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临近年关,又一轮冷空气来袭,呼啸的北风,怎一个冷字了得。天气一冷,大多数人都容易手脚冷,白天还好说,动动身体就暖了。但晚上睡在床上,不管盖的被子多厚,脚依然是凉的,怎么捂也捂不暖。

这个时候,选择睡前泡脚,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脚就好像我们的第二个心脏,俗话说,脚不健康百病生,可见脚对人体来说属于重点保护对象。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泡脚,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不但能驱寒保暖,还可以缓解疲劳、有助睡眠,而且泡脚时按按脚,还有助于刺激足部的穴位和经络。但是泡脚也是有养生禁忌的,这六个注意事项您知道吗?

一、水温不宜太高

泡脚水不能太热,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个温度,大概就是手放水里,感觉温热就行了。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有不少人泡脚时喜欢用很烫的水来泡脚,这个是不建议的,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引发危险;另一方面,水温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更加干燥。

二、泡脚时间不宜太长

泡脚时间太短达不到效果,泡脚时间太长不是很好,有人习惯泡到浑身大汗才觉得舒服,这样就泡过头了,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一般泡15~20分钟,人微微出汗即可。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三、静脉曲张患者不宜泡脚

静脉曲张患者用热水泡脚的话,通常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只能加强局部的血流量,有可能会加重静脉回流的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发生扩张,使下肢充血水肿严重,加重病情。

四、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不宜泡脚

由于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皮肤很容易被烫伤。一旦水温太高,也易引发足部感染,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时就医,都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截肢。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五、足部有溃疡、炎症、皮肤病等不宜泡脚

有不少有香港脚的患者可能会利用药水洗脚,但注意在急性发作期,如瘙痒加剧,足底红斑明显,出现较多的水疱,均不适宜泡脚。此时泡脚,容易引发真菌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即癣菌疹,使瘙痒加重,造成伤口感染,使治疗更复杂。

六、泡脚后不宜立即起身

泡脚时,全身血液都往下半身加速循环流淌,直到脚底。若突然起身,老年人循环功能本身较弱,血液不能及时回到上半身,容易造成一过性的眩晕,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是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所以泡脚后,老人先别着急起身去倒水,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钟左右,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预防低血压和眩晕的发生。

在泡脚时,也可以添加一些药材,食材,达到更好的疗效。

用姜汁泡脚具有散寒的作用,对于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有功效。

冬季泡脚的6大注意事项,别让健康养生的好事变成损害健康的坏事

食醋泡脚:助眠,有助散热

用食醋泡脚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解除疲劳、帮助入睡、治疗失眠,但是高血压或心脏病的老人要慎用。

萌健康,与你不见不散,关爱健康,驱散寒冬,一起来泡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