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醫各種辯證及其關係,看看郝萬山教授怎麼說

中醫各種辯證及其關係,看看郝萬山教授怎麼說

中醫學發展到今天,它的辯證方法很多,八綱辯證、臟腑經絡辯證、氣血津液辯證、病因辯證、衛氣營血辯證、三焦辯證等等,那麼六經辯證和這些辯證方法是什麼關係呢?應當說八綱辯證是辯證的一個大的綱領,它是從六經辯證中歸納提取出來的一種辯證的方法和思路。那麼從六經辯證中來說,太陽病多表證,陽明病和三陰病多里證,所以這就有了表裡的分證問題。從六經辯證來說,三陽病多陽證,三陰病多陰證,這就有了陰陽的分類。從六經辯證的角度,三陽病多實證,比方說太陽膀胱,蓄血蓄水是實證,陽明腑實是實證;那麼三陰病,太陰病、少陰病多虛寒證,這就有了實和虛的問題,也有了寒與熱的問題,所以八綱辯證是後世醫家從六經辯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分證的大的綱領。

八綱辯證它的缺點是不能用於指導臨床用方。你說我辨它是個表證,辨它是個裡證,你用什麼方?你是表寒呢,還是表熱,你是中風呢,還是傷寒?所以八綱辯證不能直接指導用方。我們劉渡舟老師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說就像一個郵遞員在送信,八綱辯證只是告訴你去哪個街道,哪個門牌號碼呢,它沒有告訴你。你要想把這封信直接送給收信人,你還必須要知道門牌號碼,而六經辯證就指明瞭門牌號碼,指明瞭這是一個太陽傷寒表實證,你就可以用麻黃湯來治療。這是一個陽明腑實證的,以熱勝為主,而腑氣不暢、未復的證候,那麼你就會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所以八綱辯證只是一個分綱,在臨床上不能夠具體的指導用方。臟腑經絡辯證是後世醫家歸納總結出來的一種辯證方法,他把每一個臟腑和每一個經絡可能出現的寒熱虛實,都給你列出來。所以後世醫家所歸納的經絡辯證中,有一些內容就來自《傷寒論》的經證,比如說太陽經受邪之後,表現了頭項強痛,或者項背強几几。這是在後世經絡辯證中,就是太陽經的證候。《傷寒論》中提到的陽明經受邪,可以表現為額頭疼痛,翕翕面赤,目痛鼻幹,夜臥不寧,這在後世的經絡辯證中,就可能變為陽明經脈的證候。那麼《傷寒論》所提到的少陽病,有目赤耳聾,胸脅煩悶,偏頭痛,這在後世的經絡辯證中,就可能作為少陽經的證候的表現之一。那麼《傷寒論》中出現的厥陰經受邪,表現了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那麼是肝家虛寒,濁陰不化,濁陰循經上撓清竅,出現了癲頂痛,那麼這在後世的經絡辯證中,這個癲頂疼痛就可能作為厥陰經的經脈辯證的一個項目。

後世的臟腑辯證,把臟腑可能出現的寒熱虛實,種種證候都羅列來,當然,《傷寒論》中涉及到臟腑病證的,也可以歸屬於臟腑辯證中的一項內容,比方說膀胱的病證,膀胱氣化不利的,表現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裡急,可以飲水消渴等等。那麼在後世醫家,他就把膀胱氣化不利的氣分證,就可能包括了太陽膀胱的蓄水證。又比方說,表寒化熱,循經入裡,和血結於膀胱,表現了少腹硬滿,或者少腹急結,其人如狂,或者其人發狂,那麼這在《傷寒論》中,叫做太陽蓄血證,那麼這在膀胱臟腑經絡辯證的膀胱腑證中也有可能把膀胱蓄血證列屬於臟腑辯證中的膀胱病證的一個血熱互結。所以臟腑辯證和六經辯證之間是這樣一個關係,六經辯證的經絡辯證為後世的經絡辯證提供了資料;六經辯證中的臟腑辯證為後世的臟腑辯證提供了基本的資料,但是兩者不能夠完全代替。

我特別想提醒大家的是,《傷寒論》中的六經辯證,是張仲景根據臨床客觀實際,一條一條把病例擺在這兒之後分類的,他所寫的內容,都見於臨床;而後世醫家,他的臟腑經絡辯證,他不一定來自臨床實際,是坐在屋子裡,分析了大量資料以後,在他的腦子裡想像的某一個臟腑,應當有寒,應當有熱,應當有虛,應當有實,他們的寒熱虛實都用什麼方子,這麼羅列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在臨床上,那麼常用到臟腑經絡辯證,裡頭的一部分內容,實際上和六經辯證有關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疾病譜的變化,我們現在得溫熱病就比較多了。所以到明清以後,人們發現固守《傷寒論》中一些方子,對臨床上的一些外感病,在治療上效果不好,於是逐漸就產生了衛氣營血辯證和三焦辯證。就我們今天來說,衛氣營血辯證主要是辨溫熱病的,而三焦辯證主要是辨溼熱病的,那麼六經辯證主要是辨風寒邪氣傷人陽氣病變的。把這三種辯證方法綜合起來,就涵蓋了所有外感病的辯證方法。

中醫各種辯證及其關係,看看郝萬山教授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