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56步槍性能如何?

國際趣多多


1950年代,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軍工業。在1956年,解放軍定型了56式槍族並開始量產。56式槍族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槍族,因為統稱56式槍族的三種武器都是不同的結構和原理,包括1956年式班用機槍(RPD)、1956年式衝鋒槍(AK-47)和1956年式半自動步槍(SKS)。後者通常被簡稱為“56半”,有時也被稱為“56式步槍”



50年式末56式半自動步槍大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是56式半自動步槍首次投入戰鬥,當時相比起印軍用手中的恩菲爾德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在火力上相當有優勢。該槍口徑7.62毫米,使用56式7.62 x39mm步槍彈。槍長1025毫米。空槍重3.85公斤。槍口初速735米/秒,採用固定式彈倉供彈,容彈量10發,戰鬥射速35-40發左右。有效射程400米,最大殺傷距離1500米,集中火力使用可以有效殺傷800米範圍內的敵人,並且裝上專用的發射器還可以發射槍榴彈...該槍使用短行程活塞式槍機傾斜式閉鎖,半自動供彈射擊方式。單發射擊零度好,動作可靠,火力持續性比之印軍的單發步槍有顯著的優勢。同時因為彈藥使用中間型中口徑彈藥,降低了負擔重量,便於提高攜彈量。同時槍口處裝有摺疊式刺刀,可以十分迅速的展開成近戰狀態。較輕的重量和適當的長度,十分適合中國人的體型使用。


56式半自動步槍使用的是56式7.62毫米步槍子彈,該型子彈是蘇聯M1943式7.62步槍子彈的國內仿製品。56式7.62毫米步槍子彈由彈頭、發射藥、彈殼和底火四部分組成。為了增強彈頭的侵徹力,56式7.62毫米步槍子彈的彈頭內裝有用低碳鋼製成的鋼芯,另外在彈頭殼和鋼芯之間還設有鉛套,這樣做既可以使彈頭殼與鋼芯結合的更緊密,又可以降低彈頭對槍管膛線的磨損力度。56式7.62毫米步槍子彈彈體設計合理,威力較大,堪稱是56式半自動步槍的親密伴侶。

但是,作為一款半自動步槍,56式步槍面對上採用全自動射擊方式的自動步槍在火力和殺傷力上就顯得十分尷尬了!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由於越軍普遍使用各型AK-47(其實大部分為56衝),56式半自動步槍的火力顯得相對脆弱,而山地叢林環境中交戰距離比較近,56半精度好的優點也不能充分發揮。在過渡型武器81式自動步槍研製和裝備後,56式半自動步槍也沒有存在意義。所以在1985年,56式半自動步槍正式撤裝,由81式自動步槍或56式衝鋒槍取代。

不過,牆裡開花牆外香,56式半自動雖然在中國被退役處理,但是作為外貿產品出口卻備受歡迎。因為其優秀的射擊精度,優秀的外觀,高可靠性和維護性,以及十分低廉的售價,在國外民用槍械市場上廣受歡迎。美國人有改裝槍的興趣,所以在美國有許多56半已經改得幾乎認不出原來的樣子了。這是老美改裝的30發AK彈匣版魔改56半。。。



國產56半自動步槍在蘇聯SKS步槍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國情進行了很多的改進,總體上保留了原槍單發射擊精度高,火力猛,可靠性優良的特點,在某些主要生產環節進行了適當的革新,並且顯著的增加了槍械的使用壽命。1965年以前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原產SKS一樣,採用劍形雙刃刺刀,表面鍍有乳白色防止反光。部隊使用後發現這種刺刀存在剛度不足等缺點,加上當時作戰思想上強調“刺刀見紅”,所以後期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一律改用三稜刺刀,長度也由原來的312mm增加到380mm,三稜刺的優點是剛度好、穿刺力大,當然,生產成本也更低。





