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裁判界的丰碑——科里纳,不同寻常不只是因为光头

裁判界的丰碑——科里纳,不同寻常不只是因为光头

1995到2005年间,从奥运赛场到世界杯,从冠军杯到联盟杯,只要有大赛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十年来,皮耶路易吉-科里纳肩负着在一场场重要比赛中调节双方最优秀的球员情绪、本能和悲喜的任务。

科里纳仿佛就是蒙克画作《呐喊者》中的形象化身:光光的脑袋,瞪着一双灰蓝色的大眼睛注视着场上的球员们,仿佛能看透他们的灵魂深处。在他面前,任何球员都仿佛矮了一头。相较于球员们心目中裁判员的形象,科里纳仿佛是个异类:这个博洛尼亚人有时候会对“越线”的球员们大声说教。科里纳最特别之处就是他会主动上前说教球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用肢体将球员推开。在最高水平的赛场上这样的场景可谓前所未见。

科里纳的母亲是一位教师,父亲就职于意大利国防部。科里纳从修女设立的教会学校毕业,成长道路上总与规则为伴,因此科里纳的心中,公平竞赛和诚信竞争高于一切,而这两样事物更需要坚定不移的支持。在军队的操练使得他的身体更为健壮,也使得他身上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质。这一切都将在最大的舞台上展现出来,而他在场上也深受球迷们信赖,他的形象更是深深为球迷们所爱戴。

少年时期的科里纳和普通男孩们无异,都做着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走上人生巅峰的梦。他在朋友和队友中都鹤立鸡群,强健的体格也使得他成为中后卫(centre-half,WM中的中后卫)的上佳人选。但最终事实是他们谁也无法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17岁的科里纳报名了裁判课程,走上了足球裁判的道路。

科里纳仿佛就是为裁判事业而生的。正如每一家俱乐部都会有留言传出,说“我们找到了一个天才”。正如“足球天才”之名总会不胫而走,科里纳的裁判天赋也很快传播开来。他似乎就是下一个世界级金哨——尽管不是世界级球员,但也足够令人期待了。科里纳在青年时期开始了义务兵役,但他并未放弃裁判之路。他在场上仿佛“和平大使”的形象使得他得以在地区性最高级别的赛事中得到了主哨的机会。

1988年,科里纳服完了兵役,将军旅生涯中学到的经验带到了职业比赛的吹罚中。凭借着冷静应对各种情况以及迅速平息混乱的能力,他也迅速被提拔,很快比同龄人更早地吹上了丙一和丙二联赛。然而这样的提拔对科里纳而言大概只是通往峰顶的第一步。如果说至今为止科里纳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而又无比迅速,那么他之后的发展速度你也不必感到惊讶了。

科里纳仅仅吹了三个赛季的丙级联赛便被提擢到意乙和意甲吹比赛。但正是在这个时间段——科里纳自己也无法确切地指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患上急性脱发症。他的头发很快都掉了个精光,也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光头模范裁判科里纳。尽管这是一种可能潜在地削弱一个人信心的疾病,但对科里纳而言,这场疾病反而使他更为声名远扬,最终成为了意大利足坛闻名遐迩的“金哨”。

“我就是规则的代言人” 这个简单的紧箍咒似乎应当长存裁判员心中,也应体现在他们主哨的每一场比赛中。但对科里纳而言,这句话就像是他的授权书,只要有人胆敢破坏规则,他必将有所行动;如果有球员进一步挑战他的决定,他就会向球员表示他会坚持他的决定,球员应当立刻回到比赛。他那瞪大的眼睛仿佛是单边对话一般,使得挑战者知难而退,迅速离开。

“你在场上需要被所有人信任的原因不是因为你的一身黑衣,而是因为你值得大家信任。”科里纳的言录总是简单而又一语中的。这句话分量很重,只有那些愿意花一点时间感同身受的球迷们才会了解这句话的意义所在。1995年,仅仅主哨了43场意甲比赛的科里纳被意大利足协推选为国际级裁判。

