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二戰期間,戴笠明明破譯出日軍要偷襲珍珠港的電碼,通知了美方,為什麼珍珠港還是被偷襲了?

小松語錄




珍珠港事件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製造珍珠港事件,美國自此捲入這場世界戰爭。可是在1941年12月3日,中國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截獲並破譯了日本的特級密電,並推斷出日本將向美國發動偷襲,時間是星期天,目標位置則是美國珍珠港。蔣介石迅速將消息傳遞給美方,然而並沒有引起美方的重視,最終在12月7日發生了珍珠港事件。

在珍珠港事件上,歷來便存在兩種爭議,一是美國認為日本不敢對自己發動戰爭,一是美國故意讓日本偷襲成功,並以為契機加入戰爭。那麼,是否存在第三種可能呢?



美國的自信:日本不敢對自己動手!

1941年的中國,仍然是要技術沒技術的時代,蔣老闆部裝備的武器也是從美國進口的,作為當時世界最強盛的國家,美國有他自己的驕傲,或者說自負,美國自己都沒有破譯出來,憑什麼你們中國技術這麼落後便這麼輕易破譯出來了?簡直不敢相信,於是美國不相信中國的打臉行為。

珍珠港扼守太平洋,地理位置優越,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對於美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日本自1931年開始對中國發動戰爭,但是蔣老闆是美國扶持的人,日本因此頗受掣肘,同時日本在當時還遭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為了中國以及東南亞戰場的順利,日本希望藉助珍珠港偷襲計劃痛打美國,讓美國有所收斂甚至收縮觸角。美國在收到蔣介石的消息以後,沒有作出回應,既是對中國情報工作的不信任,更是美國對自己軍事實力的自信,這裡畢竟是艦隊基地,日本真的敢偷襲嗎?但是,美國明顯低估了已經陷入了瘋狂的日本的膽量。



美國的陰謀:為加入戰爭製造契機。

即使真是如此,美國肯定也不可能承認。據美方檔案記錄,在珍珠港事件前夕,美方向珍珠港調送醫藥物資等,同時宣佈駐港美軍進入備戰狀態,只這點便很可疑。如果真是如此,美國為何會以珍珠港為代價製造契機加入這場世界戰爭呢?

1936年意大利老闆墨索里尼發表言論稱:“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1940年,德意日簽署同盟條約,軸心國集團正式形成,而軸心國集團的目標是洗牌世界,對利益進行再分配。德意的目標是在歐洲,日本的目標是東南亞,基本上是沒有美國什麼事了。那麼,美國能讓德意日如願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德意日的獲利便代表美國的利益受損,可是軸心國並沒有對美國宣戰,所以美國只好製造契機——不斷給中國提供幫助,甚至經濟制裁日本,讓日本狗急跳牆。

美國的想法很簡單,只有自己處於戰爭中,才能擁有主動權,甚至主導戰爭的進程以及走向,從而在戰爭結束以後,奪得分蛋糕的權力。於是,在1942年,以美國為首的26個國家在華盛頓開會討論併成立攻守同盟——同盟國。



美國的猶豫:所謂的特級密電是否是圈套?

關於這點,仍然有美國對中國密碼破譯技術的質疑。如果日本真有偷襲美國珍珠港的打算,並且又是發的特級密電,那麼為什麼偏偏是被技術落後的中國截獲並且破譯了呢?美國的軍事實力自不用說,日本也絕對是忌憚美國的,那麼,在中國截獲並破譯日本密報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陰謀呢?

是否有可能是日本故意將這份所謂的特級密電洩露給中國,然後借中國的嘴告訴美國?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戰術思想,美國人雖然不會這麼概括,可思想還是有的。日本是否想借此給美國下套呢?同時,又出於對自己軍事實力的自信,並且所謂“星期六”的不確定性,造成了美國人對此事的懈怠。但是,美國人即使懈怠,卻也開始防患於未然,如在上面所說的,美軍開始向珍珠港調集物資。然而,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日本的偷襲會來得這麼快,打了美國一個猝不及防。

在美國看來,也有可能是中國在藉機拉美國下水。雖然美國的加入是遲早的事,可是日本在中國的攻勢太猛烈了,中國的壓力實在太大,蔣老闆甚至已經疲於應付,那麼是否有可能是蔣老闆在設局提早將美國老闆拉下水呢?不得不說確實有這個可能性,因此造成美國的應對態度不夠積極。


寧糊塗


二戰期間,戴笠明明破譯出日軍要偷襲珍珠港的電碼,通知了美方,為什麼珍珠港還是被偷襲了?