無聊路人甲


56式半自動,56式衝鋒槍,63式全自動我都用過,相比63式,56式半自動重量適中,長短合適,故障少,手感很好射程遠,精度高。有次十發子彈打出了96環。缺點是,一次壓十發子彈太少,不能壓制火力,不適應現代戰爭,另外扁刺刀太軟容易打彎,好看不中用。雖然有缺點但還是一支好槍。



關靜81116


56式半自動步槍,國內軍隊第一支列裝的制式半自動步槍,是軍工仿製前蘇聯SKS半自動步槍,與7.62毫米同口徑56式衝鋒槍(實則突擊步槍)、56式輕機槍,統稱為56式槍族。

全長1.025米,空槍重3.85公斤,彈倉容彈量10發,初速735米/秒,發射7.62毫米 × 39毫米彈丸,有效射程400米,集中火力可殺傷800米內有生力量,最大射程可達1500米,可見該槍的殺傷力相當驚人。

該槍採用自動方式導氣式,實施單發射擊,有10發固定彈倉供彈,由於瞄準基線長,加上彈道低伸,56半射擊精度高,具有重量較輕,機構動作可靠等優點,並裝有摺疊式刺刀,必要時可以用來拼刺。

(中國56式槍族之56式半自動步槍)

1956年開始,國內陸軍步兵班逐漸進行了換裝,淘汰了54式衝鋒槍、53式騎槍、三八步槍、毛瑟步槍等雜牌武器,正式裝備了56式槍族。步兵班典型的槍械配置為,正、副班長2支56式突擊步槍、8名戰士8支56半、2名正、副機槍手1挺56式輕機槍。

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我軍步兵班手中的56式槍族,火力、遠射性能全都完勝印軍手中的二戰裝備,英制司登衝鋒槍、李恩菲爾德栓動步槍和布倫輕機槍,打得印軍潰不成軍。

1979年,中越邊境衝突,我軍步兵班手中同樣的56式槍族,在莽莽叢林作戰中,就吃了火力嚴重不足的大虧。

對手持有美製M16自動步槍、蘇制AK47突擊步槍、中方援助的56式突擊步槍和63式自動步槍等全自動槍械。(中國56式槍族之56式衝鋒槍)

反觀我軍步兵班,自動火器僅1挺56輕機槍、2支56式全自動,8支56半,儘管射擊精度好,但在叢林作戰中,對方子彈呼嘯而來,但卻看不到目標,56半火力弱爆了。

中越邊境衝突結束,軍方總結了血的教訓,決定將56半從部隊撤裝,將軍火庫裡不勝枚舉的56式全自動搬出來,發放到士兵手中,軍工上馬了81式自動步槍的研發。

當初,部隊將63式自動步槍撤裝時,每名戰士完全可以列裝56式全自動,只是軍方有人認為戰士愛打全自動,太浪費子彈了,所以還是按照正、副班長配56式全自動,戰士全都56半,50年代第一次配置56式槍族的方式。

(中國56式槍族之56式槍機槍)

目前,56式半自動步槍已被部隊淘汰,僅作為軍隊的禮儀用槍,這和美軍用M1加藍得步槍當禮儀槍如出一轍。

請關注作文作者,悟空問答包括頭條號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創作品,選擇“國平軍史”不會有錯,每天與您快樂分享軍史知識,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您的高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4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其實56式有兩個步槍,出了最著名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就是五六式衝鋒槍了,雖然名字叫衝鋒槍,但是其實就是自動步槍。

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仿製的是蘇聯的SKS半自動步槍,該槍的出現可謂是給中國軍隊帶來了革命性的改進。此前的我軍使用的都是栓動步槍,火力極為貧弱,而五六式半自動步槍能半自動發射,彈容也達到了10發,雖然已經不再使用全威力槍彈,換成了中間威力彈,但是火力依然很強。

而五六式半自動步槍當時得到了很多官兵的喜愛,其射擊精度比較優秀,而且使用上十分可靠,攜帶起來也比較輕便,是一款十分優秀的步兵武器。在中印戰爭中就領先了印軍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一代,佔據了很大的優勢。該槍在我軍中服役時間很長,直到中越戰爭中,這款武器依然是我軍基層部隊的主要武器。