科里纳执哨的第一届大赛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bkx比赛中,他吹了5场比赛,包括尼日利亚和阿根廷的决赛。决赛中,他22分钟里就掏出两张黄牌,将比赛纳入了极好的轨道,最终尼日利亚3-2胜出。这场比赛云集了众多未来巨星,而这些巨星也将在2002年世界杯上和科里纳再次见面——特别是阿根廷队中有众多球员在2002世界杯的英阿大战上将再次和科里纳握手言欢。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科里纳在1998年首次亮相世界杯赛场。法国世界杯让意大利人首次尝到了主哨国际大赛的味道。不过科里纳只吹了两场小组赛,包括荷兰0-0战平比利时的那场比赛,唯一的亮点还是克鲁伊维特因为肘击对手而被罚下。不过bkx世界杯也为科里纳的下一届世界杯做好了铺垫,当然也要感谢一丝不fnk的尼尔森把小贝罚出场,才赋予了2002年英阿大战“复仇”的意味。

1999年,科里纳攀上了第一座裁判界高峰——他被指定为1999年冠军杯决赛的主裁判。当时的曼联正在向着三冠王冲击,而拜仁也对此荣誉虎视眈眈。当然,听到主裁会是科里纳的消息时,双方肯定都是非常满意而放心的。

作为一名中立球迷,我也非常确信这场比赛将会是22名球员联袂奉献的精彩对决,不必担心裁判的疏漏毁了一锅粥。此时的科里纳在球迷心中就是“公平正义”的代名词,只要有他在,球迷们就能放心欣赏精彩的比赛了。正如他的自传中所言:“裁判实际上是服务于比赛的。”从此,“光头裁判”科里纳正式名扬天下。

那一届的冠军杯也是众所周知的诺坎普经典之夜,特别是补时阶段的那段场景——当时钟走过90分钟时,曼联依然0-1落后。大耳朵杯上已经系上了拜仁的飘带,而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3分钟内的连续两个进球又让飘带的颜色换成了鲜艳的红。当问及科里纳他最喜欢他吹过的哪一场比赛时,他总会提起这个诺坎普之夜,并且表示在那个重要的夜晚见证了曼联奇迹般的登顶欧洲,同时曼联球迷那山呼海啸般犹如雄狮怒吼的呼喊声也令他印象深刻。

然而对我而言,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则是娃娃脸打进第二球后,科里纳绕过的一名名拜仁球员。虽然时钟还在走动,拜仁球员还需要开球,但他们却一个个都呆若木鸡。库福尔狠狠地用拳头捶着草皮;扬克尔一脸心烦意乱的样子,泪水不断地往下流;卡恩坐在球门线上槑地望着前方,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绍尔则背靠着门柱坐着一动不动。

此时,科里纳伸出了手,把瘫在场上的拜仁球员们一一拉了起来。足球或许并不应该与战争类比,但在那一刻,科里纳看起来更像是试图确定他的战友在战场上状况的军医,而不是试图把球员们都叫起来完成比赛的裁判。

在此战过后,科里纳开始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裁判”。在2000年欧洲杯上,科里纳扮演了英格兰的“福将”,在英德大战中英格兰1-0胜出。而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上,德国队主场1-5惨败英格兰的比赛中,“福将”主裁又是科里纳。

当2002年日韩世界杯分组结果出炉的时候,4年后再现的英阿大战立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两国在政治上有各种矛盾,更不必说1986年的上帝之手和1998年小贝的眼泪了。而贝克汉姆和西蒙尼“再聚首”,也让人们开始憧憬小贝将如何以英格兰队长、曼联核心的身份最终摆脱四年的诽谤、完成最终的救赎。这场比赛如此重要,人们一致想到只有那个人才能控制这场可能充满火药味的比赛,让这场比赛真正停留在体育竞技的范畴上。