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一直置身事外,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才把美國捲入了戰爭,同時也加速了日本的失敗。日本海軍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駐地珍珠港進行了持續一個半小時的偷襲轟炸,炸沉了美國四艘戰列艦、兩艘驅逐艦、188架飛機,2400名美國士兵喪生,慘不忍睹。但在偷襲之前,國民黨軍統已經破譯了日本偷襲的電碼,戴笠已經通知了美方,為什麼珍珠港還是被偷襲了呢?

小編認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美國沒有防備日本,雖然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由於美國的參戰,加速了納粹法西斯的滅亡,於人於己都是有利的。

1、天才特工池步洲破譯日軍電碼,戴笠提前通知美國,但仍被偷襲。

破譯日軍偷襲珍珠港電碼的叫池步洲,是中統局機密二股”做破譯日軍密電碼的一名特工。池步洲,於1908年出生在福建省閩清縣一個貧苦農家,從小放牛。12歲時才去上學,但憑著過目不忘的高智商,僅用10年時間,就修完了別人需16年時間才能修完的學業。並被保送到日本東京大學深造,學習了四年的機電專業,畢業後娶了一位日籍姑娘為妻,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任職,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他毅然攜妻子及一子一女返國參加抗戰。

回國以後,通過同學介紹,他到國民黨“中統局機密二股”去做破譯日軍密電碼的工作。池步洲雖然學的是電氣工程和經濟學,但為了抗日救國,他加強學習,虛心請教,加上自己在日本的求學經歷,於是在自己的聰明才智下,從一個對電碼一無所知的行外人,成長為一個專破日軍電碼的行家。1938年6月,池步洲奉命調到直屬於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日帝陸軍密電研究組”工作,專門破譯日本外交密碼。

工作中,池步洲最先從數量最多的英文密電碼開始著手,通過統計分析,尋找規律。一天晚上,他對若干份英文日密進行劃組觀察時,發現了規律,又從軍政部要來資料進行核對,終於推知相關代碼,再順藤摸瓜,又破譯出一部分相關字,直至整篇電文的破譯。就這樣,池步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把日本外務省的幾百封密電一一破譯出來。這相當於拿到了日本外務省的密電碼本子。

從1941年5月開始,日本與珍珠港有關的暗語電報逐漸增多,池步洲經過對許多封密電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這些暗語的含義。1941年12月1日,他破譯了日本外務省發到美國的電報中有了“東風,雨”的暗語,表示形勢緊張,戰爭即將爆發。池步洲及時向上級彙報,他不但作出了日軍近期要在珍珠港有軍事行動的判斷,而且還根據日本外務省的電碼情報,推斷出了日軍的行動日期大約在12月第一個星期天的準確判斷。於是他的上司霍實子把這一消息報告給了戴笠,戴笠又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緊急下令通過美國駐華使館把情報轉給羅斯福。

可惜的是,美國雖然提前收到了國民黨的通知,但仍然沒有避免被日軍偷襲的下場,否則,歷史將會改寫。

2、美國為什麼沒有提前防備珍珠港被偷襲呢?

按理說,在戰爭年代,信息就是生命,美國得到中國的提前通知後,應該能做好充分準備應戰,減少自己的損失,但美國為什麼還是沒有提前防備被偷襲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方面原因。

一是當時的美國比較強大,並且自己也沒有參與戰爭,自認為日本不敢做出僭越之舉。因為當時的日本已經深陷在中國戰場,而且日本的關東軍在遠東地區和蘇聯也是打的你死我活,彼此不分,同時,因為橡膠和石油等資源的問題,日本在東南亞也和英國打了起來,各方面牽制了日本很大的兵力,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是不會也不敢再和美國交戰的,所以,美國不相信日軍敢偷襲珍珠港,但是日本那些瘋子還真就這麼幹了。

