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航空公司明知會晚點為什麼要把航班安排那麼密集?

開心就好32797249


航空公司安排密集的航班,最重要的原因是收益的問題。平均每架飛機的飛行時間要達到10小時/天,相當於每架飛機每天要承擔3~4趟航班,再加上飛機在地面上下客、清潔、裝卸貨、例行檢查等過站時間,一般每天運行16小時左右。四大航空飛機充足,安排的飛行時間和航班架次相對比國內私營航空公司少了很多。

比如奧凱航空 吉祥航空 春秋航空還有很多地方航空公司大部分飛機都是租賃的,從經營角度考慮,每天安排的航線和架次還要比四大航空公司多,所有的航線都是有效排序的,若是某一個機場或者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各種因素會相互疊加,壞狀況就會將像鏈條一樣傳導下去,當天所有安排的航線就會出現連鎖反映。

航班延誤的原因有很多中,比如空域管理,空域管理權屬於空軍,民航總局只能在空軍的允許範圍內使用空域,要隨時接受空軍的管理。比如雷達管制排隊起飛,飛機也要按既定的航路飛行,當航路無法容納不斷增長的航班時,一樣會發生擁擠。比如天氣原因,天氣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但從乘客的角度來說,天氣惡劣就是出發地和目的地的天氣是好是壞,但這只是天氣原因中的一個。

比如旅客原因,這個原因不是我們說的旅客晚到的原因,旅客晚到航空公司才懶得管你呢!這個所說的旅客原因要專業術語給大家解釋,每架飛機起飛前,都會在所有乘客落座後,打印出艙單,根據旅客的位置和重量,通過電腦計算,製作飛行平衡圖。737這樣的大飛機,因為載重平衡點比較寬,可以容忍1到3個乘客的變動。也就是說,3個以內的乘客發生變動,飛行員還可以用手工方式修改平衡圖。但是修改的同時,就要重新制作艙單和平衡圖,電腦重新驗正,正常報備就不能準點。

所以飛機延誤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可氣的是很多航空公司,會把自身的原因強加給旅客,(客流量少,前面航般出現延誤等等)而不主動承擔責任,藉口天氣原因,空管原因,機械原因,忽悠旅客!!!

親愛的朋友你碰到過這個樣的問題嗎?


季候鳥999



先反問一下,你每天上班明知道早高峰會堵車,為什麼還要在最堵的時候出門呢?為什麼大家都要擠在這個時候出門呢?

一句話:這是需求!

在同一個時間上班是需求,剛性需求。而航空公司航班的排期也是需求。每天京滬線以半小時的間隔發出航班,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寬體機來執飛。如果每個航班上座率不到一半,航空公司虧的血本無歸,還會安排如此高密度的航班來執飛嗎?當然是每天京滬線上有這麼多旅客乘飛機的剛性需求。去年我坐京滬線飛了20多班,任何時段的都有,基本上都是全滿。不是週末的工作,有時候當天訂第二天的機票都訂不到,如果放著這些旅客的需求不管,那開航空公司難道是為了公益事業嗎?

其次,航班晚點與航班安排的密集沒有直接關係。導致航班延誤的因素有很多,就像平時上班開車堵車到公司路上需要花1小時,遇到大雨、霧等惡劣天氣,或是交通管制、交通事故等等非正常情況,那路上花的時間可能要超過1小時甚至更長。航班更是如此,正常情況下,固定班期的航班都是在規定和可控範圍下執行的準點航班,飛機不像汽車,遇到堵車可以停在路上等,所以航路上的航班數量、通行率和時刻都是計劃好的,如果超出限額局方也不可能批給航空公司超額的時刻。但是由於航空安全的考慮,制約航班準點的因素很多,而且一架飛機要執行多個航班,因此一架飛機的延誤也會帶來連鎖反應造成後續航班延誤。

可以說,航空公司是在大量的剛需和脆弱的航班飛行條件的夾縫下運營的。尤其是在中國的空域這麼緊張的情況下。


超側衛


首先,航空公司有些航班安排確實比較密集,但絕不是明知會晚點還這樣安排,民航局現在很重視航班正常率,正常率太低會被處罰,甚至取消航線時刻,對於這樣的航班會安排快速過站。其次,航空公司飛機的日利用率提高了才會盈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