另一款就是56式衝鋒槍了,仿製自蘇軍的AK47式突擊步槍,具有火力猛、輕便等特點。但是當時的五六沖是作為衝鋒槍使用的,於是也被命名為衝鋒槍。後來在中越戰爭中由於五六半火力不如越南軍隊的AKM等,五六沖等被重視起來,成了很多前線部隊的主力裝備。

而如今的五六沖並沒有停產,其56-2摺疊託版依然在生產,不過主要供海外出口。還有一個56C,不過名字改成了56C短突擊步槍,目前依然在我軍中服役中,但主要是海軍和武警等部隊。


用戶577054130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客觀來說,56式半自動步槍是相當優秀的武器。

56式半自動步槍是仿造蘇聯SKS半自動步槍的產物。

SKS半自動步槍從1946年開始裝備蘇軍,直到今天一些戰亂地區還在使用這支槍。

56式半自動步槍傳承蘇制武器的特點,堅固耐用,結構簡單,實戰性能不錯。

56半是我軍制式步槍,從50年代裝備到80年代才被淘汰,整整30多年時間。

期間,56半參加過中印戰爭和珍寶島戰爭,是經受過實戰考驗的武器。

56半裝彈10發,可以連續單發射擊,最大特點是準確。

在地形開闊地形,56半在400米內具有很好的精度,這遠非56式衝鋒槍可以相比的。

在中印戰爭中,由於雙方都是在遼闊地域作戰,交火距離遠,56半體現自己的優勢。

相比英軍的恩菲爾德手拉步槍,56半是半自動,射速很快,可以達到每分鐘30發以上。

同時,56半的後坐力沒有傳統步槍那麼大,連續射擊時步兵容易控制,持續單發精度不錯。

實戰中,解放軍戰士認為56半可以準確射入敵軍碉堡的射擊孔內。

後來我國出口過一批到北美,洋人用來打獵,可見精確度是不錯的

自然,56半還有另外兩個好處。

第一它不能連射、掃射,所以相對比較節省子彈。

步兵一般攜帶120到150發子彈,可以持續作戰很久。相反,56式衝鋒槍需要的彈藥量驚人。

第二它的槍身比較長,配備刺刀以後能夠拼刺。

這點在實戰中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拼刺極少出現,但當時我軍強調刺刀見紅的勇敢精神,所以56半符合軍隊的需要。

然而,到了中越戰爭,56半就被迅速淘汰。

事實證明,在越南地形的作戰中,56半精確射擊的意義不大,相反56式衝鋒槍的高射速和壓制力才比較有效。

參戰老兵們有一句話,叫“不見就不見,一見面對面!”雙方往往相距幾十米,甚至十幾米,根本看不清對方在哪裡,必須首先朝著敵人方面壓制性射擊,也就是掃射。

而我軍一個班除了正副班長配備56衝以外,其他戰士都是56半,火力很弱。

實戰中,我軍一個步兵班,往往被幾個拿著AK47的越軍士兵壓制。

你都被壓制了,還談什麼精確射擊。

56半讓我們付出了血淋淋的教訓,迅速從一線撤裝。

大家都看過電影《芳華》吧,劉峰遭遇的越軍伏擊就是好例子。

越軍其實人數並不多,只是以植被和樹木掩護,使用速射武器和榴彈發射器、手榴彈密集攻擊,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在這種作戰中,你看不到越軍在哪裡,56半精確射擊 去射誰?

劉峰在激戰反攻衝鋒時,連衝鋒槍的彈匣都來不及換,撿起戰友的56衝就射。

大家注意,劉峰換了幾次槍,全部是56衝,而不是更常見的56半。


薩沙


56式半自動步槍代表的不僅僅只是一種武器,而是軍魂!中國軍人神聖剛毅的軍魂!


1979年,“亞洲蟻穴-越南”在幕後黑手蘇聯的暗中支持下,公然對我國採取敵對行為,越南軍方不斷入侵我國邊境,試探我國底線,不容羞辱的中國巨龍果斷出擊制裁螻蟻!