二是當時自大的美國根本就不相信,落後的中國國民黨會破譯日軍電碼。雖然蔣介石得到戴笠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安排人送到了羅斯福手裡,但那時的美國人根本就是聽不進去。因為國民黨的武器裝備一直是美國支援的,當時的美國都破譯不了日軍電碼,同樣的裝備,何況是落後的中國呢?所以,美國人以為中國人根本沒有破譯日軍電碼的技能,非常看不起中國人的情報,根本就不相信,而把情報扔在了一邊。

三是美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雖然收到了國民黨的傳信,但認為是別有用心,是想拉他們捲入戰爭,提升同盟軍勢力。因為當時除了國民黨的戴笠將日本即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傳給了美國,英國也把破譯的消息傳給了美國,自信的美國,認為自己憑藉先進的設備都沒有破譯日軍電碼,中國和英國傳信給自己情報的目的不單純,是為了拉美國下水,提升反法西斯同盟的實力。因此,將情報丟在一邊,置之不理。

四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美國將計就計,有意為之。其目的是為了獲得美國民眾支持、名正言順參戰。因為當時的美國不但經濟發達,而且情報機構發達,但國內民眾反對參戰。所以,針對日本部署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美國應該在戰前就破譯了日本偷襲的計劃,並且也收到了中國和英國的通知,但卻選擇聽之任之不作為,可能是將計就計。並且,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三艘航母都沒在港裡逃過一劫,甚至有一艘航母還是偷襲前夕被臨時借調出去的,這種種跡象表明,是美國棄車保帥的做法。正式由於日本不宣而戰的偷襲珍珠港事件,令美國民眾極為憤慨,紛紛聲討,不久之後美國就正式對日宣戰,加入到反法西斯同盟中。

五是美國大意了,自認為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能應付日本的偷襲。因為美國早已知道美日雙方的利益衝突已經不可調和,戰爭是解決爭端的唯一途徑。雖然美國獲得了日本會偷襲珍珠港的消息,但是美國相信憑藉自己的實力,能夠打敗日本。因為美國珍珠港距離美國2000多海里,而距離日本足足有3500多海里,日本的海上力量不足,如果日本使用大型艦隊對珍珠港發動襲擊,這麼遠的航程,美軍自信一定可以發現並應對。美國自認為日本不會這麼大張旗鼓偷襲,很有可能用潛艇偷襲,並相信日本的潛艇傷害小。於是美國加強了珍珠港的防潛但卻忽視了日本對航空母艦的空襲,從而大意失荊州,導致了自己的悲慘下場。

但不管怎麼說,蕤奔偷襲珍珠港畢竟把美國拉入了二戰之中,是美國名正言順地加入了同盟國,加速了納粹法西斯侵略者的滅亡。所以,小編認為,不管美國是出於什麼原因沒有采取防範措施,遭到了日本的偷襲,但對全世界愛好和平的民眾來說,塞公失馬,焉知非福?不但打敗了法西斯,而且美國也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葛大小姐


紅纓來答。

在日本人看來,日本並不是偷襲,而是事先宣戰後,才轟炸的美國珍珠港。

但是,這個所謂的事先宣戰,讓人可笑又可氣。

所謂的“事先通知”

日本人其實是蓄謀已久,為了不違反國際規定,也為了不被國際其他國家嗤之以鼻,日本玩了一個小聰明,那就是,日本人計劃在12月7日的7:30發動針對珍珠港的偷襲轟炸,但是,日本人發了一個長達14段的又臭又長的電報給美國,發給美國電報的這個時間呢,正好比轟炸時間7:30,早半個小時,也就是7:00,。

日本人心想,我可是提前通知你了。並且這個電報更是讓人崩潰,為什麼呢,14段的長篇大論,電報的精髓只在末尾一段,也就是說前面的13段,基本都是廢話。

更巧的是,日本駐美國大使,收到電報,送到美國政府手裡的時候,又耽誤了半個小時,也就是說,總統收到電報的時候,也就在7點半多了,此時的偷襲已經開始了。氣急敗壞的羅斯福,憋著氣說了三個字“知道了”。

傳言“羅斯福的苦肉計”

日本剛剛開始轟炸,羅斯福其實完全可以立刻準備反制措施,奇怪的是,羅斯福也沒有任何舉動。這是為什麼呢?

