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內向寶寶的家長們,掉過的坑

很多內向孩子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家長們用心良苦,在孩子上幼兒園後,每個週末都帶著孩子去不同的地方,參加各種豐富的親子活動,看兒童劇、親子棒球、體驗農場,還有各種興趣班,目的是希望孩子多和外界接觸,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和小朋友相處。

結果呢,孩子的交往模式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反而還引起孩子的逃避、反感,媽媽自己也累得夠嗆,甚至最後,媽媽和孩子都病倒了。

家長們引領孩子接觸外部的世界的初心沒有錯,但是卻忽視了一個內向孩子與外向孩子最大的不同:

外向孩子能量的消耗者,他們需要不斷地在外部活動當中去獲得能量。

內向孩子能量的積蓄者

,參與太多的活動,對內向孩子來說是能量的消耗,他們需要在安靜的狀態下重新的儲備能量。

內向孩子自信的去跟人交往的前提:不是一味地把孩子推出家門,而是讓他們停下來修整,積蓄能量,再次出發。

制定家庭時間計劃表,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家庭生活的規律和穩定,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礎,同時也能夠為內向的孩子儲備能量。

在家庭中,建立時間計劃表,能幫助孩子建立可預知性的生活節奏。如果內向孩子能夠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提前知曉,心中有數,他們就不需要擔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的精力消耗自然就會減少。

內向孩子的時間計劃表,要注意這四點

內向孩子對環境的敏感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當外部節奏穩定的時候,他們內心的節奏也會健康穩定地發展。內向孩子的時間計劃表,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一,剛開始帶領孩子做時間計劃表的時候,從孩子已經形成規律的那個小時間段開始。目的是減少挑戰,讓孩子習慣把生活的規律用其他的形式呈現出來。

比如,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這段時間我們需要去做哪些事情呢?把這些事情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現出來,增加一些趣味性。

孩子熟悉了這樣一些形式之後,再慢慢的將時間擴展到一天,然後到一週,讓孩子對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有預知。

二,時間表不是一沉不變的,如果有假期,旅行等這樣一些突發的情況時,用時間表和孩子一起討論接下來哪幾天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可能要增加或者減少哪些內容。

當孩子的生活規律被打亂的時候,他們有可能會變得行為拖沓,手足無措,甚至還會發脾氣,所以當規律的生活有變化時,一定要提前明確的和孩子做出解釋。比如:

“寶貝,媽媽要出差2天,我們每天晚上都可以進行視頻哦。”

“寶貝今天奶奶去幼兒園接你放學,然後接你去上圍棋課,媽媽會晚一點來圍棋教室接你。”

三,有靜有動的活動搭配,可以形成一個小小的節奏圈。

這樣的節奏變化,是內向孩子身體所需要的。能夠讓孩子有積蓄能量和再次出發的機會,比如說在週末或者是旅行的活動安排當中,最好有一些能讓孩子休息,和調整的時間點。

四,最後別忘了父母也是孩子環境的一部分,孩子早期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想要給內向孩子規律健康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建立好自己的生活態度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和時間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有位媽媽聊天時說:

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安靜的呆在陽臺上玩。

每當看到這一幕,我都很焦慮:誒呀,這孩子怎麼又坐在那裡不動了呢,自己待著多無聊啊!

我有時會湊過去,拉著孩子一起玩,有時候他會很開心,但有的時候,他一臉不情願,甚至還會推開我,再次回到自己的角落裡去自己玩。

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他們非常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和時間,讓自己保持低耗能的狀態。大部分內向的孩子喜歡那種小而溫馨的場所,他們喜歡在家裡有自己專屬的一個小地盤,不希望被大人打擾。

長大一點之後,他們會渴望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有的孩子甚至會在自己的房門上貼上“禁止打擾”,還申明,如果家長要進入,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來敲門。這就是內向孩子在對自己空間的強烈的保護意識。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如果沒有特定的房間,你可能會看見孩子喜歡在家裡搭帳篷,或者用一些沙發墊,紙箱為自己搭一個小屋。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請接納孩子的這些行為,甚至加入他們,利用各種材料組合成自己的家,聊一聊你們心目中家最重要的是什麼。期待內心豐富的內向孩子能給到你不一樣的答案吧。

安排外出活動,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喜好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很多內向的孩子都比較喜歡呆在家裡,如果安排了外出的活動,你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喜好。

比如全家出去旅行,剛出門第一天,內向孩子會問:

“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回家呀,我都想家了。”

聽到這樣的話,家長真是哭笑不得。等旅行回來大家都很疲憊的時候,孩子卻異常興奮地衝到自己的玩具櫃面前,大聲喊:

“玩具們,我終於回來啦!”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這樣的言行掃興或憤怒,因為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興奮狀態是他回到熟悉場所,以及對繁忙的外出活動結束的一種喜悅。

“推”內向孩子多出去接觸外界,卻收效甚微?因為忽視了這一點!

內向孩子深受環境的影響,他們需要家庭環境給予他們安全感和穩定感。

所以家庭中一切和諧的氣氛,充足的光線,怡人的香氣,對內向孩子來說,是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能代替的,溫馨和諧的家庭一定是他們最享受的成長環境。

在想辦法讓內向孩子更多的走出去之前,盡你所能,為內向孩子創建屬於他們自己儲備能量的環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