在俄羅斯對越南的軍事支持下,越南部隊普遍裝備火力剛猛的AK47自動衝鋒槍!

而我國戰士的生命線,則緊緊的系在火力方面完全落後的56式半自動步槍身上,儘管如此,解放軍戰士們仍然毫不畏懼,以身衛國!

距今63年前的1956年,中國在模仿俄羅斯半自動步槍SKS的設計基礎上,製造出了56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化重為輕”,採用輕便的玻璃纖維技術替代了老式步槍的木製材料,全槍重4.35(帶彈)降低了約30%的重量。精度上,56式半自動步槍拋棄了短槍管的結構,將瞄準基線加長至475~480mm,超過一般步槍20%,超過一般衝鋒槍27%!瞄準基線的長度越大,視覺對射擊精準度的影響就越低。戰士瞄準更容易,準星視線更清晰。


由於56式半自動步槍設計上較為簡單、工藝上要求不高,可以大量生產,曾一度是解放軍戰士的標配,併成為現代步槍研製和設計的參考。

56式半自動步槍殺傷力強大,由於槍管的加長,使彈頭初速提高了25m/s,在白刃戰方面,56式半自動步槍的槍管下軸裝有摺疊扣,可裝備三稜軍刺等56、81式軍用刺刀,加強了步槍適應戰場的能力。

以彈道學的角度來看,當56式半自動步槍的子彈以每秒738米的速度通過點射的形式在皮膚上穿透一個大約0.8釐米的傷口,而彈頭穿過人體時會形成巨大的震盪波,人體內的臟器會被震裂甚至震碎,然後子彈又以每秒560米的速度穿透人體,在震盪波的作用下,出彈創口的直徑會達到12釐米!


如果子彈擊中頭部,將有三分之一的頭蓋骨被掀開!如果擊中動脈,心臟泵血在每秒83.3ml的巨大壓力下,血液可以噴射到十米以外的地方!

短短几秒的時間裡,出血量會達到一千毫升以上,這時你的皮膚會逐漸鬆弛,

括約肌無法收緊大小便會失禁,體溫迅速下降,原本溫暖富有彈性的人體此時摸上去就像菜市場上的肉類。

時間更迭、時代變遷……

隨著中國軍事工業的崛起,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槍械已經成為國際軍火市場大相爭搶的存在。

56式半自動步槍逐漸退出槍械的精英舞臺,但人們永遠不會忘卻,在1979至1981越南自衛反擊戰中,56式半自動步槍為祖國擊斃了多少個敢於來犯的外敵!

更不會忘記飽蘸熱血,戰死沙場的60000名解放軍戰士!


