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深圳提出3年基本實現有需求學生校內午餐午休

事關深圳百萬家庭福祉的學生午餐午休問題,有望在3年內得到根本解決!6月13日下午,市長陳如桂主持召開市政府六屆一百二十六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午餐午休管理的意見》,提出從今年起到2020年,用3年時間基本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全部有需求的學生在校內午餐午休的目標;同時,以校外午餐午休為輔,加強校外午託管理,形成中小學生午餐午休管理良好秩序,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消除不規範午託安全隱患。

《意見》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作為推進午餐午休管理工作的首要原則和出發點,從完善學生午餐午休管理機制、多方式解決校內供餐、多途徑改善校內午休條件、完善校外午託機構管理、培育發展午託服務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措施和工作要求,提出以學校為主、校外為輔,為學生提供健康、營養的午餐和經濟、安全的午休服務,切實減輕家庭負擔。根據《意見》,2018年全市65%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為全部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務;2019年80%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為全部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務;2020年95%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為全部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務。

深圳提出3年基本實現有需求學生校內午餐午休

多方式解決校內供餐

《意見》還對解決校內供餐和午休條件等問題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措施。

供餐方面,目前校內食堂不能滿足學生就餐需求的學校,根據學校場地情況進行食堂改擴建,將食堂擴容到能夠滿足有需求的學生提供午餐服務的規模。同時,完善社會配餐,暫時不能實現學校自行供餐的學校,可由學生監護人宜居自願原則委託學校採取由配餐企業集中配餐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午餐,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局將制定社會配餐標準,保證飯菜質量。學生午餐價格由學校、學生監護人和供餐方協商確定,原則上費用由家長負擔。

多途徑改善校內午休條件

在午休方面,《意見》提出挖掘校內午休潛力,非寄宿制學校以在教室內午休為主,鼓勵教室配備空調和使用可調節、可摺疊的具有午休功能的課桌椅。推動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體育館等場所在午休時間向學生開放,並根據條件配備午休相關設施,改善學生午休條件。

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午休時間。充分而利用現有資源,安排多種午休方式,實施分年級午休管理機制,條件優越場所優先提供給低年級學生,特別優先保障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午休條件。

深圳提出3年基本實現有需求學生校內午餐午休

新建學校必須配備午餐午休設施

《意見》提出,市發改、規土、教育等部門要完善學校規劃和新建學校配置,全市新建和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根據辦學規模,配備相應的午餐午休設施,充分保障學生在校內午餐午休。

建立多方參與午餐午休管理機制

對於校內午餐午休的管理,《意見》提出要建立多方參與的管理機制,積極吸納學校教職員工、供餐企業輔助人員、專業午託服務機構人員、家長等擔任學校午餐午休管理服務人員。推動學生家長參與學校午餐午休管理的各個環節,吸納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食堂承包、配餐企業選擇的招投標等工作。公辦學校午餐午休管理工作由學校教職員工承擔的,將發放勞動報酬,教育、財政部門將在經費上予以保障。

同時,深圳還將探索學生參與午餐午休自我管理,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經驗,將午餐午休管理作為學生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協作能力,積極探索各年級學生參與午餐午休各個環節力所能及的管理活動,推動5-9年級學生參與午餐配送、分配、餐後清潔等服務管理及午休秩序維持工作。

深圳提出3年基本實現有需求學生校內午餐午休

完善校外午託機構管理,培育發展午託服務產業

作為校內午餐午休的必要補充,《意見》也提出進一步完善校外午託機構管理、大力培育發展午託服務相關產業的具體措施。研究以商事登記的方式設立校外午託機構,從事營利性的校外午託經營活動。允許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舉辦非營利性校外午託機構。鼓勵街道、社區充分利用活動場地為中小學生提供午託服務,市區有關部門將加強校外午託機構的日常監管。

同時,結合全市產業政策,重點培育一批社會配餐企業、智能烹飪研發生產企業、多功能可調節學生桌椅研發生產企業、專業午託服務機構等,建立從午餐供給到午託管理,從食品原料生產、採購到加工製作、配送的完整午託產業鏈,提高各環節服務供給能力。《意見》還提出,民政部門要鼓勵支持成立午託服務相關行業協會,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