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二十年前,在一個日本書法教師家翻看每日書道展作品集,看到有“寫經”這麼個科目,覺得特別,之後便留意起來。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宗白華認為,禮崩樂壞之後,中國人心靈的情韻表現在書法和繪畫上,尤其是書法,成為代替音樂的抽象藝術。最有趣的是,他說中國書畫趨向“飛舞”。

這種以“舞者”看書法的視角,成為我學習觀賞書法的方法。我把書法當作舞蹈看,主要看線條如何律動。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孫過庭《書譜》局部

日本大型美術館或者博物館,只要收藏書法作品,大多會有寫經類。更不必說日本書道美術館,寫經部還排在篆刻部前面呢。

日本在學習唐朝體制的時代,把佛教作為“國教”,在大力興建寺院和製作佛像的過程中,寫經從寺院進而在貴族階層興起。奈良東大寺大佛是日本古代最大的國家工程,在長達十二年的建設伊始,便成立了人數眾多的寫經部門。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陸恢《魯公寫經圖》局部

寫經大概始於中國魏晉,原本是佛經傳播手段,在抄寫佛經中逐漸形成寫經成佛的信仰。千百年來,佛教徒以一筆一劃地舞動,注入自己的信仰,以嚴謹、莊嚴的書風,展現不同時代的審美。

寫經體現著極高的韻律、節奏、秩序,和最高的生命、舞動、力、熱情,在一筆一劃的展開中,心隨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進入無念無想的境地。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日本奈良時期《等目菩薩經中卷》卷首

我一直很好奇,在嚴格的規矩中,人如何自在?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有些人就調侃說,都七十歲了,想逾矩也力不從心了。

其實,寫經就可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在嚴謹、莊嚴的書寫中,不止增進元氣,還可以達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我甚至想,那些發源於寺院的茶道、花道、香道等各類藝道,其中的儀式感也得益於寫經的歷練。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的禮法極其繁瑣,每個動作都有講究,但就是在嚴格的秩序中,茶人進入“無”的境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茶人這一招一式難道不正像寫經的一筆一劃?

當然,各個時代寫經的訴求不一定完全相同,甚至每個人寫經的訴求隨境遇的不同也有差異。

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德川家康(1543-1616)。德川家康的忍耐功夫天下聞名,他傳奇般的忍耐送走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這兩位霸主,開創了日本歷史上最穩定的時代——德川幕府時代。期間,寫經是幫助他度過困境的一個法寶,就是寫“南無阿彌陀佛”。甚至,在他下決心除掉豐臣秀吉兒子的幾年中,寫了大概六萬遍“南無阿彌陀佛”。春秋無義戰,是非功過後人說。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不過,現代日本寫經主要是應對現代文明帶來的煩惱,或者是書法藝術創作。

據介紹,寫經大致有提高精神修養、諸災消除和故人供養等作用。寫經可以去專門教授寫經的教室上課,也可以在自家精進,無論在哪裡,都具有日本藝道的一般特點:專業化和儀式感。

日本寫經有專用的筆墨紙硯。如果不自己磨墨,有專用墨汁。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一般在寫經教室,多是抄寫《般若心經》。首先是淨手,象徵潔淨與虔誠。之後是磨墨,硯臺上碳素與水慢慢地融合,漸漸同一,呈現出潤澤細膩之感。提筆沾滿沉沉的墨,當筆尖觸到和紙,墨色剎那間緩慢舒展開,這充滿般若心經的韻,便從天地的源頭自然生長,宇宙萬物融於一撇一捺之間。

亦可以獨處家中,點燃一縷松香,在和紙之上,沉浸在香墨之中,輕舞一段文字心經的華爾茲。

寫好的經文,一般是供奉在佛龕前,或者是供養先人的牌位前,再或者是自己認為神聖的其他地方。

除了宗教意味,寫經據說還可以提高免疫,活絡心腦,舒緩疲勞,又提升忍耐力和集中力,忘記紛擾,淨靜身心等等,當然,字也會越寫越好。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巧得很,2017年10月,在東京美術館舉辦的第三十九屆日本書展上,獲得前兩名的書法作品都是寫經。其中,獲得第一名內閣總理大臣獎勵賞的中嶋藤粹,也是歷屆書展中最年輕的狀元,看照片大概三十歲出頭。尤其是,她的經歷引人關注。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中嶋藤粹及其寫經作品“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據介紹,中嶋四歲時母親離世,十八歲時父親也撒手人寰。她從六歲時起,受同學之約到一家書道私塾開始學習書法,從小學到中學的業餘學習,到大學文學部的系統研習,書法一直伴隨她成長。

中嶋寫經最初是為了供養中嶋家代代的先人,告慰父母雙親,祈福求祥,而獲獎作品《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更多地展示出書法的魅力,涓涓文字,坦蕩胸襟,與古人同遊,感悟古今書道天地。

寫經,記錄生命歷程,是走入心靈的藝術,也書寫出生命之清歌雅舞……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書法大家田中塊堂的作品《紫紙金字般若心經》,1969年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臺獨家特約專欄

寫經:走入心靈的藝術|雪月花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