白話歷史君


我81 入伍。新兵連打的是56半,正式連隊是機槍手,當班長後用的是56衝。三種槍的技術參數我不講了,朋友們都說了,談談我的體會,一.56半裝10發彈,帶槍刺,手感好,輕,後坐力小,精度高,臥姿射擊瞄準後用單手擊發也可打出高環數。缺點是,只能單發,裝彈少,實戰中無法壓制對手,加之沒有放大的瞄準鏡對從林及植被茂盛的環境下大大制約了它精度高,射程遠的優勢。夜間射擊的指向性好於56衝。二,56衝,分兩種,56式衝鋒槍,帶槍刺,固定木質槍托。30發彈匣(可更換),射擊方式:將右側鋼片型保險撥到最上為保險壯態,向下中間位置為單發,最下為點射(連射),56—1式,向下摺疊鋼質槍托,無槍刺,其它性能同56式。主要配給偵察兵,裝甲,運輸等兵種,射擊掌控性低於56式,點射第二發(以上)命中率低於56式,(56式點射第二發以上命中率也不高)。兩槍普遍點射命中率不高,護木手持性不舒服(大),後坐力大於56半,精度低於56半。但射擊持續性強,單手即可更換單匣。三,56機,兩種,56式,56—1式,56式單彈鼓供彈,鏈式彈鏈。容量100發(2.44公斤)。標配5個彈鼓,理論上打400發槍管受熱變紅,實際要遠遠低於這個數,我曾一次備彈六百發,採取長點射(5-7發)和短點射(2-3發)打到200發時槍管變紫紅色,必須冷卻槍管(潑水,戰時尿尿)。否則射程降低,甚至打不出幾十米。56-1式,只是降低了槍的支架,在槍托上部按了個可向上向前的摺疊鋼質小肩託,別小看這個小肩託,無須將槍脫離右肩就能換彈鼓,而56式則須將槍脫離右肩,用左手託高才能換彈鼓,再交右肩。56式56-1式機槍精度高,後坐低於56半和56衝。(56機槍空槍擊發,後坐很大,掛彈實射時則很小),點射命中率高,2-3發短點射通常達100%.3-5發也能80%的命中率,我連一個射手10髮長點射命中率達到90%.歷害!100米精度射擊好於其它兩種槍,沒單發設置裝置,點射長短完全靠射手經驗掌控,將彈鼓沿底部軌道滑進固定槽,卡死,將彈鏈拉出用左手將彈鏈所連插彈板插進供彈孔,從右側拉出即可,可以先拉槍機掛機待發,也可以先上彈後拉槍機待發,也可以向上打開機匣蓋上彈,也可以不打開,副手離正手一定距離(以正手能接到副手送來的彈鼓為宜)。需要說明,機槍射擊不能像電視劇演的那樣連射,不實際,就是戰場上也是點射方式,因為長點射會改變瞄準線,也會因槍口火焰看不清目標,總之都是耐用,也實用的好槍!


兔哥42928


56式自動步槍(Type 56 assault rifle),是中國仿製的AK-47突擊步槍,於1956年定型生產,故名。本槍亦是中國第一支量產型的自動步槍,但在很多媒體都以AK-47相稱。

1956年,解放軍定型了56式槍族並開始量產。與56式自動步槍同一年定型的還有仿製SKS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仿製RPD的56式輕機槍,是為56式槍族。

在50年式末56式槍族大量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代原本服役的中國製53式步騎槍、日本三八式步槍和美國M1903春田步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制式步兵武器。當時一個陸軍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2支56式自動步槍、2支56式班用機槍、7支56式半自動步槍。

由於56式在設計時,中國軍隊的武器思想還很傳統,此槍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稱作「衝鋒鎗」,且其戰術定位也被設定為班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於提供近距離壓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稱為1956年式衝鋒槍,簡稱「56衝」。

在1962年的中印之戰後這種思想開始轉變,並發展出63式自動步槍,但63式步槍在製作上出現不可接受的缺憾,至1970年代後期被撤裝。中印戰爭結束後,中國軍隊戰術思想開始變遷,56式自動步槍開始逐步增加,到了中越戰爭期間,56式自動步槍已經成了步兵班的主要武器。雖然56式自動步槍已經作為步兵班主要武器,但依舊保留了56式半自動步槍作為較遠距離精確射擊用。越南戰爭時的北越軍隊和越共遊擊隊就曾大量使用56式,據說越南擁有的56式一度比中國還多。

從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95式及03式等較新型的兵器所取代,漸漸退出了一線部隊,但至今仍有部分武警及民兵部隊還有裝備。此外,在一些私人軍訓院校也可以看到56式的蹤影。

除了裝備本國軍隊外,稱為「中國AK」的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國家。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國家,56式均以其優秀的性價比而廣受歡迎(由於極為便宜、易於操作及良好的可靠性),大量裝備在軍隊及警察等部隊。

與原版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許變化。

  • AK-47的準星護翼為兩側半包式,而56式則改為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
  • 衝壓機匣的56式的鉚接方式與AKM有著明顯的不同(尤其以機匣前段三個鉚釘的相對位置不同)。
  • 刺刀為適應當時解放軍戰術思想改為了摺疊式三稜刺刀,這也成為了該槍的一大特徵,使它更能與其他AK步槍區別開來。不過許多出口用的56式都不具刺刀座。

