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入摩”短期帶來千億增量資金 226只A股納入MSCI指數

“入摩”短期帶來千億增量資金 226只A股納入MSCI指數

6月1日,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首批有226只大盤A股成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機構預計2018年被動增量資金可能達到1000億左右。那麼A股“入摩”後,投資者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近期有哪些成分股最受主力資金青睞呢?

A股將分兩步“入摩”短期帶來千億增量資金

按照預定的方案,A股分別於6月1日和9月3日分兩步以5%比例納入MSCI。第一步,在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後A股正式納入,納入比例為2.5%;第二步,在8月季度指數評審後,納入比例上調至5%,完成A股首次納入。MSCI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亨利·費爾南德表示,關於A股未來的進程,我們不傾向於多次、小百分比地去納入,因為這樣我們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這個工作。更大的可能性是每次納入涉及更大的百分比,往後的步伐會更快、更大。

興業證券報告分析稱,根據5%的市值納入因子,2018年被動增量資金可能達到1000億左右,未來100%納入將到1.8萬億元左右增量資金。廣發證券預計,這1000億元流入資金中大部分會在第一步執行日6月1日前後一段時間內流入,剩餘部分會在第二步執行日9月3日後流入。

226只A股納入MSCI指數主力資金搶籌,小散可擇機跟隨

MSCI主席兼執行官亨利·費爾南德茲表示,最終納入A股的名單有226只,不排除未來會納入創業板及CDR渠道上市新經濟A股。

6月1日起納入MSCI指數的成分股具備的特徵包括:前十大權重股權重合計為24.14%,它們分別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海康威視、美的集團、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五糧液、上汽集團。

從板塊特徵看,226只MSCI成分股中,未包含創業板,僅包含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兩者的權重佔比分別為87.59%和12.41%。

根據行業分類,前十大權重行業分別是:銀行、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醫藥生物、房地產、電子、汽車、建築裝飾、公用事業和家用電器。

早在“入摩”前夕,海外資金已通過滬深股通渠道跑步進場。數據顯示,5月份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達到544.59億元,為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資金淨流入的最高紀錄。

滬股通方面,5月份以來,18只個股實現滬股通資金淨買入,貴州茅臺、海螺水泥和中國平安等3只個股月內滬股通資金累計淨買入額均在10億元以上。深股通方面,5月份以來,22只個股實現深股通資金淨買入,五糧液、大族激光3只個股月內深股通資金累計淨買入額均在10億元以上。

策略分析人士稱,納入MSCI指數對本國股市大概率有積極正面影響。作為A股納入MSCI新興指數的“實時跟蹤版”,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將直接受益於增量資金入場,在中長期具有良好的投資前景,普通小散投資者可跟隨主力資金步伐,本著基本面、業績增長等因素,擇機逢低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