外界分析原因:

羅斯福一直想參加二戰:

二戰時期,美國所在的北美洲,沒有戰火燃燒,遠遠的看著歐洲亞洲打成一團,當時的局勢下,美國一直在援助著英國中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但是倘若真的被德國日本控制了歐亞大陸,美國必將是下一個人間煉獄,此時的美國經濟實力,工業實力都是在世界前列,如果美國此時出手,維持世界的秩序,二戰很快就會結束,羅斯福認為,早點參戰比晚點參戰要明智的多,但是美國的孤立主義思想,一直阻礙著他的這種參戰想法,所以,羅斯福當時早就知道日本的這場珍珠港陰謀,所以一直沒有做出反應,為的就是激起民族情緒,粉碎法西斯。

疑點重重:

  1. 當時的珍珠港,航母都不在港內,那麼這幾艘氪金量比較大的重型武器去哪了?怎麼那麼巧,就不在港內停著呢?

  2. 在日本轟炸不久前,美軍莫名其妙的往珍珠港運送了很多的醫護人員,醫療設備,大量的藥物,這是事先知道要出事嗎?並且在襲擊的前一天,通知大家,明天不休假,還是照常訓練和值班。
  3. 美國的飛機當時有一些戰鬥機都被調到比較遠的地方,然後剩下的飛機,好多擺放的整整齊齊在跑道上,生怕別人看不見這裡是飛機聚集地。
  4. 就是戰後修理的速度讓人吃驚,日本襲擊結束後,對於軍艦的打撈,修理都特別神速,我們平時修個汽車,都特別麻煩,更別說一個個身體巨大,結構複雜的軍艦了,但是當時這一套流程下來,僅僅在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什麼圖紙啊之類的,就好像早就穿在兜裡,隨時都可以用,這一切都像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總結

不論是什麼原因,但是羅斯福事先知道偷襲,已經是事實。但是當時究竟是什麼原因,美國沒有做出及時反應,這一點我們現在沒有確切的證據,只能靠當時的環境分析得出上述的一些觀點。但是美國的參戰,確實加速了二戰的結束,是正義的戰爭,日本的行為,必將受到嚴懲。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紅纓先生


在二戰時期中國有個非常厲害的密碼破譯家,他的名字叫做池步洲,如果沒有這個人,那麼軍統是不可能可以破譯出日軍的密碼的。歷史上兩次軍事行動都被池步洲破譯了,一次是日軍偷襲珍珠港,第二次是池步洲破譯了山本五十六將要乘機到前線視察,這後來被美國情報人員證實,山本五十六就這樣被擊斃。

當時日軍用的密碼非常複雜,首先就是這是使用的一種專用的密碼本,先告訴你用的第幾頁,然後那種方式。所以要破譯日軍的密碼簡直是天方夜譚,美軍遲遲難以破譯日軍密碼。但是池步洲卻是個天才,他成功破譯了日軍即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當然這與其在日本生活過有關,池步洲在日本生活了多年,還娶了個日本妻子。

所以當時美國非常看不起中國人的情報,對於這一份可以救命的情報視而不見,只是扔在了一邊。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美軍對於軍統的情報可以用飢渴來形容,前期幾乎全是靠中國軍統來為美國提供情報,美軍情報部門束手無策。

直到1942年,日軍一艘潛艇在澳大利亞海域被擊沉,美軍迅速打撈了這艘潛艇,在上面找到了日海軍用於聯絡的密碼本,這才告別了美國情報被動的局面。到了後期日軍幾乎是只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日本墨守成規,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密碼被洩露了,可以說二戰時期日軍的情報做到一塌糊塗。


小司馬遷論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製造珍珠港事件,美國自此捲入這場世界戰爭。可是在1941年12月3日,中國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截獲並破譯了日本的特級密電,並推斷出日本將向美國發動偷襲,時間是星期天,目標位置則是美國珍珠港。蔣介石迅速將消息傳遞給美方,然而並沒有引起美方的重視,最終在12月7日發生了珍珠港事件。

