冷淡期表達需求感會有反作用的效果,而處在平衡期表達需求感,則是石沉大海的效果。


簡單來說就是,說了也是白說。不要以為前任都是傻子,以為他們不知道你是想要挽回,想要和好。既然TA已經進入了一個平衡期的狀態,那麼對方就是已經接受了和你有交流,此時對方不是出於一個情緒衝動的階段,而是處於一個心平如水的階段,你的任何感情暴露,只會是像丟入一個石頭進入風平浪靜湖裡,捲不起任何的波浪。


對方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說辭,或者是轉移話題等措施“不作回應”。任你如何表達,都將是無濟於事的,如果你表達的特別猛和強烈,對方認為,沒辦法和你處朋友了,有壓力了,說不定還會把對方一下逼回“冷淡”狀態。


4. 平衡期——曖昧期


平衡期到曖昧期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類似於題主這種。兩個人可能會有一些類似情侶之間的浪漫曖昧舉動,除了沒有明確男女關係,兩個人的相處狀態,就和情侶沒什麼兩樣。


但是分手後的“曖昧期”和兩個人談戀愛前的“曖昧期” 又不太一樣。我們都知道,其實兩個人在確定關係之前的曖昧時期是最幸福開心的階段,兩個人心裡都想著彼此,展現給彼此的也都是最美好的狀態,這個時候再來一點主動,表達一下需求感,基本上兩個人在一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分手之後的“曖昧期”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由於兩個人都是熟知對方的人了,兩個人都太瞭解對方,所以不會有談戀愛前“曖昧”的那種悸動——因為不知道,所以不自然的美化。


分手後的“曖昧期”更像是兩個人以為彼此熟悉和了解,在一起的狀態,讓彼此都感覺熟悉和安全,所以不自然的會做一些曾經兩個人習以為常的事情,比如牽手,擁抱,一些關心體貼的問候和聊天等等。


簡單來說,這個階段的曖昧舉動更多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慣性行為,因為感覺到舒服熟悉,所以自然的說出“注意安全”“早點回家”“按時吃飯”這類的問候。


這個階段不建議挽回強烈表達自己的需求感是因為,雖然你們現在狀態很好,可能真的就是差一層窗戶紙,但是對方其實還是一個猶豫的狀態,但是和前面不同的是,阻擋對方腳步的原因,更多是考慮到以後——害怕你們重蹈覆轍所以不敢邁出這一步。


簡單來說就是還在思考階段,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重新迎接你。當然了,在這個階段,我會建議大家適當的表達需求感,是給對方建立信心,消除顧慮的一個辦法。


比方說,不要去說“我們和好吧”“你要不要和好”之類這麼猛地表達。不要太快的讓對方做決定,做選擇。適當的表達,是給對方建立信心的一個過程,你可以說“現在的感覺真好”“我挺慶幸我們沒有像其他情侶一樣老死不相往來。”等等之類,積極鼓勵的語言。目的是為了讓對方:


1. 知道你有想法

2. 不會施加過多的壓力

3. 給對方一些肯定的信息

4. 認可這階段的相處


5. 曖昧期——步入正軌


步入這個階段的信號非常明顯,對方開始像剛追求你或者剛開始和你談戀愛那樣,三天兩頭的就找你,分享自己每天的狀態,聊的很歡,這個階段可能更像我們談戀愛時候的曖昧期,每天對方想得都是你,給你朋友圈點贊等等。


一旦進入這個狀態之後,再去給點信號,表達自己的需求感,這個時候才是最佳的表達狀態,也才會有想要的效果。


有些人可能要說,都進入正軌狀態了,誰不知道這個時候最佳表達狀態。但是我遇到過太多太多的人,不愛打穩牌,就是喜歡在鋼絲上走了,在步入正軌前就去表達自己的需求感,對方給點顏色就開染坊,所以太多的人走不停的在四個階段中來回反覆,就是沒辦法步入正軌。


總言之,真的希望大家在挽回感情時,求穩求穩求穩,你不是在炒股或者投資,感情這種東西,付出多少,就會獲得多少,心急永遠吃不了熱豆腐,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走的既穩又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