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兩年前,我升級做了媽媽,當時就想,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康康,盡一切可能讓他遠離疾病、健康成長。

我堅持母乳餵養了一年半,也自信完全做到了科學育兒和合理餵養,我將自己所學營養知識,在他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宸寶1歲半的時候 )

寶寶現在兩歲了,沒有吃過一粒藥,幾乎不生病,偶爾一點咳嗽、拉稀,我用營養學的方法也很快調理好。從出生時5.5斤、48釐米的中下水平,到現在不到兩歲發育成29斤、90釐米的中上水平,這不是偶然和運氣。

沒有先天優勢,剖腹產,出生低體重,僅靠後天的努力,就實現了發育逆襲。

所以我相信,所有孩子都一樣,有天生就體弱的孩子,只有後天不合理的傷害。

一、

這兩年,我也在分享育兒知識過程中有幸結識了不少寶媽,發現大多數孩子都體弱多病,寶媽養育過程異常艱辛,然而細究原因,都能相應找到問題。

慢慢我也更加確定,很多孩子的“體弱”並非天生的,而是後天不合理的養育造成,來自各方面的傷害太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過度醫療”。

醫療到何種程度才叫“過度”,並沒有標準。

據我觀察,育兒過程的“過度醫療”,主要是過度依賴藥物,表現為兩方面:

一方面是孩子一有點症狀,比如發燒、咳嗽、鼻塞,家長就趕緊吃藥,各種感冒藥退燒藥一股腦全上;

另一方面,平時不注重合理餵養,忽視營養的重要性,日常沒打好免疫基礎,以為只要不生病就沒問題,生病了大不了就吃藥。

這種“過度依賴藥物”的思想,對孩子成長髮育影響很大。

生病~(看醫生)吃藥~好了,這只是個理想模式。

現實大多數的情況是,吃了藥物不僅沒好,反而加重,不僅加重,還延伸出別的問題(藥物副作用),導致疾病反反覆覆;

或者是吃藥後當時好了,但之後體質更弱,也更容易生病了,反覆生病反覆吃藥的過程中,孩子脾胃也損傷了,食慾也下降了,體重也減輕了,免疫力也更差了。

比如: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這個寶寶半個月以來,反覆生病反覆吃藥不見好轉。

一開始是發燒,後來腹瀉,再到肺炎,最後又咳嗽,這個過程也在無休止的吃藥和輸液,看得出,寶媽對於藥物和醫生都是依賴的。

當然,我不能確定的說只要一開始不要吃藥後面就不會這麼嚴重,這個誰都不能100%保證。

但從留言看,一開始是吐、拉肚子和口臭,可以判斷消化不良,如果寶媽平時懂得營養護理,會權衡一下藥物的使用利弊,先護理觀察,而不是全程依賴藥物,也許結果不同。

二、

1再比如: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孩子之前免疫還行,後來感冒發燒了,媽媽若是懂得先用營養的方法調理,不一定不會好,因為基礎還可以。

但一開始就選擇吃藥、輸液,症狀是抑制住了,身體卻有另外的傷害:孩子變得很虛,動不動出汗,咳嗽起來很難好,一次口腔潰瘍能發燒三四天,這都說明孩子身體已經有了損傷,對抗病毒的能力變差了。

並不是所有孩子生病後都是體質越來越差,選擇生病時的調理方法很重要,病後的營養補充更重要,合理安排可以彌補病期的消耗,實現追趕生長。如果都不管,不僅發育滯後,免疫也會越來越差,大人孩子都是心力交瘁。

三、

與成人不同,嬰幼兒處於生長髮育期,各臟器沒有發育成熟,對藥物代謝能力差。

很多藥物都有明確寫著“對肝腎有損傷”、“可能會出現噁心、腹瀉、食慾減退等”,說明其副作用不小。影響發育不說,一不小心還可能“致聾”“致殘”,吃藥並不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它能“治病”,也能“致病”,能否吃怎麼吃?是一場智慧的博弈。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就像我們找工作、做生意需要權衡風險利弊一樣,醫療的選擇,也需要權衡風險和利弊,你可能會說,醫生的職責不就是幫助我們做出選擇嗎,生病不找醫生還要醫生做什麼?

是的,但是醫生完全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和決策用藥這也是一種理想狀態,事實上影響醫生做決策的因素有很多。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醫療本身又有很多不確定性,醫生的決策需要綜合下自己的收益和風險。

好比使用抗生素,九成以上的感冒,抗生素無效,而九成以上的感冒,醫生會開抗生素。

抗生素雖副作用大,但合理使用還是利大於弊,在臨床上,即使一萬個人中只有一個人由於沒有吃抗生素而出現嚴重後果,醫生也會將每個人都看成那萬分之一,在不確定是不是需要吃抗生素的情況,一律都開抗生素,從醫生的角度,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所以醫生開藥大多時候是從宏觀角度,而你的孩子,自己才最瞭解。

有的家長甚至主動要求吃抗生素,即使醫生判斷沒有細菌感染,但是家長自己都要求了,為了減少口舌之爭,也怕自己真的誤診,那麼還是依從家長的意思更保險。

這樣,我們的孩子又要遭受“過度醫療”的傷害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同學科的侷限性,中醫、西醫和營養學,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侷限,其原理和方法都不同,如果醫生能將不同學科融會貫通,給家長做出最合理的方案,那簡直完美,

但事實根本就沒有。

選擇了西醫,就等於選擇了吃西藥、激素、抗生素,如果你問西醫,感冒吃乳鐵蛋白可以嗎?醫生很可能說:那是營養品,不是治病的。從醫生的角度,他這樣說當然是負責任,但我們要知道醫生學的是西醫不是營養學,醫生沒有用乳鐵蛋白治療感冒的經歷,所以不認可它的“治療作用”。醫生在自己的崗位上,積累的是西醫檢查和用藥的經驗,如果始終沒接觸營養學,那麼再多做幾十年,也積累不到營養學的經驗。

四、

提高醫療收益,儘量讓每一次醫療都是利大於弊。

若是選擇了就醫,就真誠一些,請醫生做出最合理的判斷和建議,消除醫生的某些顧慮,人都是將心比心的,醫生也需要信任和鼓勵。在此基礎上,自己若還能識別一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物,自然可以提高收益風險比。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增加孩子用藥安全,記住這些藥物不要吃:

1、退黃疸藥:茵梔黃(對腸胃刺激大);

2、退燒藥: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來比林(退熱針),這些12歲以下禁用;

3、抗病毒藥:利巴韋林(感冒不對症,適應範圍窄,副作用大)、金剛烷胺(沒用,副作用大);

4、各種複方感冒藥、止咳藥,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議4歲以下的孩子不要吃非處方感冒藥和止咳藥,歐洲藥品管理局要求12歲以下兒童禁用可待因治療咳嗽、感冒。

此內容來自某兒科醫生的建議,當然總結的並不完整,醫學知識日新月異,說不準什麼時候又會出來某某藥物兒科禁用的新聞了。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幾乎每隔5年就出一次,《尼爾森兒科學》也是隔幾年再版一次,新的研究證據推翻之前的固有認知是常有的事。

不要再讓“過度醫療”傷害寶寶,這些藥能不吃就不吃!

我寶寶的成長過程,沒有經歷藥物的傷害,沒有疾病的消耗,才發育的這麼順利。因為注重營養,所以健康;因為沒有吃過藥,所以更健康。

這個時代,醫學對人們不應該是陌生而遙遠的,它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個家庭裡至少有一個人需要學習健康知識,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和家人。

希望所有寶寶都不再受到“過度醫療”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