  日本大本營有關太平洋戰爭準備的所有文件都是人工交接的,從來就沒有過電報聯繫。唯一的一次無線電聯繫的內容是1941年12月2日1730分大本營對機動部隊的電文:“1208攀登新高山”,這是一個暗號電報,意思是“12月8日開打”,如果決定不打的話還準備了另外兩份暗號:“立根川下雨”和“筑波山天晴”,前者海軍用,後者陸軍用,意思是“和談成立,收兵”,也都是暗號。

  在珍珠港爆發之前軍統的情報人員已經破解了日本準備偷襲珍珠港的信息,戴笠當時非常的激動,這份消息傳遞到了蔣介石的手中,然後再一路的傳到了美國國防部的手中。當時的美國人非常的自大,以為中國的軍統沒有破解日本人信息的能力,所以他們將蔣介石送來的情報當成了一種謊言,然後珍珠港事件自然而然就發生了。

  直到1942年,日軍一艘潛艇在澳大利亞海域被擊沉,美軍迅速打撈了這艘潛艇,在上面找到了日海軍用於聯絡的密碼本,這才告別了美國情報被動的局面。到了後期日軍幾乎是只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日本墨守成規,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密碼被洩露了,可以說二戰時期日軍的情報做到一塌糊塗。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UncleDu(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整理


量化炒幣機器人


這件事配合德軍進攻蘇聯一起看,會非常有意思,二戰時候美國和蘇聯兩個最重要最牛逼的同盟國都是被對方逼進戰爭的,都是在被進攻前就得知消息了,都是選擇不相信,都是被打了才最好決定參戰。

1、蘇聯堅定相信德國不會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之前,蘇聯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得到消息了,而且消息非常明確詳細,連具體進攻時間都知道了。但是“很傻很天真”的斯大林堅定的認為不可能,甚至認為這是英法在挑撥蘇德的關係。直到真的被打了才懵逼了,但是因為斯大林的莫名信心,導致蘇聯在德國進攻面前毫無防備,整整一年都打的分崩離析,落花流水。直到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會戰,雙方戰局陷入膠著,德軍快速推進的勢頭才被遏止,德軍閃電戰夢滅,勝利的天平艱難的向蘇聯傾斜。

2、美國選擇性的認為日本不會偷襲珍珠港


現在資料表明,珍珠港被炸之前,中國提前告知美國破譯了日本密電,顯示日本將在1941年12月的某一天偷襲珍珠港。但是美國並沒有採信,直到珍珠港真的被炸。

這件事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美國和斯大林一樣,從戰略的角度分析日本不敢也不應該會進攻美國,拖美國下水,這不符合邏輯更不符合利益。二是認為美國提前知道珍珠港被炸,但是為了統一國內反戰勢力,所以故意裝作不知道。故意讓珍珠港承受損失以名正言順的參戰。

我認為美國第二種可能性更大一些,和蘇聯相比,斯大林是真的不相信,美國是故意不相信。


大家知道美國孤懸海外,與歐亞大陸東隔太平洋,西隔大西洋。美國民眾完全感受不到二戰帶來的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反而美國大發戰爭財,向雙方交戰方兜售武器和戰略物資,所以美國國內反而經濟高漲,生活富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民眾當然是從內心裡厭戰、反戰了,而羅斯福也不太可能在國內反戰勢力如此高漲的情況下,一意孤行硬拖著美國下水,當然他就算想也沒這個能力。

所以,這種情況下需要一個拐點,那就是珍珠港偷襲事件。然後羅斯福在國會進行的“國恥演講”成功的激發了美國民眾的同仇敵愾,美國順理成章參戰。

從結果上來看,“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執政團隊的戰略方向上的巨大助力!再加上美國選擇性的忽視了中國提供的極重要的戰略機密。這件事是美國自導自演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三旬C杯少女


戰場上面當然獲得情報有很多,有的是真情到,有的是假情報,有的時候真假情報一起放在你桌子上你覺得你會相信哪個?

