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全面深化改革 破解發展難題

全面深化改革 破解發展難題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下一階段的改革任務作出部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改革在新時代都呈現出一系列嶄新的突破和進展,同時也面臨著新的任務和課題。

改革開放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社會最為鮮明的特點。40年來,中國通過銳意改革、擴大開放,大大加速了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徵之一,改革,改變了中國的昨天,也影響著中國的明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大旗,全面深化改革,奏響新時代的改革強音。

緊扣時代脈搏——

把改革不斷推向前進

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代表團參加了審議。在這裡,他深情地說,十八大後,我首次到地方考察調研就選擇廣東,就是要在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的地方,回顧30年曆程,進一步宣示把改革開放繼續向前推進的決心。

清晰的定位、堅定的態度,彰顯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這一準確把握,源於對當代問題的洞悉。

改革為解決問題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習近平總書記的改革決心不是一個抽象的表達,而是堅持問題導向的結果。

顯然,“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並不比不發展時少”。要想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是唯一正確選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這決定了新時代的改革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出,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

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作為改革的領導者,必須有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意志,才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他莊嚴宣示:“我們要以勇於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堅決衝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正是基於上述兩個方面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特別突出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與偉大斗爭的一致性。他反覆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歷史任務,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我們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方面。

堅定製度自信——

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這樣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聯繫黨的十八大前後,一些社會思潮圍繞“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相互激盪的實際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深化改革開啟之際就作出這樣方向性的聲明,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是對種種錯誤觀點以及思想困惑的政治回應;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歷史條件下高度的理論自覺。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論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向全黨闡明:“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

改革,首先要明確怎麼改、改什麼。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堅守政治原則和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具體而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改革的核心就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決不能偏離了這一條,如果偏離了,那就南轅北轍了。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方向性問題的闡明,標誌著對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個20世紀以來世界社會主義實踐基本問題再思考的開啟。在堅持基本的原則和方向不變的基礎上,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改革要讓公平正義不斷彰顯。

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也是改革開放的價值主體。在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中,人民群眾對公平的需求最為強烈。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改革要推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這是對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深刻論證和深入闡釋。從制度建構和完善的視角看,新中國成立以來可以劃分為前後兩個半程。前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而後半程的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繼續自我革新——

推動改革再取新突破

黨的十九大以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啟動,構成政治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顯著體現,標誌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牽一髮而動全身,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3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改革將進一步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制度體系的變革,改革的複雜性、敏感性、艱鉅性更加突出。這一改革不僅對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具有深遠影響,也對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義。

開放也是改革。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在全球化潮流中發展。正是基於這一大勢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局中,必須寓改革於開放之中,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極大地拓展了對外開放的空間和提升了對外開放的水平,改革開放作為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日益彰顯。

擂鼓鳴號,勢如破竹。新時代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突破,在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有力地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相信,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不斷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必將不斷取得成功和勝利。(作者吳波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