FriedrichWang


國產1956年式半自動步槍

50年代初期,我國從蘇聯引進了SKS-45半自動步槍,並在蘇聯技術顧問的指導下進行了仿製,其國產型號就是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動步槍,又稱56式半自動步槍,軍內簡稱56半;

該槍有效射擊400米,能打擊遠成800米的集結目標,在裝上專用的發射器時還可以發射槍榴彈。其最大射程為1500米,表尺射程為1000米;全槍長1025毫米,配備10發彈倉。該槍由於其流暢的外形設計,配上刺刀後,外觀優美典雅又不失威武,被禮賓部隊當成禮賓槍最佳選擇,直到現在。

三軍儀仗隊使用的56半式禮賓槍

當然,對於槍械來說其最重要的還是殺敵性能。56半採用10發彈倉,還具有空倉掛機能力,這個功能非常實用,深受部隊好評,後來這個功能延續到81式步槍上。彈倉長度短讓射手進行臥姿射擊時非常舒服。其供彈方式可以手動,也可以使用10發橋夾裝彈,老油條們在用橋夾裝彈時速度,比56式步槍換30發彈匣還快。

56半自動步槍的原型為蘇制SKS半自動步槍

對於最重要的射擊性能來說,56式半自動步槍精度相當不錯。其槍管長度為521毫米,瞄準基線也長達480毫米,有利於精確瞄準與射擊;使有7.62毫米普通彈時,彈道低伸。400米中距離上的精度能媲美85式狙擊步槍,200米射程也要優於56式步槍。當然因為彈藥的原因,即使56半槍管夠長,也無法保證600米射程之外的精度。不過一般作戰中,單兵的射擊距離不會超過400米。

在該槍裝備部隊不久之後,就參加了對印自衛反擊戰。作戰中56半明顯比對方使用的制式槍械有優勢。印度軍隊當時主要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與斯登衝鋒槍,結果遠距離對射,李恩菲爾德根本壓制不住56半,因為單發步槍嘛射速慢;近距離對射斯登衝鋒槍的射手根本衝不到有效射程內,就被幹掉了,56半完美的捍衛400米距離內的霸主地位。

民兵使用56半自動步槍練習對空射擊


陶德中士


看了很多回答。感覺有不少人對56半都是從書籍中瞭解的。其實不僅僅是56半。很多人對武器的見解都是理論上的。

下面我就談談56半。我當兵(83)第一隻手中武器就是56式半自動步槍(槍號56874)。這款槍是老兵的最愛。我當兵20多年,經過幾次換裝。但對56半情有獨鍾。

很多軍迷對武器性能都瞭解的很透徹了。這裡不浪費時間。手中武器的掌握不單單是對數據瞭解,作為一個士兵熟練掌握手中武器尤為重要。56半作為單發步槍,他有著很高的精度射擊。是我所使用的武器中最精確的。因為他射擊基線長。也就是準星和缺口距離長(不包括帶鏡的槍)。但他的缺點也不少。1.後坐力大,2瞄準時虛光不好排除,3,由於槍支較長不便於行軍。4,彈倉容彈量少.10發,

為啥老兵喜歡56半。可以說這是軍迷無法理解的。在所有的槍械中,唯有56半的操槍動作是最帥的。例如,臥倒起立,聽到臥倒口令後,有個上刺刀的動作,老兵知道,就用三個手指完成,拇指按壓槍刺護套中指和食指協力上撩槍刺。然後臥倒。行進快速間臥倒,倒地後身體向前滑行5-米左右出槍指向目標方向。動作一氣呵成。特別是左手接槍時有個短促有力聲音,特別帥。另外,分列式動作,唯有56半有劈槍動作。現代的閱兵還保留劈槍動作,但只有儀仗隊了。由於部隊不列裝步槍劈槍動作越來越少了。

其實,槍是軍人的情節。很多軍迷(沒當過兵的)很少理解。看了很多回答,一下就能區分當過兵否。為啥因為從對槍的感情就能看出來。再有,槍的理論是死的,只有操過槍的才知道也能熟練掌握手中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