確實,當時日本人有偷襲珍珠港的能力,但是其他地方也需要防守啊!你不說其他的,你光麥克阿瑟守衛的菲律賓群島,還有當時的東南亞,這些地區也是需要防守的!日本人如果想攻佔這些地區想和美國人開戰,他的航空母艦部隊肯定是要掩護登陸部隊。在這個地區進行作戰的,我暫時把注意力放在珍珠港這個方向上萬一菲律賓被偷襲了怎麼辦?

對於美國人來說,菲律賓這個點絕對不能丟丟了的話,那麼日本藉由菲律賓這條路線到達東南亞運送石油橡膠的這條路線就完全暢通無阻,日本人拿到這些資源以後只會更加強大,那麼美國人接下來對付日本人將會更加費力。對於美國人來講,打這麼一場消耗戰,(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絕對不是美國這種最精明的商人能夠幹出來的事情。

從日本人拿下菲律賓群島的時候抓獲的大量美軍俘虜來看,美國人在這個方向上放的資源和軍隊數量一點兒都不少。美國人對於這個地區是極其重視的,甚至都不願意放棄這個地區!

對於美國人來說,珍珠港這個地方,日本人拿不下來就算拿下來,短時間之內美國人也可以集中力量把它反撲奪回去,但是菲律賓一旦落在日本人手裡,那問題就大了,沒個兩三年時間是拿不下菲律賓的!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長官來說,這個時候肯定就是先把注意力放在菲律賓這個點上,而不是珍珠港。珍珠港這個位子理論上能夠有奇效!但是,部隊航程這麼遠,而且還要發動偷襲,偷襲的難度還特別大(當時日本人為了練習如何在珍珠港內投彈,可以說整個日本海軍航空兵在當時日本某一個地區訓練了很長時間才達到了標準。)除非你是賭徒,否則你把艦隊開到這個位子上來你就是等著被我的航空兵直接給炸成馬蜂窩的這就是把肉送到我嘴裡吃啊。

與其相信空襲珍珠港這樣不切實際的作戰行動,我還不如相信日本人接下來會利用這一份假情報來使得我放鬆。對於菲律賓的控制。

所以說你就算破譯了,當時日本人要偷襲珍珠港的情報,美國人也不相信,為什麼?怎麼可能的事情。


漩渦鳴人yy


題主是現在的抗日神劇看多了吧,對於題主說的中國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這件事,都是後人猜測的,以及一些人想象出來的,在官方的報道中,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或者日本都是從來沒有承認這件事的。而且美國也不可能知道日本要偷襲珍珠港。

現在很多人猜測美國知道了日軍的企圖都是根據,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美軍的三艘航母竟然全都不在港內,這個其實很好解釋,二戰的時候,航母只是輔助戰艦,當時都是以戰列艦為核心的,當時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運輸艦,以航母為核心的海軍時代是在二戰之後才出現的。

當時美軍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一搜在整修,兩艘去給別的地方送飛機去了。而且當時日本在這裡的間諜有兩百多個,更加就否定了當時航空母艦的重要性,如果是航空母艦非常重要的話,那麼日軍間諜肯定是知道得,那麼日軍為什麼還要進攻。野蔥側面反映了,美國事先不可能知道。

還有很多人說美國想捲入戰爭,其實當時來說,美國要想參戰只是一句話的事,維護世界和平就可以了。都知道美國人怕死,他們也不會拿幾千人命來開玩笑的。

還有現在很多人說的,當時珍珠港美國提前一段時間安排了大量的醫護人員,這個是美國事先安排的不假,其實當時不管是美國還是別的國家,都知道日軍要入侵東南亞的事,而當時東南亞都是歐美的殖民地,所以美國知道自己要和日本打一仗了,但是這些人也都是一直在演習。加上美國之前早就已經把日本在美的經濟全部凍結,而且禁止出口戰略物資給日本。所以美國早就做好了和日本打一仗的事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駐地珍珠港進行了偷襲,持續一個半小時的轟炸,炸沉了美國四艘戰列艦、兩艘驅逐艦、188架飛機,受損的船隻飛機不計其數,2400名美國士兵喪生,1000多人受傷。

