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3种错误的陪伴方式,正在毁掉你家孩子的潜力!

这生活中有太多,缺位的、无效的、错误的陪伴方式,就是这些陪伴方式正在毁掉你家孩子的潜力。和极客数学帮一起来看看这些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哪些吧。

案例一:缺位的爸爸

3种错误的陪伴方式,正在毁掉你家孩子的潜力!

说说以前隔壁邻居的儿子小全吧,虽然与隔壁邻居不熟,但因为是对门,关门不见出门见,我大概知道一些他们家的外出与回家的规律。

小全爸爸,常常深夜回家,听说是个程序员,而且每个月至少有两三次凌晨回家的情况,他总忘带钥匙,刚好小全妈妈睡得沉,半天不开门,每次越演越烈的敲门声和叫喊声总是能把小区的人吵醒。

有一次,我路过门卫室,听到小全妈妈和楼下的门卫大爷聊天,当时,小全妈妈埋怨小全爸爸很少管孩子,即便他周末在家也很少过问小全的情况。

这样看来,小全爸爸就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型家长了。

教育专家常说,缺位的爸爸的身边,常常会站着一位焦虑的妈妈,焦虑的妈妈身后常常又有一个失控的情绪波动大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随着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孤军奋战的妈妈们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也容易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更易焦虑和担忧,也让她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容易情绪化,进而经常出现母子矛盾。

给缺位爸爸的建议:好的家庭教育,是需要孩子父母合作的,它不应只是妈妈做的事,况且,爸爸能教给孩子很多妈妈很难办到的本领。

所以,小编提醒广大缺位的孩子爸,无论你有多忙,缺位的你也要融入家庭,多刷存在感,多与家人,尤其是孩子互动。比如每天回家陪家人一起吃晚饭,跟孩子妈妈秀恩爱,陪孩子玩玩游戏、看看书,做好积极的正面的榜样。

给焦虑妈妈的建议:孩子固然重要,但他不能占据你的全部。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比如有自己的业余生活。

多学着调节自己的脾气,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和疏解情绪。焦虑的妈妈容易养出失控的孩子和心理压抑的孩子。记住,只有温柔可亲的妈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成长的力量。这一点,应采儿和Jasper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是不是说没有缺位的家长,孩子的成长会更好呢?我们看看沙湾路小学桐桐家的情况。

案例二:无效的陪伴

3种错误的陪伴方式,正在毁掉你家孩子的潜力!

据任课老师了解到,桐桐爸爸和妈妈都是事业单位的,每天上下班规律,理论上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但事实并非如此!

“感恩节快来了,桐桐,你起来说说最想感谢谁?”

“我想感谢我的奶奶,因为她每天都给我做好吃的,非常疼我;还有感谢王老师,谢谢你每天给我讲题!”

“为什么不感谢爸爸妈妈呢?”

“爸爸妈妈每天只知道看电视、玩手机、打电话,还经常说我不如亲戚家的孩子,我觉得他们不喜欢我。”

等到桐桐一说完,教室里有不少孩子也齐声表示“我爸爸也这样”、“我妈妈每天就知道打麻将”、“我爸爸总是看《非诚勿扰》,从来不陪我,还不让我说他”......

当天放学的时候,桐桐奶奶来接桐桐,王老师和奶奶聊到了这个事情。

原来,桐桐主要由住在一起的奶奶带,虽然一家四口人都住在一起,但桐桐爸爸每天回家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用手机炒股、用电视看股市;桐桐妈方面虽然也会照料桐桐的学习,但频率也不算高。

所以,即便住在一起,很多家庭也常常存在这种无效的陪伴。要么是因为家长误以为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是陪伴;要么是因为要忙于做其他事情,家里人各顾各的;再或者是因为家长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索性不管。

住在一起≠有效陪伴,所以,无论再忙,也要给孩子能感知的陪伴,能体验的陪伴。

案例三:错误的陪伴

3种错误的陪伴方式,正在毁掉你家孩子的潜力!

我们列举最常见的两种情况:

常见情况1:辅导孩子作业,家长越俎代庖替孩子完成,只检查结果,不看重过程和方法引导;

常见情况2:在一些亲子活动中,孩子在兴致勃勃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在旁热心地指挥、引导,希望可以通过成人简便易行的思维模式来提高孩子完成游戏的效率。殊不知,这样的提示可能会阻碍孩子思考、探索和发现能力的拓展。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随意打断、不是干预和代劳。长期以往,可能让孩子失去好奇心和创造力、缺乏专注力和独立性。 当孩子尝试着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你更应该做一个观察者,在需要时再做引导者,当孩子需要你时,你应该积极参与,尽量不要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况。

其实,你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等到孩子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再到大学,你们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远。

赶紧趁着孩子还未离开你的视线,多给他高质量的陪伴,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家长,不做缺位和过度干预的绊脚石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