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让诸葛亮憾死五丈原的曹叡,死前却做了一个让魏国灭国的举动

曹叡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是曹丕的长子,曹丕死后曹叡继承魏国。

让诸葛亮憾死五丈原的曹叡,死前却做了一个让魏国灭国的举动

为帝之前

曹叡相貌英俊,从小也是聪明伶俐,博闻强识,过目不忘,很得曹操喜爱,甚至说过:我们曹家由你就可以继承三代了,可见曹叡的聪明才智。不过曹叡之前并不得曹丕喜爱,因为母亲甄氏得罪曹丕被赐死,曹丕觉得曹叡心有不满,所以没有把曹叡立为太子。

曹叡在这期间谨言慎行,让曹丕感觉到他没有不满,而且为人仁孝,因此在病重时,把曹叡立为太子。

登基即位

曹叡登基之后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事素养和政治素养。

军事

曹叡登基后不久,孙权就进攻江夏,当时朝臣大都说要发兵救援,而曹叡认为孙权军队这次放弃自己最擅长的水战而用陆战,不过是趁江夏防守不严偷袭而已,这场战不会太久了。果然魏军到集齐兵力后,对吴军发起进攻后,吴军就撤退了。

让诸葛亮憾死五丈原的曹叡,死前却做了一个让魏国灭国的举动

曹叡还抵挡了诸葛亮的多次北伐,让诸葛亮憾死五丈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员和百姓都叛魏归蜀,而曹叡断言诸葛亮贪心三郡,放弃防守主动出击,一定会敗。

不久马谡失街亭,蜀军退回汉中。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出兵斜谷,驻扎渭水南岸。曹叡让司马懿只需防守,无需进攻。使得诸葛亮进退两难,直到诸葛亮身死,魏军也牢不可破。

曹叡在位期间还多次还平定了鲜卑,攻灭公孙渊,平息辽东叛乱。

让诸葛亮憾死五丈原的曹叡,死前却做了一个让魏国灭国的举动

政治

曹丕在位时确立了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曹丕逝世后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曹魏政局更加动荡。曹叡登基后稳定首先稳定各派势力,将吴蜀交界的关键地区安排曹真、曹休坐镇,将地方军政掌握在宗室手中。司马懿、陈群、王朗等所代表的各方势力也予以高位,平衡内部势力,稳定政权,实现大权独揽,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

加强寒门外戚势力扼制士族权利,改革律法,减少冤假错案。

让诸葛亮憾死五丈原的曹叡,死前却做了一个让魏国灭国的举动

早逝托孤失策

曹叡到执政后期,开始大兴土木建设宫殿,耽于享乐。和父亲曹丕一样英年早逝,年仅36岁。他逝世时立了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为太子,并嘱托曹爽、司马懿共同辅佐太子,但这件事确使得曹魏政权覆灭。臣强主弱政权不稳,为后来魏国覆灭埋下了祸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