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作者 袁倚喬

一位爸爸的困惑:

“上個月孩子過4歲生日,我們邀請了很多朋友帶著孩子來做客。

嬉戲中幾個孩子發生了爭執,我的孩子緊緊抱著自己的新玩具不願意給小朋友們玩兒,另一個小客人就去硬拿。我衝過去告訴孩子要學會分享,把玩具給客人玩兒一會兒,可無論怎麼哄,孩子就是不給,最後放聲大哭,要玩具的小朋友的父母也在怪責自己的孩子……場面不要太尷尬。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我們夫妻兩人都是比較大度的人,可孩子卻很自私,該怎麼讓他懂得與人分享呢?”

育兒專家答疑:

與人分享是孩子成長中一項重要的品質,但是任何一項品質都不是父母突然下命令孩子就能學會的。孩子品格的習得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反之父母的不當言行也會破壞孩子建立與人分享的品質。在解答這位父親的問題以前,咱們不妨先來總結一下,有哪些錯誤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孩子不懂得分享呢?

錯誤示範

一、強迫孩子分享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古話在我們傳統的價值觀中根深蒂固,讓我們害怕外界非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殊不知這種認識正在干擾我們教養孩子。

在公共盪鞦韆的地方,你和孩子玩得很開心,孩子越蕩越高,這時另外一個小孩也很渴望能玩兒一會兒,可是你家孩子就是不願下來。你和那個孩子的媽媽站在一旁,你停下來開始勸說孩子讓給人家玩一會兒,可是孩子就是不答應。這時又來了一個小朋友等著玩兒,你似乎能感覺到旁人的指指點點,於是你強行拉孩子下來,告訴其他小朋友可以玩兒了。孩子掙扎哭鬧著,你卻責怪他太不懂事,不懂得分享。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這個時候,我們會覺得在公眾場合發生這樣的事,一定會讓別人覺得這家人很自私,這會讓你很沒面子。但反過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家長強行讓ta去分享,不是也沒有尊重孩子的意願嗎?正是這種強勢的做法,讓你給孩子做出了錯誤示範。

二、給不願分享貼標籤

對2-4歲的孩子講分享,真是一件比上天還難的事情——看似道理聽懂了,但行為上卻無法配合。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從2歲起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探索自己的能力範圍。隨著自我能力的發現與深入瞭解,孩子開始獨立自己的身體、情感、認知以及精神。

到了3歲左右孩子就會進入“佔有”的敏感期,通過私藏佔有食物、玩具物品來享受一種擁有的權利和滿足感。當他們發現了支配這些自己擁有的物品能夠帶來樂趣,於是才不願分享。只有當ta享受過擁有的快樂,才會把這種感覺分享給別人。如果我們這時候給孩子貼上“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標籤,那的確是對孩子敏感期的破壞。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沒有享受到“擁有”的感覺,就不會學會主動分享,所以先要擁有,才會分享,而這要等到5歲左右。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沒有的東西,是無法分享出去的。家長越是說教,孩子就對自己權利的界限就越模糊,長大後很容易只在乎他人的評價而忽略自己的感受——ta不知道自己有的時候是有權說不的。也就是說,這樣會培養出喜歡過度取悅他人而委屈自己的孩子。直到今天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有時候也不一定分得不清楚自己的權利,更何況孩子呢?

避免了這兩個常見的認知誤區,再來看看我們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品質吧!

正確做法

一、好說好商量

從1、2歲開始,在孩子自我意識萌芽時期,如果父母需要孩子配合完成某個事件,需要開始用徵求的語氣與ta溝通,徵得同意,比如:

“我可以看一下你的繪本嗎?”

“這個玩具可以給妹妹玩一下嗎?”

“你需要我的幫助嗎?”

……

即使得到的答案是“不”,也要坦然面對再商量,但要避免強迫。

二、玩具請分類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將“不願分享”的玩具放在特定的收納箱或櫃子架子上,如果有朋友來玩,可以事先告知來賓哪些是自家孩子不願分享的玩具或者放在眾人視線以外。

三、準備“多人遊戲”

如果家裡有朋友要來,多準備一些可以分享的玩具,比方說畫畫的,球類遊戲,棋類遊戲等。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四、親子間也要分享

經常分享給孩子你的一些物品,示範給孩子看,比方說: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我願意分享我喜歡的抹茶蛋糕”

“我願意和你分享我的套餐,你看你喜歡吃哪個?”

……

五、感謝孩子的分享

對孩子主動的或不經意的分享要馬上表示感謝:

“謝謝你和我分享你的章魚小丸子”

“太感謝你分享的故事了!我很開心”

……

六、對孩子敞開心扉

分享你的擁抱,分享你一天最開心的事和煩惱的事,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不止僅限於物品,還有我們的時間、想法和感受。

如果你留在孩子記憶中的只有這兩件事,又怎能指望Ta學會分享?

培養孩子的分享的品質是需要花時間的,並不是簡單的批評“你太自私了”或者恐嚇“你不讓別人玩你的玩具,大家都會不喜歡你的!”就能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恰恰是不評價、不貼標籤,不把孩子和孩子的行為混為一談,才會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界限,學會什麼是尊重、為何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