英格兰球迷脸上写满了焦虑。要是群众的力量能让FIFA裁判委员会指定某个裁判(比如科里纳)主哨某一场比赛的话,那么整个大英帝国都会*河蟹*让科里纳来主哨这场比赛的。当然,最后主哨这场比赛的自然是科里纳,而这场比赛也再没有重现四年前的场景。

尽管科里纳在2002年世界杯上仅仅主哨了3场比赛,但他的第三场比赛让他的形象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那是世界杯决赛。这最盛大的比赛,有了最好的球队,自然也需要最好的裁判来主哨。而开场9分钟就出示两张黄牌的科里纳也向球员们发出了信号:这位出身博洛尼亚的注册会计师将会把这场决赛当作普通比赛一样公正无私地判罚,而不会因为气氛或者什么原因改变自己的标准。

在表态不愿主哨冠军杯决赛后,科里纳没有主哨过的大型赛事就剩下联盟杯决赛了。2004年的联盟杯决赛将在哥德堡举行,将有巴伦西亚对阵马赛。这场巴伦西亚2-0取胜的比赛中,主裁正是科里纳。不过巴伦西亚能够取胜的一个原因大概是在半场结束的时候把巴特兹直接红牌罚出了场外。

至2004年,科里纳已经蝉联1998至2003年IFFHS世界最佳裁判。除了这种国际性荣誉,他在国内也6次获得意甲最佳裁判。2005年,科里纳第七次获得这项荣誉。9年职业比赛裁判生涯,13个大小荣誉,科里纳的水准一直处在极高的水准,也印证了他一如既往对自己的高要求。只要他在场上,他就会以最低调的方式,以最合适的手段使得足球比赛顺畅进行。

当科里纳年满45岁时,意大利足协先迈出一步,将裁判的法定退休年龄提升一岁到46岁,以此保证科里纳可以再吹一年意甲比赛,同时也能赶上2006年世界杯决赛。然而2005年8月,在和欧宝公司签署了代言协议后,由于当时米兰的赞助商也是欧宝,意大利足协就以“利益关系”为由不再允许科里纳主哨意甲联赛。为了彻底避嫌,也因为诚信,科里纳迅速提交了退休申请。科里纳28年的裁判生涯也就因为这场“意外”提早结束了。

在2006年意大利足球“电话门”事件中,科里纳可谓“两袖清风”。据称2004/05赛季起时任尤文图斯总经理莫吉搞出了“挑选裁判执法”的动作,藉此影响意甲比赛。许多意甲裁判被卷入这场丑闻,只有科里纳和罗塞蒂是完全清白的。科里纳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尤文图斯的比赛中一些判罚在莫吉眼里“似乎有利于尤文的对手”,使得莫吉也愤怒地宣称科里纳过于“客观”,“使得尤文图斯的这个赛季夺冠颇为波折”。

在退休之后,科里纳在意大利裁判协会和欧洲裁判协会就任顾问,却一文不取。尽管外表似乎有点像外星人,这个男人却似乎有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环。人们会把在他之前或者之后的裁判与他对比,然而至今还没有一名裁判能与这个温和而又极为坚定的意大利人相提并论。每位职业球员都对他敬重有加,而他至今仍然是唯一一位被球员——还是贝克汉姆——邀请交换球衣的裁判。

2011年,科里纳进入了意大利足球的名人堂。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入选甚至要早于米兰传奇马尔蒂尼和1982年那支冠军队的队长佐夫——他们都在一年后才入选。

如果要找一个人来总结科里纳为同行留下的财富,那他的同僚玻尔是再合适不过了。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日本和土耳其的比赛中,作为第四官员的玻尔赛后评论道:“他把双方的出场名单画在了白板上,告诉我们那些球员们的踢球方式,谁是刺儿头,谁可能会闪耀全场,诸位助理裁判在他们管理的区域可能有什么会发生,等等。他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切,而且基本上都说中了,真是不可思议。”

裁判界的丰碑——科里纳,不同寻常不只是因为光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