消息一出,美國上下一片譁然,總統羅斯福發表了“國恥”演講,隨後簽署了對日的宣戰書,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美國自此正式加入二戰的陣營中。

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結果以及孰是孰非,本是清晰明瞭的的,可戰後卻有許多人對此爭論不休,尤其是美國“修正派”的史學家提出了“羅斯福陰謀論”的觀點,指出珍珠港事件是羅斯福為了獲得美國民眾支持、名正言順參戰而導演的一出苦肉計。

為證明論點的真實性,修正派提出了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

日本部署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美國情報機構發達,羅斯福應該在戰前就瞭解日本偷襲的計劃,卻選擇不作為,可能是將計就計;

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三艘航母都沒在港裡逃過一劫,甚至有一艘航母還是偷襲前夕被臨時借調出去的,這是羅斯福棄車保帥的做法。

美國有人提出了對總統的質疑,日本自是特別樂意給自己洗白,讓這種觀點廣為流傳,甚至我國許多人也持這種看法的。

縱橫倒不這麼認為,說說自己的一點淺見,如有不妥,敬請雅正!

20世紀初30年代時,美國對日本的對外擴張是採取姑息養奸的綏靖政策的,羅斯福承認過當時的美國沒有參戰能力,所以採取討好日本的態度。

後來因為日本人執意採取南進政策,欲佔領南亞和東南亞各國,嚴重觸犯了美國的經濟利益,美國當局對日本實行了經濟制裁,兩國才撕破了臉,太平洋一戰不可規避。

日本軍方為了偷襲美國也是煞費苦心表面上與美國搞和平外交,暗地裡派間諜蒐集情報,對執行偷襲任務的士兵進行特訓,大量的煙霧彈讓美國即使知道日本要南進,也堅信目標不會是美國。

要真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將艦隊全部撤出,來個空城計,只有日本開火,一槍一炮都算日本挑起戰爭,美國出兵一樣名正言順,沒必要犧牲整個太平洋艦隊,代價過於慘重,明顯的賠本買賣。

那麼,羅斯福在偷襲前真的沒有得到情報嗎?

當然有,我們常聽說的戴笠破獲日本一份偷襲珍珠港的電碼,通過蔣介石轉達給羅斯福,但並未引起他的重視,可能當時我國情報系統的業務能力沒有得到人家的認可吧!

其實,美國的情報機構也發現日本電碼中珍珠港一詞曾高頻率出現過,提出了日本將要襲擊珍珠港的假設,但連美國的情報機構人員都懷疑其可信度,美國當局更是被主觀意願左右,根本就不相信日本會將進攻目標定在夏威夷,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史論縱橫


沒有永遠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珍珠港偷襲前被洩密是有名的公案,諜戰細節就不多加贅述了。聯繫到德國轟炸英國時,英國在已經破譯電報卻不撤離城市市民避難的所作所為,珍珠港事件背後就不會太驚奇了!

打個比喻來理解國際環境

舉個例子,一夥社團,老大的武力值爆表,佔了社團整體戰力的一半以上,有一天老大心情不好一時衝動把剛入門總挑事還當面頂撞大哥的小弟捅死了,按照幫派裡殘害同門,群起而攻之的規矩,其他小弟應該和大哥大打出手的。但事實卻是,先是機靈的小弟站出來舉報死了的小弟心懷不軌,背地裡藏著炸藥,是幫派的不穩定因素,大哥處理的太及時了。其他人緊接著附和,這不算殘害同門,應該是清理門戶,是傳播自由主義。而後大哥繼續當大哥,就是此後老二去健身房練肌肉的頻率大大增加了,而且主要做的還是搏擊訓練,私底下還時不時接濟接濟家裡經濟不太好的老三,然後請教下戰鬥經驗豐富的老三一些搏擊技巧。和鬧分家的老四眉來眼去。

大哥看著感覺不太對勁兒,就開始提點提點老二,先以老二名下某場子手腳不乾淨,偷偷賣貨給敵對幫派,論罪當誅,“老二你看著辦吧!”“反正我是已經把他從幫派名單中除名了!此外你管的那片每月繳納的保護費也要多上繳一些,最近幫派的開銷真是越來越大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