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没有登上皇位?

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为何没有登上皇位?

清朝入关以后不是多尔衮不想或者没能力登这个皇位,而是命运给了这个清初摄政王开了一个巨大玩笑,他正当壮年时猝死于塞外狩猎途中,所以自然到此为止了。

多尔衮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异母弟,是清朝入关成为全国性政权的第一功臣。他一生之中有两次与皇位失之交臂。

一次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努尔哈赤死时并没有交代谁来继承汗位,而是留下了四大贝勒轮流当国的局面。也就是说诸多儿子中人人都有继承的机会,可惜当时多尔衮年幼,最后四大贝勒中的皇太极成为胜出者。

根据当时一些零散资料来看,虽然努尔哈赤晚年的确对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一奶同胞的三兄弟比较看重。还有诸多清宫剧如孝庄秘史之类的剧情中多尔衮是努尔哈赤指定继承人等宣传,所以很多人认为多尔衮是被努尔哈赤指定的继承人。

但根据现实参考,在当时那种开国草创的危险情况之下努尔哈赤不可能把汗位传给还年幼没有经过战火洗礼的多尔衮,只能说努尔哈赤死时没有决定继承人,所以诸多儿子都有机会罢了。所以多尔衮错失了一次机会。

第二次错失机会是在1643年皇太极猝死以后,因为是猝死所以并没有留下继承人遗诏。多尔衮当时经过多年历练已经是实权人物了,因此要夺取皇位。但皇太极旧部坚持要立皇太极儿子为新皇帝,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大局为重采取了折中方法,皇太极幼子福临为新皇帝,多尔衮为摄政王。

避免了1643年的皇位争夺战,满清没有内乱。1644年明朝内乱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身死。清朝太祖太宗两代人都入不了的关终于有机会入关了。实际统治者多尔衮当时趁此大乱入关,并且入关以后马上迁都北京,派豪格西破张献忠,多铎南灭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还将李自成打的一蹶不起。可以说多尔衮是清朝入关第一功臣,入关以后的一系列作为更是打的清朝的对手李自成之大顺、张献忠之大西、南明小朝廷不成气候,使清朝全国性的政权坐稳。

入关及其以后的不世之功使多尔衮的权势滔天,大肆排除异己如直接把皇太极长子豪格陷害至死。彻底把控了朝政,废顺治帝只在他一念之间,而孝庄太后与顺治帝为了稳住多尔衮给了他很多殊荣比如摄政王名号一加再加成为“皇父摄政王”。

当时多尔并没有行废立之事,一是因为自己正值壮年,才三十多岁,而且并没有儿子,所以不着急取而代之。二是虽然清朝形势大好,但南方的南明小朝廷一直在抵抗中,全国各地反清行动也不时而起,多尔衮应该是想彻底统一了中国以后,不世之功进一步加大,自己在顺势取而代之成为新皇帝。

然而命运总是无常的,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塞狩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成重伤,没多久就死在古北口外喀喇城,时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因为是猝死,所以死后自然一切成空。不过他刚死时余威尚在,顺治帝为了稳住其党羽追尊其为成宗义皇帝,后来顺治帝顺利亲政以后开始清算多尔衮,追夺了他的一切封典,包括皇帝尊号,还毁墓掘尸,直到乾隆时才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乾隆帝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睿亲王封号。

多尔衮入关以后猝死可以看做是他第三次与皇位失之交臂,不是他不想当皇帝,只是人生太无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