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小编认为,晋朝之所以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羸弱不堪,主要有两个原因:

分封诸侯王

曹魏政权由于孤立不封,从而在司马懿夺权的过程中没有人能够出来抗衡。鉴于此,晋朝大肆分封诸侯王,这些诸侯王都是有实权的,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养军队、铸钱、自由任用官吏,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这就使得晋朝的中央朝廷事实上只是一些国家的“盟主”,晋朝与其他诸侯王是平级关系,而非上下关系。不仅如此,晋朝的开国君主司马炎还给予这些诸侯王朝廷的实际官职来确保他们的权力。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世家大族把控朝堂

但若是仅仅只是诸侯王把控朝堂,能有贤臣良将辅佐晋朝中央朝廷,收拾这些诸侯王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前期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期有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都是有贤臣良将辅佐的缘故。但对晋朝而言,晋朝的朝政大却权完完全全就是被一些贵族把持着。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察举制的形成

关于这些贵族的形成,可能要从汉朝开始说起。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并不那么完善,在三皇五帝乃至后来的夏商周时期,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完全全就是看父亲是官,然后儿子是官,孙子是官,此后官位一直下传,底层人才无法上位统治阶级;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生存,必须变法图强,为此招贤。

秦国商鞅变法,专门设置军功爵,立天下为二十四等爵位,每立一些军功可晋级一等,平民最高可上升至第八等,于是乎底层人才渐渐有了上升渠道。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可是秦统一天下之后,天下无战事,军功爵不能施行,刘邦取得秦朝天下之后,承接了秦朝大多数制度,但将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改为察举制。

“察”和“举”是两个独立的词语,所谓“察”就是中央派人去地方考察,发现地方底层老百姓人才;所谓“举”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察举制的弊端

这样的制度当然比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更加先进,但是却为后期权贵家族的形成埋下了祸根。

当国家出现贤明君主的时候,察举制能较好的运行,可是当国家出现昏君的时候,却给了地方官员大员极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西汉开始几人皇帝:刘邦、刘盈(吕后)、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霍光)、刘询,这些都是好皇帝,但从此之后连着出了几代昏君,致使察举制不能正常施行。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权力私相授受

汉代规定,本地人不能再本地做官。比如,东海郡人不可以在沙东做官,必须在别的地方做官,如交趾郡,那么他想朝廷举荐的人才也是交趾郡人氏。看似毫无破绽,其实漏洞百出。比如,东海郡人在交趾郡做官的时候可以举荐一个在东海郡做官的交趾郡人氏的亲族;而对应的,交趾郡人氏在东海郡在举荐一个我的亲族。正如东汉末年世人曾言: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识书。如此这般,形成了权力的私相授受,渐渐的就形成了一个个贵族,通常称之为世家大族。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曹操的唯才是举

到三国时期,曹操开创曹魏政权,却是寒族出身,所为“寒族”也是地主阶级,但是“寒族”近一两代人兴起,而真正所谓的“世家大族”是已经兴起了数百年了。因此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权贵对曹魏政权怀揣着一种红蔑视的态度,鉴于此,三国时期的曹操推行“唯才是举”,来与世家大族进行对抗。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九品官人法

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后,颁布九品官人法,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承认这些世家大族的地位。

世家大族最终形成

这些世家大族盘踞中央王朝近千年之久,笔者之前些了一个关于世家大族的微头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相关链接我也已经附在文末。

这些世家大族始终盘踞在中原王朝的权力中心,使得底层人才没有上升渠道,天下大乱自是必然。底层人才在中原地区没有晋升空间,于是纷纷投向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来对抗中原,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前秦丞相王猛。

浅谈世家大族的形成,一个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统治地位数百年的毒瘤


晋朝最终成为色厉内荏的大一统王朝

这是由于这些世家大族始终占据了统治阶级上层地位,底层人才大量离去,使得晋朝这个中原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威慑,慢慢变得色厉内荏。要知道,汉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一直是持高压态势的。就是汉王朝分裂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对周边少数民族依旧是成高压态势的!但是在晋朝,胡人大肆南侵,有了五胡乱华的人间惨剧。

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我会陆续讲述这一时期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